【倡議圈活動】「五台聚」落腳高雄 轉動地方創生實驗場

5% Design Action在高雄成立「五台聚Design Action Lab」作為跨領域的實驗場域。 圖/5% Design Action提供
5% Design Action在高雄成立「五台聚Design Action Lab」作為跨領域的實驗場域。 圖/5% Design Action提供
無貧窮

面對臺灣總人口數減少、城鄉發展失衡等現象,無論政府與民間均早已展開地方創生的推動。青年人口一批批返鄉,保留故鄉的文化、盤點家鄉的問題、擾動地方的經濟...近年來,北漂不易,也促使更多人投入地方工作,回留農村、創新服務的故事,不斷出現在我們眼前。地方創生成為顯學,人們也逐漸看見地方發展的曙光。但地方重生並不易,除了大量、多樣的人才與資源投入,更需要將跨領域的資源串聯整合,創造更多機會,並在地方深耕發芽,才能達到永續的目標。

成立於2012年的5% Design Action是設計業界唯一獲得B Corp認證的社會企業,九年來一直以「找好伴、做好事」的理念,持續整合國際、台灣跨領域單位與專業人才透過各種設計行動與倡議落實,長期關注橫跨教育、健康、環境、經濟四大類議題,並於今年2月2日在高雄前金區成立了第一個地方聚點「五台聚Design Action Lab」,未來將結合公部門、企業、學術單位、法人、社區等五類型參與者投入與聯手合作。

5% Design Action執行長楊振甫(Kevin)邀請各界跨域夥伴,展開南台灣的設計行動。 圖/5% Design Action提供
5% Design Action執行長楊振甫(Kevin)邀請各界跨域夥伴,展開南台灣的設計行動。 圖/5% Design Action提供

5% Design Action執行長楊振甫在開幕時表示,「高雄是我的家鄉,多年來在外地發展之際,有機會就想要回饋家鄉,思考如何像一場舞台劇一樣,把來自四面八方,不同領域的夥伴串連在一起。五台聚以策展為主題,可以是一個很棒的店面,或是一間桌遊教室,也可以是長輩青銀互動很好的示範據點,希望用兼容的載體來呈現這個空間。」在這個實體基地中,不但能實踐跨領域的合作,更期待能透過持續的服務,去驗證這樣跨界合作的成效,然後複製到其他的地方。

楊振甫進一步舉例,由5% Design Action串起一個實驗計畫,若能串連家樂福、大同醫院、癌症希望基金會,共同討論對於「慢性病」、「癌症」病友相對友善的賣場設計,五台聚就有機會成為理念倡議、設計驗證的選物店,從醫療端到商業通路端,從醫療端到社區參與,透過社會設計、社會創新來推動,然後將其成功經驗複製回大型賣場。

由五台聚串聯各界跨域合作,可以推動更多共好行動,受到各界的支持。 圖/張淑婷攝影
由五台聚串聯各界跨域合作,可以推動更多共好行動,受到各界的支持。 圖/張淑婷攝影

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蘇小真十分肯定五台聚的理念,她期望家樂福透過這個場域可以認識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推動許多共好的行動。例如家樂福的食物轉型計畫,就很期待和大學、醫院,以及餐飲業者,能夠建立當地的網絡,共同打造社區健康飲食系統。

與5% Design Action長期合作的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葉重利表示,雙方有共同的理念,以及彼此信任的夥伴關係,希望未來有機會在這個據點舉辦「永續時尚快閃店」,就地挑戰,開啟無限的城市想像。

青年回留、農村再生是地方創生的重要項目,農委會水保局科長王智緯極為樂見地方有更多元的場域,可以協助青年農民自產自銷,他說:「農村不會只有農業,它是一個非常多元的社會結構,要有人支持、有人務農、有人銷售,還要提供更省力的設備導入,以及有好的理念友善推廣。現階段我們在松菸小賣所也有一個農村選物特展,未來也希望在高雄這邊展出,協助青年農村品牌測試與創意落實於市場。」

地方創生、創業相關事務的資源往往偏重北部,因此「南部青年朋友常反應缺乏交流的場地,五台聚就可以成為南部青年很好的交流場域。地方創生同時也是一種地方創業,需要串連大家的資源,一起共好。」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公共參與組組長張靜瑩指出。

中山大學社發研究中心副執行長吳涵瑜也為高雄的青年學子發聲,她建議,五台聚可作為「中山大學x5% Design Action」在高雄的實體聚點,進行跨域人才培養。中山大學自許為城市的發動者,如何跨出行動的第一步是責無旁貸的任務;5% Design Action有很棒的工作坊經驗,可以帶領學生從設計思考出發,增進交流互動,凝聚高屏生活圈共識,踏出關鍵的第一步。

五台聚將成為人才培育中心,肩負將資源注入南台灣的使命。 圖/5% Design Action提供
五台聚將成為人才培育中心,肩負將資源注入南台灣的使命。 圖/5% Design Action提供

「五台聚Design Action Lab」的成立,不但為高雄、甚至南台灣的地方發展注入了新活水,還聚集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資源,如農委會水保局、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高雄市政府農業局、癌症希望基金會、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大同醫院、翰品酒店、M.ZONE大港自造特區、瘋桌遊等團隊,以及高雄在地大專院校代表,一同在「五台聚」激盪出更多社會創新落地可能。此外,他們也希望能訓練更多帶領跨界合作的專案引導師,將此地做為社會創新、社會設計的培訓中心,共同努力推動城鄉的復興。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未來會有「無牙鯊魚」?海洋酸化恐溶蝕鯊魚牙齒 頂級掠食者生存武器面臨威脅

未來會有「無牙鯊魚」?海洋酸化恐溶蝕鯊魚牙齒 頂級掠食者生存武器面臨威脅

有海就能發電!日本啟用全球第二座「滲透壓發電廠」不畏天候還可24H運作

有海就能發電!日本啟用全球第二座「滲透壓發電廠」不畏天候還可24H運作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SDGs 10周年 聯合線上跨域共苗島嶼未來  讓改變點滴累積、持續前行

SDGs 10周年 聯合線上跨域共苗島嶼未來 讓改變點滴累積、持續前行

最新文章

海上也應該要有交通規則?繼小琉球、八斗子 龍洞也爆漁船、潛水客界線衝突

海上也應該要有交通規則?繼小琉球、八斗子 龍洞也爆漁船、潛水客界線衝突

農村「移居實驗」是什麼?Y世代不會種田 為何還東漂、前進玉里短居?

農村「移居實驗」是什麼?Y世代不會種田 為何還東漂、前進玉里短居?

孤獨死解方?小鎮醫師推「社會處方箋」打造失智友善社區

孤獨死解方?小鎮醫師推「社會處方箋」打造失智友善社區

漁村觀光讓身體也記得?遊客如何跳脫行銷框架 創造獨一無二的記憶?

漁村觀光讓身體也記得?遊客如何跳脫行銷框架 創造獨一無二的記憶?

吃一口有故事的海鮮!解密台灣漁村觀光「地方感」打造術

吃一口有故事的海鮮!解密台灣漁村觀光「地方感」打造術

全員逃走中真實上演!京都觀光過熱 年輕人紛紛「脫京」已蟬聯14年遷出冠軍

全員逃走中真實上演!京都觀光過熱 年輕人紛紛「脫京」已蟬聯14年遷出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