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文化銀行」:我們不存錢,幫您存記憶

文化銀行創辦人邵璦婷,蒐集記錄台灣傳統文化,希望演緩消失速度。 圖/文化銀行提供
文化銀行創辦人邵璦婷,蒐集記錄台灣傳統文化,希望演緩消失速度。 圖/文化銀行提供
無貧窮

有個著名的哲學問題是:「假如一棵樹在森林裡倒下而沒有人在附近聽到,它有沒有發出聲音?」答案或許因人而異,但卻提醒了我們一件事:如果不曉得就無法記得;而不曾被記錄的歷史,甚至沒有資格談論忘記。

還好,在台灣有一群大學畢業生決定與時間賽跑,他們創辦「文化銀行」,記錄全台各地的傳統匠人工事,要趕在這些珍貴文化資產消失之前,把它們存入更多人的記憶。

記下這裡發生的事:不要文化再「被消失」

顧名思義,文化銀行提供儲存和提領服務,只是對象不再是鈔票,而是屬於台灣的文化結晶。打開文化銀行網站,從傳統技藝、地方習俗到建築古蹟,各式傳統文化的紀錄報導都被細細收妥於「文化金庫」中,這是文化銀行團隊3年來的努力成果,足跡遍及全台。

「當時覺得這件事情還蠻急迫的,希望可以盡我們一份心力來減緩事情的發生。」邵璦婷與交大夥伴畢業後原本開設青旅,以「台灣味」招徠遊客的定位頗受好評,不過卻在經營中越發感受對台灣文化認識的薄弱,正對此感到心虛。

另一方面,又經常聽聞老師傅過世技藝失傳、古蹟損毀等「文化死亡」的事情不斷發生,因此決定在2016年成立文化銀行,實地走訪、蒐集瀕臨消失的文化印記。

小島歷史綜錯複雜,孕育出的文化也千姿百態,在收攏文化碎片的過程中,文化銀行也拼湊出更多元的台灣面貌。「對我來說,每認識一個新的傳統文化,我就學會一種看待台灣的方式。」邵璦婷說。

對傳統文化認識的加深,也讓邵璦婷更能理解台灣是如何走到現在的光景,「可以用比較慈悲的心去看待這塊土地上發生過的創傷。」

文化復興運動:老文化走入新日常

不過,認識只是起點。就和戶頭裡的金錢,即使儲存再多,只有領出來使用,才能在流動中重獲應有的價值。文化銀行真正想做的是「文化復興」,讓舊文化以新姿態重新走入當代生活中,找到傳承的可能。

「如果只是把文化關在某個地方,那就會變成跟人們沒有關係的標本,只有產生了連結,大家才會在乎、疼惜這項文化。」邵璦婷認為,保存文化最好的方式並非放到博物館中與大眾隔離,而是要想辦法讓傳統文化回歸日常,若能與生活產生連結,自然可以找到延續下去的方式。

「永續天燈」的誕生,就是團隊替老文化尋覓新途最具代表性的案例。

永續天燈施放照。 圖/文化銀行提供
永續天燈施放照。 圖/文化銀行提供

環保與傳統只能擇其一? 「永續天燈」不做選擇全都要

美麗的天燈乘載願望冉冉升空,卻在微光消逝後成為落不盡的垃圾。作為台灣傳統文化慶典經典意象,「放天燈」曾被Discovery評為「全世界最重要節慶」第2名,但隨著近年環保意識提升,遭受質疑的聲浪也越來越大。

當兩造價值產生衝突,該如何取捨?文化銀行不站隊選擇,而是在傳統和環保中,嘗試找出平衡。

2016年底,文化銀行與傳統天燈師傅合作,改良天燈的材質與結構,以全紙模具替代原先無法分解的鐵絲與竹框。經過2年多的努力,前前後後修改了數個版本,終於在群眾募資的奧援下,打造出能完全燃燒的永續天燈。

過程中不是沒有遇過反對聲浪,不過邵璦婷認為,台灣過往容易落入正反兩面的對立論述,但其實不必然只能取其一。打造永續天燈是想讓大家看到,看似衝突的兩種立場也可以有共存的可能。

「當我們永遠都讓傳統跟環保站在對立面時,勢必有一方會被犧牲,可是我覺得這個做法是不對的。透過永續天燈,我們希望讓全台灣知道,當傳統文化與環保價值觀面臨衝突,我們可以不用捨棄任何一方,也能在中間找到解決的方式。」

永續天燈比傳統天燈貴一倍多,目前平溪只有兩位天燈師傅願意支持,其餘店家仍採取觀望態度,不敢貿然投入。文化銀行仍在積極尋找店家合作,他們希望說服傳統店家一起投入文化創新,讓他們知道,那些日復一日的勞動結晶,比他們自己想像的還要有價值「我們想邀請他們(傳統文化工作者)一起品牌升級,讓整個產業不再一味追求Cost down,而是想辦法Value up」。

永續天燈以回收紙漿取代鐵絲支架,可以在空中完全燃燒,減少垃圾問題。 圖/文化銀行提供
永續天燈以回收紙漿取代鐵絲支架,可以在空中完全燃燒,減少垃圾問題。 圖/文化銀行提供

讓傳統活在現代 「當你有感覺了,才會想守護它」

無論是開辦結合傳統廟宇籤詩文化的飲料店;聯手數十多名設計師共同打造、翻轉年貨市場的「叫春大街」;亦或是設計漫畫行銷新文化月相關活動,這些都是文化銀行行銷傳統文化的策略,目的是希望降低民眾認識門檻,讓傳統文化能夠走入當代生活,繼續「活」下來。

「我覺得我們在做的事情,比較像是想找到一個能夠接軌傳統文化跟現代的方式。」盡力推廣傳統文化,是因為文化銀行想讓當代年輕人更加認識台灣,對台灣「有感覺」。

不若上一代身處外在政治、經濟環境的風雨飄搖,這一代年輕人在經濟起飛的繁榮中成長,卻反而對家鄉的認同感到更加疑惑。邵璦婷認為「台灣是什麼?」、「屬於台灣文化的樣貌該如何呈現?」反而成了當今年輕世代最需要面對的課題。透過推廣傳統文化,她希望能席捲出更多對於台灣文化的討論,在其中找到當代人與這座島嶼承接的脈絡。就如同前面所說,「當你有感覺了,你才會想守護它。」

而經過這些不斷大量的發掘、認識和討論後,「我們的下一個世代,或許就不會像我們一樣,需要這麼努力把自己跟台灣的根接回來。他們不必再經歷這些困惑,可以與生俱來,就對台灣有認同感跟驕傲。」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地震速報App開發者陳坤助:災難當下,自助是首要

地震速報App開發者陳坤助:災難當下,自助是首要

「從校門裡開始改變社會」SDGs體質注入校園

「從校門裡開始改變社會」SDGs體質注入校園

循環設計展開跑 下十年,擁抱一顆更永續的地球

循環設計展開跑 下十年,擁抱一顆更永續的地球

走吧回鄉!青年迴流「超高齡區」  顧創生也顧老鄉

走吧回鄉!青年迴流「超高齡區」 顧創生也顧老鄉

最新文章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辭世...文化傳承失一巨擘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辭世...文化傳承失一巨擘

風災後的蘭嶼…屏東大學學生記錄離島災後困境 為蘭嶼發聲

風災後的蘭嶼…屏東大學學生記錄離島災後困境 為蘭嶼發聲

酒香世界!日本傳統釀酒蘊含罕見發酵技術 有望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酒香世界!日本傳統釀酒蘊含罕見發酵技術 有望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斑馬線變「亂碼」線? 彰化小西商圈破格大改造、注入新意

斑馬線變「亂碼」線? 彰化小西商圈破格大改造、注入新意

氣候變遷正衝擊農業!台灣拜耳「採摘玉米 攜手公益」助攻糧食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正衝擊農業!台灣拜耳「採摘玉米 攜手公益」助攻糧食永續發展

台語更名「台灣台語」?文化部:展現在地化、尊重族群自稱

台語更名「台灣台語」?文化部:展現在地化、尊重族群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