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文化銀行」:我們不存錢,幫您存記憶

文化銀行創辦人邵璦婷,蒐集記錄台灣傳統文化,希望演緩消失速度。 圖/文化銀行提供
文化銀行創辦人邵璦婷,蒐集記錄台灣傳統文化,希望演緩消失速度。 圖/文化銀行提供
無貧窮

有個著名的哲學問題是:「假如一棵樹在森林裡倒下而沒有人在附近聽到,它有沒有發出聲音?」答案或許因人而異,但卻提醒了我們一件事:如果不曉得就無法記得;而不曾被記錄的歷史,甚至沒有資格談論忘記。

還好,在台灣有一群大學畢業生決定與時間賽跑,他們創辦「文化銀行」,記錄全台各地的傳統匠人工事,要趕在這些珍貴文化資產消失之前,把它們存入更多人的記憶。

記下這裡發生的事:不要文化再「被消失」

顧名思義,文化銀行提供儲存和提領服務,只是對象不再是鈔票,而是屬於台灣的文化結晶。打開文化銀行網站,從傳統技藝、地方習俗到建築古蹟,各式傳統文化的紀錄報導都被細細收妥於「文化金庫」中,這是文化銀行團隊3年來的努力成果,足跡遍及全台。

「當時覺得這件事情還蠻急迫的,希望可以盡我們一份心力來減緩事情的發生。」邵璦婷與交大夥伴畢業後原本開設青旅,以「台灣味」招徠遊客的定位頗受好評,不過卻在經營中越發感受對台灣文化認識的薄弱,正對此感到心虛。

另一方面,又經常聽聞老師傅過世技藝失傳、古蹟損毀等「文化死亡」的事情不斷發生,因此決定在2016年成立文化銀行,實地走訪、蒐集瀕臨消失的文化印記。

小島歷史綜錯複雜,孕育出的文化也千姿百態,在收攏文化碎片的過程中,文化銀行也拼湊出更多元的台灣面貌。「對我來說,每認識一個新的傳統文化,我就學會一種看待台灣的方式。」邵璦婷說。

對傳統文化認識的加深,也讓邵璦婷更能理解台灣是如何走到現在的光景,「可以用比較慈悲的心去看待這塊土地上發生過的創傷。」

文化復興運動:老文化走入新日常

不過,認識只是起點。就和戶頭裡的金錢,即使儲存再多,只有領出來使用,才能在流動中重獲應有的價值。文化銀行真正想做的是「文化復興」,讓舊文化以新姿態重新走入當代生活中,找到傳承的可能。

「如果只是把文化關在某個地方,那就會變成跟人們沒有關係的標本,只有產生了連結,大家才會在乎、疼惜這項文化。」邵璦婷認為,保存文化最好的方式並非放到博物館中與大眾隔離,而是要想辦法讓傳統文化回歸日常,若能與生活產生連結,自然可以找到延續下去的方式。

「永續天燈」的誕生,就是團隊替老文化尋覓新途最具代表性的案例。

永續天燈施放照。 圖/文化銀行提供
永續天燈施放照。 圖/文化銀行提供

環保與傳統只能擇其一? 「永續天燈」不做選擇全都要

美麗的天燈乘載願望冉冉升空,卻在微光消逝後成為落不盡的垃圾。作為台灣傳統文化慶典經典意象,「放天燈」曾被Discovery評為「全世界最重要節慶」第2名,但隨著近年環保意識提升,遭受質疑的聲浪也越來越大。

當兩造價值產生衝突,該如何取捨?文化銀行不站隊選擇,而是在傳統和環保中,嘗試找出平衡。

2016年底,文化銀行與傳統天燈師傅合作,改良天燈的材質與結構,以全紙模具替代原先無法分解的鐵絲與竹框。經過2年多的努力,前前後後修改了數個版本,終於在群眾募資的奧援下,打造出能完全燃燒的永續天燈。

過程中不是沒有遇過反對聲浪,不過邵璦婷認為,台灣過往容易落入正反兩面的對立論述,但其實不必然只能取其一。打造永續天燈是想讓大家看到,看似衝突的兩種立場也可以有共存的可能。

「當我們永遠都讓傳統跟環保站在對立面時,勢必有一方會被犧牲,可是我覺得這個做法是不對的。透過永續天燈,我們希望讓全台灣知道,當傳統文化與環保價值觀面臨衝突,我們可以不用捨棄任何一方,也能在中間找到解決的方式。」

永續天燈比傳統天燈貴一倍多,目前平溪只有兩位天燈師傅願意支持,其餘店家仍採取觀望態度,不敢貿然投入。文化銀行仍在積極尋找店家合作,他們希望說服傳統店家一起投入文化創新,讓他們知道,那些日復一日的勞動結晶,比他們自己想像的還要有價值「我們想邀請他們(傳統文化工作者)一起品牌升級,讓整個產業不再一味追求Cost down,而是想辦法Value up」。

永續天燈以回收紙漿取代鐵絲支架,可以在空中完全燃燒,減少垃圾問題。 圖/文化銀行提供
永續天燈以回收紙漿取代鐵絲支架,可以在空中完全燃燒,減少垃圾問題。 圖/文化銀行提供

讓傳統活在現代 「當你有感覺了,才會想守護它」

無論是開辦結合傳統廟宇籤詩文化的飲料店;聯手數十多名設計師共同打造、翻轉年貨市場的「叫春大街」;亦或是設計漫畫行銷新文化月相關活動,這些都是文化銀行行銷傳統文化的策略,目的是希望降低民眾認識門檻,讓傳統文化能夠走入當代生活,繼續「活」下來。

「我覺得我們在做的事情,比較像是想找到一個能夠接軌傳統文化跟現代的方式。」盡力推廣傳統文化,是因為文化銀行想讓當代年輕人更加認識台灣,對台灣「有感覺」。

不若上一代身處外在政治、經濟環境的風雨飄搖,這一代年輕人在經濟起飛的繁榮中成長,卻反而對家鄉的認同感到更加疑惑。邵璦婷認為「台灣是什麼?」、「屬於台灣文化的樣貌該如何呈現?」反而成了當今年輕世代最需要面對的課題。透過推廣傳統文化,她希望能席捲出更多對於台灣文化的討論,在其中找到當代人與這座島嶼承接的脈絡。就如同前面所說,「當你有感覺了,你才會想守護它。」

而經過這些不斷大量的發掘、認識和討論後,「我們的下一個世代,或許就不會像我們一樣,需要這麼努力把自己跟台灣的根接回來。他們不必再經歷這些困惑,可以與生俱來,就對台灣有認同感跟驕傲。」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地震速報App開發者陳坤助:災難當下,自助是首要

地震速報App開發者陳坤助:災難當下,自助是首要

「從校門裡開始改變社會」SDGs體質注入校園

「從校門裡開始改變社會」SDGs體質注入校園

循環設計展開跑 下十年,擁抱一顆更永續的地球

循環設計展開跑 下十年,擁抱一顆更永續的地球

走吧回鄉!青年迴流「超高齡區」  顧創生也顧老鄉

走吧回鄉!青年迴流「超高齡區」 顧創生也顧老鄉

最新文章

推動無農藥永續農場-她用雜草養紅棗、養土 再派雞吃害蟲

推動無農藥永續農場-她用雜草養紅棗、養土 再派雞吃害蟲

不滿圖書禁令 美國獨立書店遍地開花、上架禁書

不滿圖書禁令 美國獨立書店遍地開花、上架禁書

拒絕化肥、農藥!行健有機合作社堅持耕種有機米 再邀青農回鄉

拒絕化肥、農藥!行健有機合作社堅持耕種有機米 再邀青農回鄉

故鄉的小地藝術日|一對夫妻的環保藝術行動

故鄉的小地藝術日|一對夫妻的環保藝術行動

棄耕茶園重生!中華大學走入山區 改造成原生植物樂園

棄耕茶園重生!中華大學走入山區 改造成原生植物樂園

留住土地記憶-台東「部落草地便當」鋪一條回家的路

留住土地記憶-台東「部落草地便當」鋪一條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