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蘇澳 我與社區的距離

無貧窮

前陣子,我和一位返蘇澳家鄉2年多的年輕朋友H聊天,他的工作內容與社區關係密切,其中包含協助社區向公部門申請長照計畫,組織社區的志工隊,使供餐服務、健促活動、訪視、電話問安等項目流程運作順利。

他的工作夥伴幾乎都是60歲以上的社區長輩,這當中的工作心法,恐怕不是市面上任何一本職場工具書可以傳授的。

他分享最近經驗到的衝擊:「好久沒去台北了,上次在捷運站覺得人好多、好擁擠,身旁竟然都是年輕人,我當下有種恍惚感……」我聽了大笑,直說:「我懂!」

我住在南方澳這一年半來,為了進修和學習,平均每一到兩周會返台北一次。隨著往返次數漸多,漸漸可以感受到城鄉之間,社區、家庭互動網絡的一些差異。

往返台北、南方澳,鄭雅嬬感受著兩地不同的地方溫度。(圖/鄭雅嬬提供)
往返台北、南方澳,鄭雅嬬感受著兩地不同的地方溫度。(圖/鄭雅嬬提供)

往返城鄉 冷漠與溫暖之間

都市的人常常被說冷漠,不說別人,就說說我自己吧,身處在都市的多數時候,我確實經常選擇面無表情、步伐快速、戴上耳機、閉眼假寐、低頭滑手機,能坐就不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跟著夥伴走進南方澳,鄭雅嬬的每一步都有新發現。(圖/鄭雅嬬提供)
跟著夥伴走進南方澳,鄭雅嬬的每一步都有新發現。(圖/鄭雅嬬提供)

要說這是都市人特有的性格嘛?不如說是環境的氛圍養成。因為當我離開都市進入地方,周遭的環境氛圍又會讓我收起冷淡的態度,多點互動的溫度。

「我看你昨晚房間的燈是暗的,妳回台北的家齁?」、「剛剛跟你走在一起的朋友是誰啊?」、「你最近很忙欸,怎麼都沒有來店裡坐坐?」、「我幫你收了掛號信,不然你還要再跑去郵局」、「進來家裡泡茶聊天啊!」、「上次地震很大,你家還好吧?」……

舉凡社區某戶有婚喪喜慶、漁家漁獲損益、某條街道消毒、幾點停水……,他們都會在言談間將資訊傳播出去,讓我幾乎無縫接軌地參與了社區的脈動。

每每回應這些來自左鄰右舍的噓寒問暖和熱情招呼時,常常讓我有種融入社區或人緣很好的錯覺。事實上,是這些彼此關係緊密的婆婆媽媽、叔叔伯伯、阿公阿嬤,包容了我這位外地人,視為社區的一份子(雖然在都市冷淡慣了的我,目前還在適應中)。

先認識你,再認識你全家

除此之外,最近因為頻繁出入在蘇澳不同青壯年朋友的家中,有個深刻的發現。

在鄉鎮地方建立人際網絡時,往往不會只停留在一對一的認識,而是會自然而然的從個人再延伸出去,進而認識對方的全家。

廟宇活動是融入地方最好的開始。(圖/鄭雅嬬提供)
廟宇活動是融入地方最好的開始。(圖/鄭雅嬬提供)

比方說,原本只是認識朋友A,但是連帶的會在某些機會中,認識了A的手足、父母、祖父母、伯叔姑姨或侄(甥)兒女,整個三等親家族都可能在非刻意連結的情況下,都一併認識了。

而且往往會在客廳中、餐桌上,伴隨著他們家人的家常菜或私房料理,展開漫漫話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得以在相對簡短的時間內,累積到一定的情感基礎。

我總是很珍惜這樣難得的機會,那是因為對方家庭的敞開和信任,才有可能形成的交流。

回想自己在都市生活的經驗,認識了近15年的老朋友,也沒有太多與他們的父母、手足餐敘的機會,經常還是朋友之間的一對一連結,不太再往外擴散。甚至也不覺得認識朋友的家人,有什麼特別或重要之處。

進入社區後,我尤其喜歡觀察朋友和家人互動的樣子,在言談間、在肢體語言間,一窺他們更立體的個性,我經常被這些細節吸引。

邁向老化的社區 老老相照

不過,上述的觀察仍屬於我與少數在地青年互動的經驗,若是遇到絕大多數青壯人口外移的家庭,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有位在南方澳生長、後來職務負責在漁村收發宅急便的大哥,幾乎天天都會開車行經南方澳的街坊巷弄。

他的工作不只寄收包裹,所到之處、行有餘力還會在社區兼送餐和居家老人關懷,他說:「我都跟我那些離開漁村工作的同學說,我比你們還了解你的家人的狀況。」最後同學還會請他多多照顧他們的家人。

「家」這個單位固然非常重要,但是生活在老齡人口居多的農漁鄉村,更可以感受到「社區」這個單位的重要性,它其實跟原住民部落的概念很相像,應該具有教育和傳承文化精神等功能性,支持家這個單位的許多不足和無力。

朋友H告訴我,他在社區協助長照服務的計畫,要組織志工服務隊時,發現青壯人口不足,又或是青壯人口需要兼負工作賺錢的責任,於是他開始組織6、70歲的老人,去服務更年長的老人。他樂觀的說,志工透過服務不僅可以活絡社區,還可以延緩老化的速度。

擴大社區參與 累積能動性

近年來,愈來愈多青年離開都市,以各種角色回到地方工作和居住,前仆後繼地為鄉鎮地方注入新的活力。

城鄉失衡的狀態不論在主動或被動的情況下,都在緩慢地被正向改變著,而我循著自我探索之路偶然投入這股浪潮,也想為地方盡一份力。

日前,我與在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任教的陳育貞老師會談,她有30年在宜蘭不同社區工作的經驗,我從她的分享中初次得知社區設計、擴大參與、參與式規劃設計等案例,聽得興味盎然,躍躍欲試。

鄭雅嬬與任教於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陳育貞相談社區設計。(圖/鄭雅嬬提供)
鄭雅嬬與任教於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陳育貞相談社區設計。(圖/鄭雅嬬提供)

不過老實說,實際該怎麼操作?會遇到什麼事?有什麼酸甜苦辣?我也只是很淺的略知皮毛而已。

育貞老師笑著回應一臉茫然的我:「大概就是妳進入南方澳這1年半的狀態,再乘上28年,當然它會是一個不斷地創造和變化的過程,妳在其中也會不斷地有所學習……」,然後能動性會愈來愈高。

從都市走進鄉鎮,從個體化的生活進入以社區為單位的大家庭,這當中的親疏遠近、人情冷暖,我還在持續體會中。

偶爾還是會升起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感受,不過累積在生命經驗的一切過程,我相信都將不會白費。

訂閱我們

* indicates required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342.jpg

鄭雅嬬

生長在台灣台北,文字工作者。年屆30驚覺自己不會游泳、沒玩過海上休憩活動、不識海底生物、吃海鮮十分笨拙……。雖然身在島國,但是離海非常遙遠。偶然住進離海很近的地方--南方澳漁村,開始認識依海而生的各種人事物。 有次大海回應我:「該回家了!」於是,海味生活提案開始。從今天起做個身上有鹽巴的人吧!

作者文章

不拚人數的地方創生  蘇澳青年自己的KPI自己訂

不拚人數的地方創生 蘇澳青年自己的KPI自己訂

返鄉蘇澳 我與社區的距離

返鄉蘇澳 我與社區的距離

從書裡走出來的小釣手船長

從書裡走出來的小釣手船長

串門子吃年夜飯 我在南方澳過農曆年

串門子吃年夜飯 我在南方澳過農曆年

最新文章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辭世...文化傳承失一巨擘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辭世...文化傳承失一巨擘

風災後的蘭嶼…屏東大學學生記錄離島災後困境 為蘭嶼發聲

風災後的蘭嶼…屏東大學學生記錄離島災後困境 為蘭嶼發聲

酒香世界!日本傳統釀酒蘊含罕見發酵技術 有望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酒香世界!日本傳統釀酒蘊含罕見發酵技術 有望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斑馬線變「亂碼」線? 彰化小西商圈破格大改造、注入新意

斑馬線變「亂碼」線? 彰化小西商圈破格大改造、注入新意

氣候變遷正衝擊農業!台灣拜耳「採摘玉米 攜手公益」助攻糧食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正衝擊農業!台灣拜耳「採摘玉米 攜手公益」助攻糧食永續發展

台語更名「台灣台語」?文化部:展現在地化、尊重族群自稱

台語更名「台灣台語」?文化部:展現在地化、尊重族群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