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補助靠老人 瓷磚與火腿打造的地方創生傳奇
地方創生是居民想要,還是政府想給?2019年被行政院訂為地方創生元年,除了業者嗅到這是門好生意以外,台灣人還能獲得什麼?此文舉了兩個不拿政府補助金,卻能成功再造,讓居民創生的好例子,尤其顛覆台灣政府鼓勵年輕人投入地方創生的政令老梗,看這些銀髮族怎麼創生地方。
行政院去年6月才宣布今年是地方創生元年,剎時間,報導、專書、研討會、讀書會、明星級的人物接踵來台,活動目不暇給。
我們什麼時候這麼關心政府的施政?還是,已經有人在實踐「地方創生是門好生意」,磨刀霍霍看上政府的規劃費與補助款?地方創生原本可以成為一股洋流,帶給台灣政策、觀念、方法論上的養分。但或許因為當代訊息爆炸流通,只看到淺薄的交流如電光火石,煙花四散。
地方創生,竟已有「地方創傷」的氣息。
去年底,文化部由台灣歷史資源學會主辦,號召一組「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日本見學團」,成員為社區營造的公務員、站在社區最前線的民間年輕人,一群人浩浩蕩蕩往日本偏鄉移動,尋找台灣未來的創生答案。
借鏡日本,已經是當今討論地方創生的標準配備。如果要找出日本地方創生成功的因素,我想大家都會同意「社區總體營造」絕對是原因之一。
斷橋、路壞 不找政府的居民自決
居民將自己生活的地方,視為最需要保護延續的對象。2001年,一部「城市的遠見」電視專輯,讓連日本人都不一定知道在那裡的崎阜縣古川町,成為台灣社區營造的典範。
「我們只是想永遠生活在祖先住過的土地上而已。」古川町觀光協會的村坂有造先生以此回答我們的提問:「古川是為了觀光而推動瀨戶川鯉魚、匠師館和祭典展示館嗎?」話到嘴邊的第二個問題,硬生生吞回去:「文化與觀光如何平衡呢?」
「橋壞了、路斷了,不需要政府來修啊,社區裡就有小型的營造商可以修橋補路啊。為什麼要打電話給遙遠的政府呢?叫隔壁鄰居不是比較快嗎?」石徹白農業用水農業協同組合,副理事長平野彰秀很自然地說。
古川町的傳奇之一,是當地居民為了環境清潔(不是為了觀光),自力將一條寬1.5公尺的臭水溝,整備為一條上千鯉魚悠遊的、名符其實的瀨戶「川」。而這是1968年的事,迄今過了50年,鯉魚生命力依然活躍,我們來的11月,瀨戶川旁還貼了一個告示:「下個月錦鯉們即將去倉庫度過寒冬,魚兒們禁食瘦身一個月,飼料機暫停販售。」
古川的匠師文化館中還有「台灣館專區」,陳列台灣各地來此造訪贈送的感謝狀與錦旗,不難想像見學團如何前仆後繼來此被鯉魚感動。然而,還是不免感嘆反思,台灣的社造動能、公民意識、主體性,似乎還有翻轉的空間。
山崎亮在《社區設計的時代》提及現在是一種「顧客化的社會」,意為人民一有事就叫政府處理,政府把人民當顧客,專人迅速地解決問題,互助合作情景已然消逝。當台灣居民發現路邊垃圾落葉成堆時,是回家拿起掃帚,而不是電話直播1999,我認為這才能達到日本地方創生的精髓。
以下就此行密度破表的見學、座談、參訪行程中,提出幾點觀察。
【博物館與地方創生的可能:多治見馬賽克博物館】
2016年6月開館的多治見馬賽克博物館,距離名古屋約半小時車程,有人說建築立面像蠟筆小新側臉、發芽的馬鈴薯,是一座完全由居民自立經營主導的地方型專業博物館。開館2年已突破40萬參觀人次,最可貴也最可觀的在於:完全由居民自負盈虧,市政府不予任何營運補助,開放至今已收支平衡。
同行的夥伴們驚嘆「收支平衡」,我震驚的是「居民自主經營」。
多治見市笠原町距名古屋約半小時車程,是日本最大瓷磚生產地,鼎盛時期超過200間工廠,現在仍有35間左右。業者對陶瓷懷著極深厚的情感與認同,自1995年開始,町上的有志之士就開始收集街道上馬賽克建築外觀照片、牆壁照片、瓷磚產品、 工具等。
他們認為多治見陶瓷的名氣遠不如愛知縣的常滑市,是因為常滑市有一座陶磁器會館,拉抬了陶瓷業(常滑陶瓷同時因為號稱招財貓的故鄉,街道上有大型招財貓裝置而廣為遊客瘋狂)。
於是,多治見的瓷磚業者聯合起來,請求地方政府蓋一座以馬賽克為主題的博物館,同時,業者在2011年三訪日本建築大師藤森照信,請求建築師出手設計。藤森有感於業者的誠意,以及志工們累積15年的資源調查,遂有現在這樣一座獨一無二充滿巧思的地方博物館。
居民主動調查町內歷史資源
多治見的業者們,並不是在建築師首肯設計博物館之後就等著政府接手營運。相反的,他們自發性地成立了綜合基金會公司,接手整間博物館的營運。在博物館還沒開館之前,2014、2015年即著手辦理開館暖身活動、調查、展覽、講座。組成基金會的業者都是60、70歲以上的阿伯級人物,自己進修博物館營運專業知識,開心地站在小賣店收銀台前幫客人仔細包裝陶瓷。
誠然,藤森照信設計的博物館,並不以馬賽克貼滿外觀,而像一座泥土山,象徵陶瓷的原料—土,而多治見最珍貴的陶瓷馬賽克,則點狀散布表面。
博物館由裡面分為四層樓,一樓為售票處及商品販賣處和DIY體驗工房,二樓為裝潢諮商處,三到四樓則有各種馬賽克拼貼展覽,可以欣賞到許多各式各樣色彩繽紛的馬賽克拼貼成的壁畫、日式澡堂、古時候的灶房等裝飾。其中,鎮館之寶是一件位於四樓,以馬賽克瓷磚及碎片串連成一層樓高寶石裝置,陽光從露天的屋頂灑下,馬賽克釉藥表面亮晶晶,這是建築師送給多治見居民的禮物。
收支平衡的傳奇
走筆至此,大約可以感受到居民之前努力的程度,才能在這僅11萬人口(相當於台灣雲林縣斗六市)的小鎮,卻獲得市政府與建築師的大力支持。傳奇不止於博物館開幕了,而是,開館之後完全自負盈虧,不向政府拿任何補助費用。
博物館裡沒有為了營收而設的咖啡館、餐廳,他們僅靠3種收入來源:門票、DIY課程、3坪的小賣舖。
萬事不難,唯心而已。業者對陶瓷產業的初心:希望多治見的陶瓷產業能持續發展、點亮這座小鎮榮光。20多年前,在政府還沒意識到產業衰退前,多治見的業者與居民即意識到生活的地方持續變化,著手資源盤點,調查的成果展示在3樓特展室,包括有著馬賽克或花磚的老建築照片數十幀、馬賽克老物件等。
博物館的發展政策之一,即是希望推廣瓷磚產業,甚至業者組成協會,共同推動瓷磚的研究、訊息共享交流。二樓的「裝潢諮詢處」,也就是台灣俗稱的產業館,經過整體提升的展示設計空間,裡面除了馬賽克種類、紋飾、釉色不一而足之外,民眾與業者洽談的空間,絲豪不覺得來到瓷磚建材行。
我認為,二樓的諮詢處,是這個博物館的核心所在,不僅是宣傳、媒合顧客業者,更是讓觀眾經由博物館認識多治見陶瓷的價值,進而轉換身份成為顧客,產業帶動地方永續發展。
【不靠政府補助的社福機構:百年草】
如同馬賽克博物館因應地方需求而生,日本愛知縣豐田市足助町有座以銀髮族為主要工作人員的社福機構:百年草。
位於足助川畔的百年草,是一座旅館、法式餐廳、喫茶店、麵包店、火腿店,也有居民休閒交流的空間。百年草獲政府立案的社福機構,但與印象中安養院、關懷據點的氣氛完全不同,100位員工中,80%是60歲以上的老人。
百年草的核心理念是希望社福機構結合觀光,一般人對社福的印象是被動、資源的需求者,但百年草努力翻轉這種印象,老人家也能帶給人歡樂、創造性,以及服務他人。
1990年完工開業的百年草,至今20多年,收支得以平衡,有賴主政的協會以多角度經營讓機構得以永續。「請問為何決定開火腿店而不是其它的?足內町有畜牧業嗎?」以地方創生為見學目的我們,直接連想到地產地銷,現在想來,直覺式的聯想是也太淺薄了些,做生意沒那麼容易呀。
「老人家有的是時間」 銀髮者參與地方創生
策劃者大河原有史表示,構思開設店舖時,先以鎮上沒有的店為主,不要跟民間業者爭利,同時考量到附加價值要高,因此誕生了「ZIZI工坊(爺爺的火腿店)」。店內採用臨近豐田市的肉品,後來生意太好,再向愛知縣購近買。
純手工的臘腸附加價值高,高單價、高品值,所以通路主打百貨公司。他們很努力地開發各種通路點,包括遊客往來的名勝街上的小販,也向他們進貨,很驕傲地向遊客介紹這是足助町老爺爺們產製的香腸。
而人們願意花較高的價格購買他們的產品,是因為大部份的醃製肉品都用機器催熟,ZIZI工坊則採用需要10天以上自然熟成的方式。
「畢竟,老人家有的是時間。」這句話把大家逗笑了。他接著說:「這樣的時間智慧,一如在此工作的老人家們。這是值得等待的成果。」
在玻璃窗內工作的爺爺們剛完成最後的香腸灌製作業,朝著我們揮揮手,表示今天的工作做完了,大家再見。
80歲退休 70歲接棒
而因為爺爺的火腿店大受歡迎,協會也決定替奶奶們開設芭芭拉麵包坊,宣傳上寫著讓麵包更好吃的秘密是「ZIZI與BABA懷著為重要的家庭烤麵包的心情」。日本的「再雇用制」,鼓勵退休人士再回到職場,在百年草工作的老人家,由家人載來此,每天工作幾小時,結束工作後,自由在此與朋友喫茶聊天甚至泡個湯再回家。
百年草80多歲的老人家退休後,協會會再去找更年輕一點的人來。那會是幾歲呢?「應該70歲左右吧,畢竟足助町的高齡者占35%以上呢。」大原史先生抓抓頭髮笑著說。
百年草做為一間社福機構的核心理念還是優於商業邏輯,例如,少數的年輕員工們要學習與老人家共事、溝通。
「工作上最難的地方就是老人家很頑固呀,很傷腦筋。」年輕人要學習接受、要一直溝通。最後實在受不了了,直接推出一款「頑固老爺爺的肉乾」,很硬很乾,但十分入味,就像老人發光的智慧一樣。
我們離開時,正巧看到復康巴士載著老人家來百年草,台灣人對足助町可能十分陌生,不過因為緊臨名古屋的賞楓名所「香嵐溪」,下次4000株楓樹染紅的時候,請順道來百年草跟頑固爺爺、芭芭拉奶奶打個招呼,享用他們用心製作的美味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