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輕人不再吃小米...基金會攜手部落農友保種、帶1.4噸有機小米進入校園

陸地生物

慈心基金會去年藉農糧署計畫,向8位在花東有機友善種植小米的部落農友共採購560公斤小米,並供應12所校園及2個文化健康站。 圖/慈心基金會提供
慈心基金會去年藉農糧署計畫,向8位在花東有機友善種植小米的部落農友共採購560公斤小米,並供應12所校園及2個文化健康站。 圖/慈心基金會提供

台灣小米過去品系豐富,隨著飲食文化改變,種原瀕臨消失。慈心基金會與8位在花東種植小米的部落農友合作,採購560公斤小米供應12所校園、2個文化健康站,延續部落傳統飲食文化。今年目標擴大,預計供應51所校園及5個文健站,保留台灣農作物多樣性。

閱讀更多:搶救保種文化!阿美族的採集文化 把種子保護在田裡

慈心基金會表示,台灣小米曾高達200多種品系,但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小米種植大多被其他作物取代,部落小米的主食地位也逐漸下降,種原面臨瀕臨消失危機。團隊透過農糧署「強化花東地區原鄉保種及復育計畫」,以具原民主食文化特色、抗旱性佳的小米作為永續保種主軸。

慈心基金會指出,目前懂得種植小米的長者逐漸減少,導致部落傳統糧食知識流失,部落孩童則受外來飲食習慣影響,不熟悉傳統作物,味蕾與文化沒有連結。

基金會去年積極與花東8位部落農友合作,將小米原種種回土地,同年3月起提供台東偏鄉12所國中小、幼兒園師生及2個文健站長者,每周四在營養午餐吃到族人種植的小米,同時邀請保種農民進入校園,分享友善小米耕作的經驗,強化農友種植小米的價值感。

花蓮馬太鞍部落保種農友柯春伎表示,今年繼續精進小米種植技術,更規畫發展部落保種遊程與保種餐桌,推廣馬太鞍部落文化;有感於部落青年人口缺乏工作機會,希望未來在家鄉建立小米產業,提供就業機會,也讓長輩們透過農事工作聯絡感情,並從中獲得成就感。

慈心基金會統計,8位部落農友採購有機友善小米560公斤,今年預計支持30位部落保種農友,採購1.4噸有機友善小米,供應51所花東部落學校及5個文化健康站營養午餐吃小米。

慈心基金會與8位在花東種植小米的部落農友合作,供應校園與文化健康站小米,延續部落傳統飲食文化。 圖/慈心基金會提供
慈心基金會與8位在花東種植小米的部落農友合作,供應校園與文化健康站小米,延續部落傳統飲食文化。 圖/慈心基金會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當年輕人不再吃小米...基金會攜手部落農友保種、帶1.4噸有機小米進入校園

當年輕人不再吃小米...基金會攜手部落農友保種、帶1.4噸有機小米進入校園

新加坡蝙蝠驚見「住客」!研究團隊發現2種寄生軟蜱 呼籲注意傳播病毒風險

新加坡蝙蝠驚見「住客」!研究團隊發現2種寄生軟蜱 呼籲注意傳播病毒風險

砸錢救人口?苗栗通霄祭出11萬元生育補助 短暫讓人口排序變位

砸錢救人口?苗栗通霄祭出11萬元生育補助 短暫讓人口排序變位

英國計劃砸220億英鎊發展碳捕集!議員憂恐推高電費價格

英國計劃砸220億英鎊發展碳捕集!議員憂恐推高電費價格

最新文章

丟垃圾像叫外送一樣簡單!「垃可」 如何把倒垃圾變成一門千萬生意?

丟垃圾像叫外送一樣簡單!「垃可」 如何把倒垃圾變成一門千萬生意?

一碗暖心湯圓,張淑芬給台積同仁真切話語、與熊本社區建立暖心連結

一碗暖心湯圓,張淑芬給台積同仁真切話語、與熊本社區建立暖心連結

展望未來讓「好事」持續不斷!懷世代公益加速器  為好的價值找對的方法

展望未來讓「好事」持續不斷!懷世代公益加速器 為好的價值找對的方法

台灣諾和諾德驅動改變 支持都原青年「洄游」的健康能量

台灣諾和諾德驅動改變 支持都原青年「洄游」的健康能量

最奇怪的職業?機器人也有感知 AI也需要「人權律師」

最奇怪的職業?機器人也有感知 AI也需要「人權律師」

百年企業黑松推動環境教育 陪伴4.6萬名師生打造特色「生態學校」

百年企業黑松推動環境教育 陪伴4.6萬名師生打造特色「生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