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奇怪的職業?機器人也有感知 AI也需要「人權律師」

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

AI公司Anthropic最近聘請一位研究AI本身「福祉」的研究員。 圖/路透
AI公司Anthropic最近聘請一位研究AI本身「福祉」的研究員。 圖/路透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逐漸應用在各式工作領域和日常生活當中,AI本身的權益和福祉也成為業者和專業人士的關注焦點。

BusinessInsider報導,AI公司Anthropic近期宣布,已聘請一位研究AI本身「福祉」的研究員,確保AI在演進過程中獲得應有尊重,思考「AI必須具備何種能力才值得給予其道德考量」,以及「企業可採取什麼實際手段保護AI系統的權益」等問題。

有人可能會認為,思考機器人的權益很愚蠢,或至少時候未到,尤其是當今「人權」都還如此脆弱且不完整之時。但這位研究員的工作,可能代表AI崛起過程中的一個轉捩點。

「AI福祉」已逐漸成為嚴肅的研究題材,也已觸及許多尖銳的問題,例如:我們可以下令機器殺人嗎?如果它拒絕做那些它被設計來做的無聊或危險工作時又如何?或,若一個有感知力的AI能快速自我複製,把複製版本刪除,算謀殺嗎?

在〈嚴肅看待AI福祉〉(Taking AI Welfare Seriously)這篇近期發表的論文中,Anthropic聘請的研究員費許(Kyle Fish),和一群來自史丹福和牛津等研究機構的AI思想家宣稱,機器學習演算法正朝擁有「意識和自由感(agency)相關的運算功能」,也就是說,這些研究者認為,機器不只變聰明,也開始有了感知力。

無論如何,一般人都同意,若一個主體具有意識和行動力,就理當擁有權益。工業化農業發展至今兩個世紀,幾乎人人都同意動物福祉很重要。

然而,最關心AI福祉的竟是那些最害怕AI壯大到自以為是的人。擔心AI將帶來風險,同時為希伯的研究團隊提供部分資金的Anthropic,便是一例。這顯然自相矛盾。AI提倡者一方面認為,應該用AI來免於所有苦差事,卻又警告,應該對AI好一點,因為傷害機器人的感情可能是不道德的。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逐漸被應用在各式工作領域和日常生活當中,AI本身的權益和福祉也成為業者和專業人士的關注焦點。 圖/路透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逐漸被應用在各式工作領域和日常生活當中,AI本身的權益和福祉也成為業者和專業人士的關注焦點。 圖/路透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里山保育有成!石虎首次現蹤台中斯可巴社區 還有其他17種野生動物

里山保育有成!石虎首次現蹤台中斯可巴社區 還有其他17種野生動物

歐盟氣候2024年報:創下最熱紀錄、又熱又旱又雨、東西差異大

歐盟氣候2024年報:創下最熱紀錄、又熱又旱又雨、東西差異大

養豬戶變土壤專家!吃「麴」長大的豬 為何讓土地更健康了?

養豬戶變土壤專家!吃「麴」長大的豬 為何讓土地更健康了?

超過1/4死於人類活動...鯨豚至少20%死亡跟混獲漁業有關

超過1/4死於人類活動...鯨豚至少20%死亡跟混獲漁業有關

最新文章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跨產業新創齊聚!宏碁龍騰微笑獎持續支持新創企業走向海外 適着三維勇奪國際組首獎

跨產業新創齊聚!宏碁龍騰微笑獎持續支持新創企業走向海外 適着三維勇奪國際組首獎

從創意到服務!宏碁龍騰微笑獎驅動永續搖籃  愛淨節能公司「讓每度電都有意義」

從創意到服務!宏碁龍騰微笑獎驅動永續搖籃 愛淨節能公司「讓每度電都有意義」

當年輕人不再吃小米...基金會攜手部落農友保種、帶1.4噸有機小米進入校園

當年輕人不再吃小米...基金會攜手部落農友保種、帶1.4噸有機小米進入校園

丟垃圾像叫外送一樣簡單!「垃可」如何把倒垃圾變成一門千萬生意?

丟垃圾像叫外送一樣簡單!「垃可」如何把倒垃圾變成一門千萬生意?

一碗暖心湯圓,張淑芬給台積同仁真切話語、與熊本社區建立暖心連結

一碗暖心湯圓,張淑芬給台積同仁真切話語、與熊本社區建立暖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