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奇怪的職業?機器人也有感知 AI也需要「人權律師」

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

AI公司Anthropic最近聘請一位研究AI本身「福祉」的研究員。 圖/路透
AI公司Anthropic最近聘請一位研究AI本身「福祉」的研究員。 圖/路透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逐漸應用在各式工作領域和日常生活當中,AI本身的權益和福祉也成為業者和專業人士的關注焦點。

BusinessInsider報導,AI公司Anthropic近期宣布,已聘請一位研究AI本身「福祉」的研究員,確保AI在演進過程中獲得應有尊重,思考「AI必須具備何種能力才值得給予其道德考量」,以及「企業可採取什麼實際手段保護AI系統的權益」等問題。

有人可能會認為,思考機器人的權益很愚蠢,或至少時候未到,尤其是當今「人權」都還如此脆弱且不完整之時。但這位研究員的工作,可能代表AI崛起過程中的一個轉捩點。

「AI福祉」已逐漸成為嚴肅的研究題材,也已觸及許多尖銳的問題,例如:我們可以下令機器殺人嗎?如果它拒絕做那些它被設計來做的無聊或危險工作時又如何?或,若一個有感知力的AI能快速自我複製,把複製版本刪除,算謀殺嗎?

在〈嚴肅看待AI福祉〉(Taking AI Welfare Seriously)這篇近期發表的論文中,Anthropic聘請的研究員費許(Kyle Fish),和一群來自史丹福和牛津等研究機構的AI思想家宣稱,機器學習演算法正朝擁有「意識和自由感(agency)相關的運算功能」,也就是說,這些研究者認為,機器不只變聰明,也開始有了感知力。

無論如何,一般人都同意,若一個主體具有意識和行動力,就理當擁有權益。工業化農業發展至今兩個世紀,幾乎人人都同意動物福祉很重要。

然而,最關心AI福祉的竟是那些最害怕AI壯大到自以為是的人。擔心AI將帶來風險,同時為希伯的研究團隊提供部分資金的Anthropic,便是一例。這顯然自相矛盾。AI提倡者一方面認為,應該用AI來免於所有苦差事,卻又警告,應該對AI好一點,因為傷害機器人的感情可能是不道德的。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逐漸被應用在各式工作領域和日常生活當中,AI本身的權益和福祉也成為業者和專業人士的關注焦點。 圖/路透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逐漸被應用在各式工作領域和日常生活當中,AI本身的權益和福祉也成為業者和專業人士的關注焦點。 圖/路透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碧潭堰溪水溫度變高...新店溪香魚數量因此減少

碧潭堰溪水溫度變高...新店溪香魚數量因此減少

會呼吸的城市!瑞典斯德哥爾摩 打造全球最大木造城市

會呼吸的城市!瑞典斯德哥爾摩 打造全球最大木造城市

展望未來讓「好事」持續不斷!懷世代公益加速器  為好的價值找對的方法

展望未來讓「好事」持續不斷!懷世代公益加速器 為好的價值找對的方法

日本流感大爆發...重症患者增加 專家推測:可能是疫苗接種率

日本流感大爆發...重症患者增加 專家推測:可能是疫苗接種率

最新文章

展望未來讓「好事」持續不斷!懷世代公益加速器  為好的價值找對的方法

展望未來讓「好事」持續不斷!懷世代公益加速器 為好的價值找對的方法

台灣諾和諾德驅動改變 支持都原青年「洄游」的健康能量

台灣諾和諾德驅動改變 支持都原青年「洄游」的健康能量

百年企業黑松推動環境教育 陪伴4.6萬名師生打造特色「生態學校」

百年企業黑松推動環境教育 陪伴4.6萬名師生打造特色「生態學校」

羅浮國小閱讀空間雙倍升級!統一超商好鄰居基金會深耕25年 為鄉鎮教育注入閱讀新能量

羅浮國小閱讀空間雙倍升級!統一超商好鄰居基金會深耕25年 為鄉鎮教育注入閱讀新能量

富邦金控挺進國際永續舞台 跨越國界共創綠色大未來

富邦金控挺進國際永續舞台 跨越國界共創綠色大未來

在自然中尋找永續未來!沅林建設率先打造新型態接待所   讓環境共好融入公益行動

在自然中尋找永續未來!沅林建設率先打造新型態接待所 讓環境共好融入公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