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行動】救餐廳、挺醫護,「膳糧」送到位

三軍總醫院在萬華設置快篩站,投入醫勤人員,協助民眾快篩。 圖/軍聞社
三軍總醫院在萬華設置快篩站,投入醫勤人員,協助民眾快篩。 圖/軍聞社

編按:五月中旬,頂著力抗新冠病毒全球資優生光環的台灣,短短幾天,疫情瞬間爆發。大量湧入的病患,等待釐清的疑似病患不斷出現。狂雨般的疫情,中斷了台灣社會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也使得許多本就弱勢的族群雪上加霜,陷入困頓。平常關注在移工、弱勢、社福、教育、街友的社創團隊,在艱難的時候更未止步,在第一時刻迅速補位行動,做最好的協力者。

為此,在全台灣「疫」情再「起」的嚴峻時刻,《倡議+》企劃【疫起。行動】專題,專訪「之外餐飲顧問工作室」的宗大筠,詢問他當初發起「醫療三餐先鋒隊」的初衷,與後續推出「台灣醫療友善餐廳地圖」的原因,他說:「針對需求端的醫護人員和受到衝擊的餐廳做連結」,「這就是良善的餐飲循環」。

我的小妹在三軍總醫院工作,聽她說,有餐廳拒送餐點給快篩站醫護人員,不久後我也在公視看到新聞報導。7點新聞看完,晚上11點就決定發起醫療三餐先鋒隊,將餐點送到醫護人員手上,隔天就在臉書發布第一則訊息。

不像人生百味芒草心南機場方荷生里長等第一線團隊在萬華扎根很久,我完全不是NPO背景。在這之前,我的專業是餐飲顧問,專門協助獨立餐廳的行銷公關和營運,為客戶診斷餐廳體質,有人因此笑我像醫生,專門把脈餐廳問題。

晚了一步 一群人就要餓肚子

可能是天生的吧,家族基因就是多管閒事和急驚風,像經營餐飲顧問也是為了幫忙,認為應該要協助別人的事情,就會來做。這件事情若沒有第一時間處理,晚了一步,就有人或一群人會餓肚子,這些事情是不能等的。

我只有一個人,幸好小妹在醫院服務,了解醫護人員的現況。我才知道快篩站無法準時吃飯,需要的不是調理包和便當,而是能常溫保存、休息時可瞬間打開來吃的料理。

我希望用策略解決真實的問題,而非被臆測或不存在的問題,例如醫護人員很餓,沒有人可以照顧他們、醫護人員全面受到抵制,這些都是錯誤的資訊,所以後期做最多的是訊息偵錯,角色反而變得有點像醫護訊息事實查核中心,接收到網友的訊息和對方求證。

在完成醫療三餐先鋒隊階段性任務後,推出台灣醫療友善餐廳地圖,針對需求端的醫護人員和受到衝擊的餐廳做連結,在地圖上標示179間可外送、212間無法外送但有愛心的餐廳,以及有提出需求的醫院。

台灣醫療友善餐廳地圖。 圖/截自Google Map
台灣醫療友善餐廳地圖。 圖/截自Google Map

這張地圖和我的「循環論」有很大的關係,醫護人員在這段時間並沒有缺錢,但餐廳業者都因疫情打擊,營業額可能下降50%,這時醫護人員透過外送或各種方式支持,這就是良善的餐飲循環,也是我真正想要做的原因。

老實說,我也是疫情重災戶,原本在6月1號要開一間高山旅遊的公司,現在只能暫停營運,而先鋒隊的開銷,就燒掉我資本額的四分之一。

畢竟我只有一個人,很難做出協會或類NPO的成果,況且也想像不到組織在疫情結束或5年後的存在關鍵。我不能用機構的方式經營先鋒隊,儘管在訊息貼出的第三天,募資平台嘖嘖就有來訊是否要募資,這個邀約是我這段日子想最久的事情,最後還是婉拒。

善心湧醫護 別忘了將物資轉往更弱勢者

透過先鋒隊,可以看見台灣的愛心超過百分百,但這些物資若沒有經過思考就送進各大醫院,那麼在醫療體系的官僚制度之下,是無法物盡其用的。要發揮愛心前,大眾要把資源交給對的平台,經由專業討論,再交給真正有需求的部門,讓他們送給對的人。

把資源交給對的平台,經由專業討論,再交給真正有需求的部門,讓物資送到對的人手中。 圖/freepik
把資源交給對的平台,經由專業討論,再交給真正有需求的部門,讓物資送到對的人手中。 圖/freepik

另外,台灣現在有很多人送物資給醫護人員,但可以想想人生百味的物資是夠的嗎?芒草心夠嗎?甚至有很多人是家中主要照顧者,他確診隔離後,沒人照顧的長輩、家人,怎麼辦?偏鄉的孩子呢?街友呢?除了物資,疫情之下,無法展開任何行動的人,也都能發揮社會責任,例如不要在網路上多加臆測,不要以為留個隻字片語不會對正在努力的人造成打擊。

也想請大家多支持喜歡的餐廳,現在的餐飲業就像面臨暴雨期,但暴雨帶來的不僅是淹水,在這段期間所做的努力,例如健檢、理解自己的狀態,都能加高自己的水庫,等到疫情結束後,就能獲得豐富的養分。

延伸閱讀

>>【疫起。行動】小紅帽,為「月經貧窮」墊好防護

>>【疫起。行動】One-Forty撐移工,一起補好防疫網

>>線上問診、避孕藥送到府-讓醫療資源直達弱勢手中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別等末日才後悔!全球71%濕地面臨消失危機 守護「垂直濕地」要趁早

別等末日才後悔!全球71%濕地面臨消失危機 守護「垂直濕地」要趁早

性別凍結...美國五角大廈停招跨性別者 並中止軍人性別轉換治療

性別凍結...美國五角大廈停招跨性別者 並中止軍人性別轉換治療

好自私...草莓農私自架網 多隻保育鳥類慘死網上

好自私...草莓農私自架網 多隻保育鳥類慘死網上

懶惰才不會被淘汰!樹懶教你「懶」與「慢」的生存哲學

懶惰才不會被淘汰!樹懶教你「懶」與「慢」的生存哲學

最新文章

當年輕人不再吃小米...基金會攜手部落農友保種、帶1.4噸有機小米進入校園

當年輕人不再吃小米...基金會攜手部落農友保種、帶1.4噸有機小米進入校園

丟垃圾像叫外送一樣簡單!「垃可」如何把倒垃圾變成一門千萬生意?

丟垃圾像叫外送一樣簡單!「垃可」如何把倒垃圾變成一門千萬生意?

一碗暖心湯圓,張淑芬給台積同仁真切話語、與熊本社區建立暖心連結

一碗暖心湯圓,張淑芬給台積同仁真切話語、與熊本社區建立暖心連結

展望未來讓「好事」持續不斷!懷世代公益加速器  為好的價值找對的方法

展望未來讓「好事」持續不斷!懷世代公益加速器 為好的價值找對的方法

台灣諾和諾德驅動改變 支持都原青年「洄游」的健康能量

台灣諾和諾德驅動改變 支持都原青年「洄游」的健康能量

最奇怪的職業?機器人也有感知 AI也需要「人權律師」

最奇怪的職業?機器人也有感知 AI也需要「人權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