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祭重拳!手機平板強制貼「能源標籤」 終結3C計畫性淘汰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歐盟近日針對手機及平板推出新法《能源標籤和生態設計法規》,並將於2025年6月20日生效。 圖/Unsplash
歐盟近日針對手機及平板推出新法《能源標籤和生態設計法規》,並將於2025年6月20日生效。 圖/Unsplash

歐盟於2025年6月20日正式實施全新的《能源標籤和生態設計法規》,所有在歐盟市場販售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都必須貼上類似家電產品的「能源效率標示」,並提供詳細的產品性能資訊。這項新法規被視為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大突破,有望終結3C產品一直以來「計畫性淘汰」的問題。

閱讀更多:東西總是很快就壞?產品越先進就越短命?解開企業計畫性汰舊的陰謀

電池續航、維修、抗摔指標全透明!保障3C產品「永續權」

「能源標籤(Energy Labelling)」將詳細列出產品的電池續航力、充電循環次數、抗摔性、維修難易度、防塵防水等級等資訊,等級從A到G。消費者可清晰判讀標籤資訊,進而做出更明智的購買決策。

歐盟的能源標籤。 製圖/白璨瑀
歐盟的能源標籤。 製圖/白璨瑀

以下分別為蘋果iPhone 16 Pro Max、三星Galaxy S25 Ultra、Google Pixel 9 Pro XL和OnePlus 13的能源標籤:

4款手機的能源標籤比較。 製圖/白璨瑀
4款手機的能源標籤比較。 製圖/白璨瑀

根據標籤,可以看到OnePlus 13在能源效率和電池壽命得分很高,在可修復等級表現佳,但在抗意外掉落方面卻不慎理想;Galaxy S25 Ultra的電池壽命是這4款手機中最差的,可修復等級中等,而抗意外掉落等級則表現極佳。消費者如果得以事先瞭解這些資訊,勢必將影響購買決策。

中階手機壽命延長1.1年!生態設計減少資源消耗

另外,歐盟的「生態設計(Ecodesign)」則要求針對產品「使用年限」訂出明確標準,例如電池經800次充放電後,仍需保持80%容量;生產商有義務在產品停售後,供應零件達7年、系統更新至少5年。這項新法規保障的產品包含智慧型手機、功能型手機、家用無線電話和螢幕尺寸7寸至17.4寸的平板等,但摺疊或曲面手機則不在此列。

歐盟預估,此次立法將顯著延長電子產品的平均使用壽命。以中階智慧型手機為例,平均壽命預計將從3年延長至4.1年。這意味著每年的新機銷售量將會降低,從而減少資源消耗與環境衝擊。

歐盟這兩項法規不僅有助提升環境效益,也將拯救消費者的荷包。根據歐盟預估,立法後至2030年,歐盟27國的消費者在設備購買成本上,總共可節省約200億歐元,儘管維修成本會略微增加約8億歐元,但能源成本可減少約6億歐元。綜合計算後,整體使用者開銷仍可減少約198億歐元,相當於每戶家庭能節省98歐元(約新台幣3367元)。

對台灣消費者而言,目前仍須觀察相關法規是否會影響國內市場,但這項歐盟新法的實施,無疑為全球3C產業樹立新標準,長遠來看,將有助提升整體產品品質。

參考資料: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戰爭產生多少環境成本?研究:加薩清運瓦礫需繞地球737圈、逾9萬噸碳排

戰爭產生多少環境成本?研究:加薩清運瓦礫需繞地球737圈、逾9萬噸碳排

氣候法規的生死鬥?川普政府計劃撤銷「危害認定」終結美國溫室氣體管制

氣候法規的生死鬥?川普政府計劃撤銷「危害認定」終結美國溫室氣體管制

城市土壤真的能種菜?新北樂活農園曾爆作物「鉛」含量超標 專家剖析汙染始末

城市土壤真的能種菜?新北樂活農園曾爆作物「鉛」含量超標 專家剖析汙染始末

2025最新/台灣二手翻新家具購買指南:8大平台完整懶人包

2025最新/台灣二手翻新家具購買指南:8大平台完整懶人包

最新文章

環保模範生也觸礁!日內瓦推新法禁用一次性塑膠餐具 卻踢到經濟自由鐵板

環保模範生也觸礁!日內瓦推新法禁用一次性塑膠餐具 卻踢到經濟自由鐵板

《全球塑膠公約》談判驚天逆轉!最新草案刪除「減產」條文 引發各國反彈

《全球塑膠公約》談判驚天逆轉!最新草案刪除「減產」條文 引發各國反彈

賣護照救國?諾魯為籌資推一本台幣313萬的「黃金護照」 半年只賣出6本

賣護照救國?諾魯為籌資推一本台幣313萬的「黃金護照」 半年只賣出6本

氣候法規的生死鬥?川普政府計劃撤銷「危害認定」終結美國溫室氣體管制

氣候法規的生死鬥?川普政府計劃撤銷「危害認定」終結美國溫室氣體管制

《全球塑膠公約》會繼續卡關嗎?爭議條文仍難產 主席力求8/14交出共識

《全球塑膠公約》會繼續卡關嗎?爭議條文仍難產 主席力求8/14交出共識

塑膠公約有機會年底定案?專家:有望先有框架 再逐步補實細節

塑膠公約有機會年底定案?專家:有望先有框架 再逐步補實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