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減塑大步走 台灣卻步履蹣跚?2025全面限塑恐成空談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2022年聯合國環境大會決議將擬定「全球塑膠公約」,當時找來加拿大藝術家Benjamin Von Wong創作「關上塑膠水龍頭」的裝置藝術,凸顯減塑迫在眉睫。 圖/截自Von Wong創作官網
2022年聯合國環境大會決議將擬定「全球塑膠公約」,當時找來加拿大藝術家Benjamin Von Wong創作「關上塑膠水龍頭」的裝置藝術,凸顯減塑迫在眉睫。 圖/截自Von Wong創作官網

聯合國環境署(UNEP)在2021年發布全球環境展望報告,點出地球深陷極端氣候、生物多樣性喪失以及環境汙染等「三重行星危機」(triple planetary crisis)。其中,聯合國統計,全球平均年產4億噸塑膠;自1950年代至今,地球已累積逾70億噸塑膠垃圾,但僅不到1成進入回收體系,多數被焚燒、掩埋,或被隨意丟棄造成環境汙染。

近期,關注三大危機的國際峰會接力登場。繼10月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COP16)、11月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後,「全球塑膠公約」也將在11月底於南韓釜山最終談判(INC-5),盼能誕生一部具法律約束力、且涵蓋塑膠全生命周期的國際條約。

我國自2002年開始推動限塑政策,陸續針對特定場所的塑膠袋、塑膠免洗餐具和塑膠吸管等進行管制。環境部還喊出2025年全面限用、2030年全面禁用的政策目標。

一次性塑膠品產量 不減反增

但在國際間積極議定「全球塑膠公約」之際,台灣減塑行動卻遭外界認為牛步。環團指出,台灣限塑政策30多年來看似按部就班,雖可見部分成效,但一次性塑膠品產量不減反增,明年全面限塑恐注定跳票,遑論2030年可達全面禁用。

經濟部統計,我國塑膠袋、塑膠容器與塑膠餐具等產量呈現增加趨勢。以塑膠袋為例,2002年生產量約22萬公噸,但2023年已高達29.2萬公噸。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認為,2025年全面限塑期程將到,但目前塑膠袋管制對象仍只限14類場所,未包含使用量最大的傳統市場和夜市,環境部雖在這兩場所試辦減塑,其中塑膠袋用量最大的水果攤商卻被排除;且目前吸管、免洗餐具、塑膠杯、塑膠袋等都是從末端減量,未包含原生塑膠料減產,塑膠垃圾和焚化量不斷增加,明年全面限用目標跳票恐是預料之中。

政策規畫霧裡看花 無所適從

荒野保護協會說,目前環境部針對2025年僅說將以價制量限用,但細部規畫霧裡看花,業者與民眾難以適從。綠色和平也說,以2020年環保署時代推出外送減塑試辦計畫為例,當時缺乏減量目標,也不具參與強制性,如何能有效抑制使用塑膠用品?如今全面禁用僅剩不到6年,若不及早積極強制改變大眾使用習慣,2030年全面禁塑也會跳票。

環境部說法 禁限用只是目標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長賴瑩瑩表示,2025年和2030年的限禁用是「目標」,確實尚無相關欲達成的減量數字,但現在不純粹僅以法令禁限用來減塑,也會以綠色設計、資源循環,翻轉消費者意識等來引導減量。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博任指出,這次「全球塑膠公約」要關注是否納入非締約方條款,否則像台灣這樣非締約方、又生產塑膠的國家,恐成全球塑膠管制的法外之地。台科大化學工程系講座教授顧洋認為,塑膠公約制定後,應會比照其他環境公約定期舉辦締約方大會(COP),並以議定書或協定進一步規範,台灣應跟進,不能置身事外。

「全球塑膠公約」最終談判今年11月25日展開,長期關注環境議題的聯合報將派記者前往釜山,即時報導談判進展。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幸福肥」男女有差?已婚男性肥胖風險高3.2倍 女性因社會歧視趨勢大不同?

「幸福肥」男女有差?已婚男性肥胖風險高3.2倍 女性因社會歧視趨勢大不同?

淘汰課桌椅重生!變身藝術、雙語交通教具 重新活用有創意

淘汰課桌椅重生!變身藝術、雙語交通教具 重新活用有創意

小花蔓澤蘭能變保養品?頑強綠癌活性大 實驗證實可保養皮膚

小花蔓澤蘭能變保養品?頑強綠癌活性大 實驗證實可保養皮膚

海島氣候危機...帛琉總統邀請川普一同浮潛 見證氣候變遷衝擊

海島氣候危機...帛琉總統邀請川普一同浮潛 見證氣候變遷衝擊

最新文章

野生象數量上升衝突加劇 泰國推行大象避孕計畫

野生象數量上升衝突加劇 泰國推行大象避孕計畫

北歐綠能業掀倒閉潮…丹麥綠氫廠股價跌9成 聲請重整股價

北歐綠能業掀倒閉潮…丹麥綠氫廠股價跌9成 聲請重整股價

疫情讓有毒職場顯形...巴西陷心理健康危機 47萬人因疫後創傷、心累離職

疫情讓有毒職場顯形...巴西陷心理健康危機 47萬人因疫後創傷、心累離職

禁老車救空汙!印度環保意識抬頭 15年老車將無法在德里加油

禁老車救空汙!印度環保意識抬頭 15年老車將無法在德里加油

海狸鼠啃草毀溼地!加州政府鼓勵民眾多吃外來種、還提供食譜

海狸鼠啃草毀溼地!加州政府鼓勵民眾多吃外來種、還提供食譜

富士山通行費2倍漲!每人4000日圓 2025夏天登山季生效

富士山通行費2倍漲!每人4000日圓 2025夏天登山季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