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9沒共識!氣候資金目標難產 各國意見分歧

氣候行動

為期兩日的COP29世界領袖氣候行動峰會13日落幕。 圖/路透
為期兩日的COP29世界領袖氣候行動峰會13日落幕。 圖/路透

為期兩日的COP29世界領袖氣候行動峰會13日落幕,儘管多邊開發銀行拋磚引玉宣布2030年前達成提供發展中國家1,200億美元氣候資金的規模,但針對「新集體量化目標」(NCQG)討論卻難以聚焦。

值得觀察的是,締約方會議草案文字從原來9頁增至34頁,代表各方意見愈來愈多,取得共識將更加困難,學者普遍對峰會最後能否達成共識表達悲觀。

COP29世界領袖高峰會重點內容。
 圖/財經組製表
COP29世界領袖高峰會重點內容。 圖/財經組製表

COP29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被形容為「融資峰會」,著重討論氣候資金和「損失與損害」基金,並預計訂出氣候資金新目標。過去的氣候資金目標是2020至2025年間,已開發國家每年向開發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未來規模預計1兆美元起跳。

根據聯合國全球政策模型計算,發展中國家至2025年須從氣候資金中取得1.1兆美元,到了2030年,這個數字將達到1.8兆。聯合國氣候變遷負責人西蒙.斯蒂爾甚至在今年年初指出,全球得動用至少2.4兆美元才能實現氣候變遷目標;這次逾80位領袖、政府代表齊聚一堂,大家都很期待討論出具體數字。

好消息是多邊開發銀行(Multilateral Development Banks)12日宣布,預估將在2030年前達到每年提供總額1,70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其中1,200億美元供發展中的中低收入國家,當中有420億美元用於調適;500億美元將供給高收入國家,其中預計7億美元用於調適。

這項數字規模優於多邊開發銀行在2019年所做的5年預估達25%,接下來預料出資的銀行包括,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非洲開發銀行等。然而COP29主席巴巴耶夫表達關切,指現在籌資進度仍與目標有很大的差距。

NCQG聯合主席則在13日公布締約方會議草案文字(draft text),不過內容為各界詬病,認為篇幅從原來的9頁擴充至34頁,可說是毫無聚焦,甚至有外國專家在社群網路上批評是討論退步,退回到今年6月進度。巴巴耶夫也在13日提醒,峰會時程僅剩下10日,須加緊腳步。

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哲良認為,文本內容會增加這麼多,可見各方提的需求愈來愈多。有學者則私底下認為,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之間缺乏信任是核心問題。

劉哲良說明,開發中國家多期待氣候資金可無償取得,而非透過借貸等途徑,但已開發國家也有壓力。他悲觀認為,從文本進度和今年議題的困難度來看,氣候基金的來源和安排恐怕今年是談不出來,「真正的戰場是誰要出錢!」

學者普遍認為,今年不會空手而歸,有很大的機率會訂出新的氣候資金目標。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只花5年!尼泊爾電動車占比從0飆升76% 政府不走富國老路、靠這3招大超車

只花5年!尼泊爾電動車占比從0飆升76% 政府不走富國老路、靠這3招大超車

能取代魚粉?水試所讓黑水虻「吃葷」再製成魚飼料 富含魚油、肉質風味不減

能取代魚粉?水試所讓黑水虻「吃葷」再製成魚飼料 富含魚油、肉質風味不減

瀕危程度不亞於大熊貓!極危鳥類「禾花雀」被當麻雀獵捕、人民幣20元出售

瀕危程度不亞於大熊貓!極危鳥類「禾花雀」被當麻雀獵捕、人民幣20元出售

2026邁入台版CBAM元年!環境部推12月底完成試申報 水泥、鋼鐵業打頭陣

2026邁入台版CBAM元年!環境部推12月底完成試申報 水泥、鋼鐵業打頭陣

最新文章

只花5年!尼泊爾電動車占比從0飆升76% 政府不走富國老路、靠這3招大超車

只花5年!尼泊爾電動車占比從0飆升76% 政府不走富國老路、靠這3招大超車

為抵禦氣候危機而生 夏威夷開徵全美第一個綠色住宿稅

為抵禦氣候危機而生 夏威夷開徵全美第一個綠色住宿稅

「沉默殺手」發威...美國高溫致死人數已超過颶風、洪水 熱傷害問題嚴重

「沉默殺手」發威...美國高溫致死人數已超過颶風、洪水 熱傷害問題嚴重

10年改造擺脫空污陰影:巴黎單車城市政策如何發酵?

10年改造擺脫空污陰影:巴黎單車城市政策如何發酵?

氣候移民...82%吐瓦魯人申請「氣候簽證」搶280名額移居澳洲

氣候移民...82%吐瓦魯人申請「氣候簽證」搶280名額移居澳洲

國際法院歷史性裁決!首次發表氣候變遷法律意見 指明各國氣候行動義務

國際法院歷史性裁決!首次發表氣候變遷法律意見 指明各國氣候行動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