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書籍禁令」越來越多? 各州怒:要閱讀權利

美國新聞網站Axios報導,關於孩子可以閱讀什麼內容的作品,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間的「文化戰爭」歷時已久。 圖/unsplash
美國新聞網站Axios報導,關於孩子可以閱讀什麼內容的作品,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間的「文化戰爭」歷時已久。 圖/unsplash

隨著來自美國政治右派越來越強的壓力,數量創紀錄的書籍禁令席捲全國,一些州級民選官員正在進行反擊。

美國新聞網站Axios報導,關於孩子可以閱讀什麼內容的作品,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間的「文化戰爭」歷時已久,這是最新一波攻勢。隨著2024年選舉將近,這已成為共和黨高層的拉票號召。

上週,伊利諾州在各州中率先通過法律,處罰將書籍列為禁書的圖書館。

民主黨籍州長普里茨克(J.B. Pritzker)簽署了一項法案,規定公共圖書館若因「黨派或教義」的不認同而禁止任何閱讀材料,將失去州政府的補助。

美國筆會(PEN America)「閱讀的自由」(Freedom to Read)計畫主管米漢(Kasey Meehan)告訴Axios,這場禁書運動通常針對由LGBTQ(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酷兒)社群成員及有色人種撰寫、或與他們相關的書籍,指出這不是因「孤立的挑戰」而發生。

米漢表示:「這是有組織地在教育中推行審查制度。」

那些遭禁的書籍被指控涉及有關性的內容、瀆神、LGBTQ主題、或是批判性的種族理論。

「爭自由媽媽團」(Moms for Liberty)共同創辦人賈斯提斯(Tiffany Justice)告訴德述理新聞報(Deseret News):「為兒童圖書館精心挑選書籍並不等於禁止書籍。」

社會研究教師麥卡錫(Erin McCarthy)曾告訴Axios,由少數家長來決定圖書館的內容是不公平的。

麥卡錫表示:「他們有點逾越界線了。書籍真的能讓你深入瞭解不同角度的觀點。」

根據美國筆會,本學年迄今已有1477宗書籍被禁案例,其中74%與倡議團體、民選官員、或制定法律等有組織推動行動有關。

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知識自由」(Intellectual Freedom)辦公室主任卡德威-史東(Deborah Caldwell-Stone)表示,資訊不應被視作一種威脅。

卡德威-史東呼籲各州政府和領導人向公共圖書館和學區提出明確的指導,「提醒他們保護和尊重讀者的義務…他們無權因為不喜歡書籍中的觀點,就將那些書移除」。

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松(Gavin Newsom)、檢察長邦塔(Rob Bonta)和教育廳長塞蒙德(TonyThurmond)在一封聯合信函中寫道,如果教育機構移除或禁止教材,可能會構成「非法歧視」,檢察長辦公室可能會調查相關案件。

新澤西州的民主黨州議員則採取了伊利諾州的做法,提出一項法案規定若公共或學校圖書館禁止或限制書籍取得,就將削減來自州政府的補助。

延伸閱讀

>>培養閱讀素養-讓孩子「搶著閱讀」的方法

>>「能讀」跟「有閱讀素養」不一樣-何謂「素養」?

>>美感細胞從小打樁-學童教科書,是課本也是美術館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潔淨能源新星:氫能怎麼產生?為何有助脫碳?

潔淨能源新星:氫能怎麼產生?為何有助脫碳?

毛孩也能環保葬!雲林啟用首座合法寵物樹葬區

毛孩也能環保葬!雲林啟用首座合法寵物樹葬區

登富士山要變貴了!靜岡縣也擬開徵入山費 最少每人3000日圓

登富士山要變貴了!靜岡縣也擬開徵入山費 最少每人3000日圓

糧食追不上人口增長!基因編輯能解救糧食危機?

糧食追不上人口增長!基因編輯能解救糧食危機?

最新文章

登富士山要變貴了!靜岡縣也擬開徵入山費 最少每人3000日圓

登富士山要變貴了!靜岡縣也擬開徵入山費 最少每人3000日圓

乾旱危機緩解!橄欖油產量回升 價格有望從歷史高點腰斬

乾旱危機緩解!橄欖油產量回升 價格有望從歷史高點腰斬

加州火車電動化大成功!環保又快速 乘客暴增54%

加州火車電動化大成功!環保又快速 乘客暴增54%

富士山遊客太多!山梨縣擬增無軌電車接駁 減碳、紓解人潮

富士山遊客太多!山梨縣擬增無軌電車接駁 減碳、紓解人潮

不廢死!日本政府駁回專家呼籲 官員:犯下殘忍罪行者死刑不可免

不廢死!日本政府駁回專家呼籲 官員:犯下殘忍罪行者死刑不可免

自家後院失火...無暇顧及全球暖化 COP29大咖缺席、氣候談判陷入僵局

自家後院失火...無暇顧及全球暖化 COP29大咖缺席、氣候談判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