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國疫情日記:訊息傳來老師確診,學校如常上課

圖/pixabay
圖/pixabay

編按:一月底,中國大陸宣布武漢封城。社會工作者郭晶寫下了《武漢封城日記》。正寫著日記的何止她,全球被隔離的、沒被隔離的.....,正見證著這段歷史的大眾,也正以不同的生活寫下屬於自己的「抗疫日記」。

日前為控制疫情,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宣布封城,台灣也關注著鄰國的動態走向。《倡議+》合作夥伴《眼底城市》編輯胡紫寧與家人旅居新加坡,自2月以來陸續寫下當地防疫觀察。封城之後的新加坡能否成功遏止疫情,或許如她所言:「我們走在歷史中,沒有正確的答案,只能一試再試了。」


2月2日 新加坡該怎麼走下去?

我看到台灣延後開學的消息,實在有點驚訝。因為新加坡的學校仍正常上課中,我的小孩是班上唯一戴口罩的,朋友小孩的學校則說一律不戴口罩,而大部分的學校也是這樣。

捷運或室內戴口罩的人大概只有2至3成,儘管如此口罩、酒精、消毒用品還是搶購一空,只要有銷售口罩的點,就是大排長龍。看著各種微博被刪的求助文、影片,台灣嚴陣以待的各種措施,再到身旁的星國狀況,有時都不知道到底什麼是真實。

過了一周,新加坡有幾個找不到感染源的病例,在透過繪製每個病患的行動地圖後,昨晚發布的推斷交集處應是Paya lebar的教會。

升級橘色警戒後,政府發布應減少民眾聚集的活動,學校也錯開活動時段、暫停大型聚集的活動,每日也要量兩次體溫。

雖然取消了多場大型商展或會議,不過還是有些不滿的聲音。像是前天在Pasir ris有個大伯公萬人元宵晚會還是照常舉辦;新加坡航空展也仍要在2月11-16日舉行,尤其有中國的飛行表演隊參加,即使新加坡已經宣布禁止中國旅客入境。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談話中說明未來走向,將是重症才入醫院、輕症則在家治療。但相關的家庭診所、社區支持配套顯然還沒開始運作、或者正在規劃,醫療體系接下來要怎麼分流,新加坡該怎麼走下去,大家都在看。

3月25日 這樣好好度過就好

前幾天才陸續與朋友們相互問好,說著我們在這一切都好。但就在前天週一的半夜,睡前收了信讓我瞬間驚醒,幼兒園寄信來說明學校老師確診,隔天將停課消毒、後天恢復上課,讓我整夜失眠。

幼兒教育署的說法是,這位老師上週三至週五休假,週三只有進學校處理了一些事即離開,而老師是週五時感到不舒服就醫,並在這週一確診。所以老師在園裡是健康的狀態,不需停課。

昨天週二,新聞一出來,馬上有許多的討論,最大的質疑是大家都不用檢驗不用隔離、就這樣繼續上課嗎?即使是潛伏期也可能有傳染力。

前幾天新加坡的教育部長宣布要正常開課,說學校才是安全的地方。而就在開學第一天,幼兒園的教師確診。

應該是反彈聲浪、以及有其他老師不適,昨天半夜又收到要停課14天的通知,加上全園小孩居家隔離14天,提醒密切注意孩子的健康狀況。

而就在剛才,報紙也寫著校長確診,但網路上還找不到新聞。雖然孩子目前狀況都好,但想到要提心吊膽14天,還是頗感壓力。

我知道,我們會好好的待在家、吃好睡好,雖然只能在窗邊曬曬太陽,但沒關係,這樣好好的度過就好。

圖/胡紫寧提供
圖/胡紫寧提供

3月31日 在電話中過完一天

隔離第8天,因為完全沒有出門,所有的動作也在幾步之間完成,時間感顯得連續且綿長。

但仍是有幾個節點,比如我早、中、晚都要各接一次視訊電話,確認小孩的狀況與溫度,有時候甚至更多,加上學校也每天會電話詢問。我常是接完電話,才會感覺到大概有2-3小時的放鬆,然後又要再接電話。

雖然學校同步也寄了一些在家學習的教材,但每天使用的時間大概半小時,孩子就會想做別的事。這幾天我們就不斷地在畫畫、樂高、丟球、玩具、拼圖、摺紙剪紙、聽故事、看書、唱歌跳舞、運動之間循環。

蠟筆畫畫、再換彩色筆、色鉛筆、或水彩;筆畫完再用滾輪、或雙手併用。樂高也是拆了又拼,今天在朋友那裡看到新玩法,用樂高拼了迷宮來玩,拼了好幾種組合,很有趣。

4月1日 應該快結束了吧!?

終於在愚人節早晨,我們去測試了病毒,曬著炙熱的陽光有些恍惚,之後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呢?

帶著我們的人員則是有信心的說,應該快要結束了吧。我不太確定他的信心從何而來。附近的超市中午突然關閉消毒,因為有員工確診,又在fb上看到家對面的美食廣場,昨天有一個人倒地,更不用說現在有幾十例無法確認感染源的病例。

新加坡一直試著維持正常運作的生活,政府認為這是一場長期抗戰,不是靠停班停課、封城兩週就能解決,而可能必須耗上幾個月甚至一年,所以透過各種的措施,測試防堵的有效性。聽起來策略上是合理的,但即使媒體沒有明說,這裡已經是處於社區傳播的階段,生活周遭已與病毒共處。

這樣的生活已經過了快一季,每天晚上都在等當日的疫情報導,而今天,過了9點半還沒出現,感覺又不太妙了。

圖/胡紫寧提供
圖/胡紫寧提供

4月3日 Every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

隔離的第10天,早上醫院打來說檢測是陰性,心裡放下一個大石,雖然仍在隔離但又感到些許振奮。

中午,開始有朋友在說,新加坡可能要封城了,也開始在討論後續的準備。約莫2點時,新聞的快訊表示,總理要在下午4點發表談話。我不能出門,但馬上就被超市的排隊人潮洗版。

因爲從3月中開始本地感染不斷增加,也有幾十例不明感染源的病例。下週開始關閉學校一個月;大部分的營業場所都關閉,只有超市、餐廳、美食街等必要場所仍開業,不過只能打包、不能內用;公司也必須讓員工在家工作。為的是減少人群聚集,降低傳播風險。

仍然可以外出運動、散步、購物,但就是不能跟朋友一起聚集,聽起來就是只能自己行動,或是家人。後續的措施要怎麼進行,可能還需要更多細節。

我感覺說不上封城,新加坡政府仍努力在維持日常生活的前提之下,一步一步地,更緊縮了人群接觸的可能。在這之前,我跟朋友爭辯過幾次為什麼還沒有停課或更嚴格的措施,尤其在幼兒園群聚感染之時,但停課或封城都需要準備、更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政府的思考將是全面的,更不用說,星國是個步步為營、做足盤算與策略的政府。

因為之前病例不多,透過限縮大型集會、暫停舉辦活動;到一米的社交距離、只能10人內的聚會、呼籲在家工作;再到關閉學校、大部分的店家、直接為期一個月。

新加坡的防疫策略,一直都在進行壓力測試,曾經有效一陣子,但仍在最近有些壓不太住。就這樣,從3月一直戰戰兢兢的生活到現在,面對逐漸升起的病例,政府不斷地拋出對策來應對狀況、對策需要時間,這對居民來說是辛苦的,但我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做選擇才是對的。

讓我想起2019年末的新加坡雙年展,一直想去但被疫情耽擱已經閉展,當時看到它的主題讓我很感興趣,「Every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藉由藝術提問我們如何走在正確的道路,雖然談的內容不盡相同,但擺在現實生活上,仍是一個相當好的提問。

我們走在歷史中,我們沒有正確的答案,只能一試再試了。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之際,醫療當局建議人與人之間保持1公尺的「社交距離」,藉此降低染病風險。圖為示意圖。 圖/許正宏攝影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之際,醫療當局建議人與人之間保持1公尺的「社交距離」,藉此降低染病風險。圖為示意圖。 圖/許正宏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守護高風險族群 政府跨部門齊心防詐

守護高風險族群 政府跨部門齊心防詐

高溫將納入法定災害?氣象署研擬修《氣象法》 因應極端天氣常態化

高溫將納入法定災害?氣象署研擬修《氣象法》 因應極端天氣常態化

女王頭斷頭倒數...最新頸圍剩116公分 再遇地震、颱風恐難逃一劫

女王頭斷頭倒數...最新頸圍剩116公分 再遇地震、颱風恐難逃一劫

冰山之王的最後旅程...全球最大冰山A23a飄流近40年 預計數週內會完全消失

冰山之王的最後旅程...全球最大冰山A23a飄流近40年 預計數週內會完全消失

最新文章

ChatGPT急推新功能!遭控訴鼓勵青少年自殺 OpenAI將新增家長監控功能

ChatGPT急推新功能!遭控訴鼓勵青少年自殺 OpenAI將新增家長監控功能

深偽裸照氾濫!澳洲宣布將立法打擊AI濫用 強制科技巨頭防堵性勒索

深偽裸照氾濫!澳洲宣布將立法打擊AI濫用 強制科技巨頭防堵性勒索

「行人優先計畫 」步行空間加倍 漫步花都更愜意

「行人優先計畫 」步行空間加倍 漫步花都更愜意

日本熊攻擊頻傳...政府決定放寬獵槍管制 允許獵人能在市區開槍捕獵

日本熊攻擊頻傳...政府決定放寬獵槍管制 允許獵人能在市區開槍捕獵

日本2040年會有50萬噸廢棄太陽能板?但誰該付費成難題 回收制度仍難產

日本2040年會有50萬噸廢棄太陽能板?但誰該付費成難題 回收制度仍難產

春季多雨、農村空心化是主因!讓西班牙野火一發不可收拾 燒毀40萬公頃

春季多雨、農村空心化是主因!讓西班牙野火一發不可收拾 燒毀40萬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