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興起「隨意素」風潮:素食不再是激進選擇 而是年輕世代的身分符號

氣候行動

自2019年起,「少吃肉、多吃菜」悄悄融入巴黎飲食日常。 圖/中央社
自2019年起,「少吃肉、多吃菜」悄悄融入巴黎飲食日常。 圖/中央社

「少吃肉、多吃菜」已悄悄融入巴黎飲食日常。近七年來,素食選擇從米其林餐廳到超市沙拉吧、校園餐廳到火車便當、文青咖啡店到居家BBQ,無所不在。吃素不再只是放棄肉,而是展現態度—關乎健康與環境,也牽動潮流與政治。

閱讀更多:沒蛋奶也能做布丁?純素布丁、肉桂捲食譜分享 吃甜點也能救地球!

自2019年以來,「吃素」逐漸成為巴黎人的全民運動。費加洛報(Le Figaro)統計,2020年起有57%法國人,為了健康、環境、動物倫理等理由,主動減少肉類攝取。

2025年夏天,法國首間素食(vegetarian)米其林三星餐廳在巴黎誕生。法媒爭相報導,因為它並非全新開幕,而是由一間曾以肉食料理聞名、自1996年持續保持三星的餐廳轉型而來。

這間米其林三星餐廳的頂級素食午餐一份售價280歐元(約325美元)。主廚帕沙德(Alain Passard)接受訪問時巧妙地避談肉,專注頌揚蔬菜,並自稱向大自然學習,偶而還是會吃點肉。這種「隨意素」的態度,是目前巴黎最主流的素食風格。

疫情前,吃素在巴黎曾是激進選擇,代表環保意識的覺醒。尤其在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發起全球氣候罷課運動後,巴黎開始掀起「高中生吃素」風潮。

世界報(Le Monde)校園特刊指出,吃素已成為年輕世代身分認同的重要符號,尤其家庭社會地位較高者最為顯著。2021年,約12%的18至23歲青少年認為吃素能減少森林砍伐、降低溫室效應與用水量。他們成功說服父母、甚至祖父母一起吃素,並影響弟妹仿效學習。

2022年,生態-綠黨(EELV)國民議會議員羅梭(Sandrine Rousseau)在一場氣候論壇中拋出爭議發言:「我們需要改變心態,讓BBQ烤肉不再是男子氣概的象徵。」她認為多數男性在紅肉消費上遠高於女性,對素食的興趣又遠低於女性。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為何海邊天天有鯨豚擱淺?牠們會預測地震嗎?日本解剖學者親揭3大真相

為何海邊天天有鯨豚擱淺?牠們會預測地震嗎?日本解剖學者親揭3大真相

ChatGPT急推新功能!遭控訴鼓勵青少年自殺 OpenAI將新增家長監控功能

ChatGPT急推新功能!遭控訴鼓勵青少年自殺 OpenAI將新增家長監控功能

廢光電板比核廢料還難處理?環境部駁:國內技術已能高效回收

廢光電板比核廢料還難處理?環境部駁:國內技術已能高效回收

巴黎興起「隨意素」風潮:素食不再是激進選擇 而是年輕世代的身分符號

巴黎興起「隨意素」風潮:素食不再是激進選擇 而是年輕世代的身分符號

最新文章

巴黎興起「隨意素」風潮:素食不再是激進選擇 而是年輕世代的身分符號

巴黎興起「隨意素」風潮:素食不再是激進選擇 而是年輕世代的身分符號

台南牛肉湯即將消失...台灣溫體「乳牛荒」 引進澳洲活牛有辦法救市場?

台南牛肉湯即將消失...台灣溫體「乳牛荒」 引進澳洲活牛有辦法救市場?

98歲的「掃帚老張」是誰?驚人手勁綁出耐用掃帚、肩扛台東百年技藝

98歲的「掃帚老張」是誰?驚人手勁綁出耐用掃帚、肩扛台東百年技藝

環保與文創結合失敗?北流市集遭質疑未強制無塑、環保口號大於實質配套

環保與文創結合失敗?北流市集遭質疑未強制無塑、環保口號大於實質配套

低「碳」蛋白質的好選擇 漁業整體去碳化為何仍是問題?

低「碳」蛋白質的好選擇 漁業整體去碳化為何仍是問題?

菜價太驚人怎麼辦?嘉義民眾自組「菜車團購」 直奔產地批發省荷包

菜價太驚人怎麼辦?嘉義民眾自組「菜車團購」 直奔產地批發省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