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還需人類工作嗎?迎AI時代,與機器共存的預習

自年初開始,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衝擊下,不少單位為了防疫運用科技維持正常運行,舉例來說,近期許多企業與學校積極執行遠距工作或遠距學習,以確保員工與學生在疫情肆虐期間可以安心地上班與學習。由此可見,適時地讓日常與科技協作,能大幅降低面對無可避免的災難時,面臨的生活風險。


紀錄片《人類未來方程式》探討的正是目前疫情肆虐當下,人類的兩個切身議題——工作和死亡。

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與機器共存已成必然,但大眾的討論聲浪中,「科技」總是與「風險」、「衝擊」、「倫理」等負面詞彙相連在一起。在一片「科技唱衰」的評論中,體現的是人們害怕改變的心態,科技快速進步代表我們在未來將面臨巨大的生活模式改變。當我們在談論未來的工作及死亡時,其實在講的是我們自古以來生活模式的改變,那讓人措手不及。

人類以後還會繼續「工作」嗎?

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自動化科技將取代的大量的工作機會導致大量的人口失業,這樣的未來在現今看來是不可避免的發展,但也有人認為自動化將帶來的只是工作本質的轉變。

《人類未來方程式》中使用檔案影像搭配哲學、社會學、人類學、腦神經學......等專業領域學者們的訪談,以嚴謹的角度正反論述,探索未來科技拆解與重組人類與機器之間的合作模式的諸多可能,進一步精準呈現科技與社會的複雜關係。

全球73億人口中有31億是受雇者

平均每人一週花40小時工作,一生花45年在工作上

《人類未來方程式》中不迴避地一再提起人工智慧將取代基本勞力的主張,但同時也強調人類與機器合作能創造更高的生產力,並帶給人類更好的生活品質,讓我們逃出一生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工作的無限輪迴中,同時也指出新技術往往會創造新職業,那些屬於規律性的體力活、數據處理等重複性高的工作在未來有極大的可能被取代,而非規律性的體力活、與他人互動、應用專業知識以及管理等相關工作則比較不容易被取代,可能透過科技的輔助轉換其工作模式。影片中指出,全球可能受影響的工作,超過五億個,而人類的解決之道永遠是再學習、再訓練。

科技的進步逼迫我們現在就得正視這個還沒發生的未來,在社會、政治上,如果能適應這擴張的科技失業潮,那麼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將迎向一個嶄新的和諧時代,我們和工作間的理想關係,也將會因時代而改變。

人類「2.0」?科技可以讓你我「永生」嗎?

僅在一百年前,全世界的平均壽命約31歲,今日是71歲。

一百年前的人們肯定沒想過,今日人類的平均壽命能夠遠遠超出以往30年,科技發展至今日,未來一百年後或許就有可能使人類得到更長的壽命,甚至是「永生」,即使可能會造成人口過剩或是宗教上的爭執等問題,《人類未來方程式》中指出當人類擁有更多時間去思考和調整,這些我們現在視之為問題的種種,很可能不會出現,或者不至於成為問題。

每天大約有15萬兩千人死亡,其中三分之二是死於老年相關疾病。

《人類未來方程式》中的學者們提出了一個假設,當科技真正的可以克服生物學上的限制,讓我們的肉體脫離必然的衰老與毀壞,有一天我們或許能將心智上載至晶片裡,得以獲得永生,影片中的專家表示這些如多年前的科幻小說劇情的假設,正慢慢發生在現實中,且已經有人投入鉅資研究,以求實現。

當科技有能力阻止死亡時,人類就有了決定自己何時該死亡的權利,在未來的世界裡,死亡是否會成為一種生命中的追求與目的?

《人類未來方程式》裡暗示數位科技不是將達到永生不朽的願望作為終極目的而存在,而是為了增加我們生活上的選擇,使人類迎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人類未來方程式》不打算斥責科技如何毀滅世界,也絕非讚頌機器科學才是人類唯一的明路,影片以聚焦在科技與社會的雙向關係的觀點,溫和切入兩大人生無可避面的人類體驗——工作與死亡,帶領觀眾從社會學、科學、哲學等無數領域的專家的視角,清晰看見社會與科技間互相形塑的動態圖像。

——關於Giloo紀實影音——

Giloo的命名,源自於「紀錄」的發音,是台灣唯一以議題為導向的影音平台,搜羅台灣與世界最重要的紀實電影,打造專屬於議題與知識影像的文化社群。

https://giloo.ist/

《人類未來方程式》線上觀影連結:http://bit.ly/2Wnygu5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台南的女兒連續10年回娘家!金黃色繁殖羽 吸引鳥迷搶拍

台南的女兒連續10年回娘家!金黃色繁殖羽 吸引鳥迷搶拍

光合菌救土壤!可強化植株、減少化肥卻增加產量 雲林農民超有感

光合菌救土壤!可強化植株、減少化肥卻增加產量 雲林農民超有感

「幸福肥」男女有差?已婚男性肥胖風險高3.2倍 女性因社會歧視趨勢大不同?

「幸福肥」男女有差?已婚男性肥胖風險高3.2倍 女性因社會歧視趨勢大不同?

淘汰課桌椅重生!變身藝術、雙語交通教具 重新活用有創意

淘汰課桌椅重生!變身藝術、雙語交通教具 重新活用有創意

最新文章

野生象數量上升衝突加劇 泰國推行大象避孕計畫

野生象數量上升衝突加劇 泰國推行大象避孕計畫

北歐綠能業掀倒閉潮…丹麥綠氫廠股價跌9成 聲請重整股價

北歐綠能業掀倒閉潮…丹麥綠氫廠股價跌9成 聲請重整股價

疫情讓有毒職場顯形...巴西陷心理健康危機 47萬人因疫後創傷、心累離職

疫情讓有毒職場顯形...巴西陷心理健康危機 47萬人因疫後創傷、心累離職

禁老車救空汙!印度環保意識抬頭 15年老車將無法在德里加油

禁老車救空汙!印度環保意識抬頭 15年老車將無法在德里加油

海狸鼠啃草毀溼地!加州政府鼓勵民眾多吃外來種、還提供食譜

海狸鼠啃草毀溼地!加州政府鼓勵民眾多吃外來種、還提供食譜

供過於求...年輕人不喝葡萄酒讓酒價大跌 葡萄園改種蔬果急救

供過於求...年輕人不喝葡萄酒讓酒價大跌 葡萄園改種蔬果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