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蘭嶼電車充電樁「掛零」 掛牌電動車恐難上路

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

過去中央有補助綠島、蘭嶼設置電動機車充電樁,但不到1年的時間,都被海鹽侵蝕,不僅導致內部電路板壞掉,外殼也都鏽蝕。 圖/尤聰光攝影
過去中央有補助綠島、蘭嶼設置電動機車充電樁,但不到1年的時間,都被海鹽侵蝕,不僅導致內部電路板壞掉,外殼也都鏽蝕。 圖/尤聰光攝影

政府喊2050年淨零碳排,其中欲打造離島成為低碳節能的旅遊島,從2009年推動相關補助或建置軟硬體政策,不過,推行迄今15年,台東縣綠島蘭嶼電動車依戶籍地掛牌總數量雖有400輛,實際卻幾乎看不到電動車。縣府今年編800萬元設置充電樁,2離島也掛零。環保局坦言自然環境及後續維管問題,廠商設置意願低。

環保局表示,過去中央有補助綠島、蘭嶼設置電動機車充電站,但不到1年的時間,都被海鹽侵蝕,不僅導致內部電路板壞掉,外殼也都鏽蝕,加上島上電動車使用量少,因此,許多充電樁廠商考量先天自然環境條件及後續維管不便等因素,大多不太願意在離島設置充電樁;未來,會針對相關問題來克服,讓離島電動車有可充電。

政府利用花東建設基金、空汙基金、離島建設基金、工業局、環境部經費補助台東縣綠島及蘭嶼鄉民及汽(機)車租賃業者,將汽油動力汽(機)車更換為電動機車。縣府環保局今年超前部署,辦理2場次電動車充電樁說明會,光邀鄉鎮公所及民間業者,期望透過跨界合作,廣設充電樁,朝2050年淨零碳排邁進,打造低碳節能的旅遊島。

不過,全縣合計101處公、民營充電樁,卻沒有綠島及蘭嶼鄉,就連島上公家機關單位也未設置,等同就算有電動車開,也面臨無電可充的窘境。根據公路局台東監理站登載資料顯示,綠島鄉電動機車336輛、汽車3輛;蘭嶼鄉電動機車54輛、汽車3輛,這些車輛掛牌都依車主戶籍地登載,因此,不見得車輛在島上使用行駛。

「10年前引進的微型電動機車,已沒在跑了。」機車出租業者表示,不適合綠島、蘭嶼,耗損率高,後來都改為一般機車,街上也很少看到電動機車跑,更看不到電動汽車,有的話也都在台灣跑,印象島上這裡沒充電樁可以充電。

綠島籍議員王姷力表示,目前島內汽機車都還是以燃油動力為主,畢竟電動車價格仍比燃油車高,政府補助杯水車薪,且電車爬坡動力不足、機電設備易腐蝕等問題還未完全解決,業者考量成本效益後,自然不願意選用電動車或設電動樁。另蘭嶼籍議員董昌華說,別說一般民眾,公所或其他機關公務車採購,編列經費上限根本就買不起電動車,怎麼推電動城市、電動鄉鎮。

政府欲打造離島成為低碳節能的旅遊島,從2009年推動相關補助或建置軟硬體政策,不過,推行迄今15年,台東縣綠島、蘭嶼電動車依戶籍地掛牌總數量雖有400輛,實際卻幾乎看不到電動車。縣府今年編800萬元設置充電樁,2離島也掛零。 圖/尤聰光攝影
政府欲打造離島成為低碳節能的旅遊島,從2009年推動相關補助或建置軟硬體政策,不過,推行迄今15年,台東縣綠島、蘭嶼電動車依戶籍地掛牌總數量雖有400輛,實際卻幾乎看不到電動車。縣府今年編800萬元設置充電樁,2離島也掛零。 圖/尤聰光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政策大轉彎!高雄市環保局代清運廢棄床墊不收費了

政策大轉彎!高雄市環保局代清運廢棄床墊不收費了

屏東瑪家鄉資源回收多5成?堆兩層樓高 資收車還要等1小時

屏東瑪家鄉資源回收多5成?堆兩層樓高 資收車還要等1小時

覺得錯愕...955種動物禁養名單 引發異寵飼主反彈

覺得錯愕...955種動物禁養名單 引發異寵飼主反彈

友善醫療!衛福部公布LGBT+醫療照護指引、尊重多元性別

友善醫療!衛福部公布LGBT+醫療照護指引、尊重多元性別

最新文章

政策大轉彎!高雄市環保局代清運廢棄床墊不收費了

政策大轉彎!高雄市環保局代清運廢棄床墊不收費了

異寵飼主反對擴大禁養動物名單!動保團體:已涉及公共議題

異寵飼主反對擴大禁養動物名單!動保團體:已涉及公共議題

台灣平均每分鐘丟500件衣服...舊衣回收量增加3倍 可利用的卻不到1/3

台灣平均每分鐘丟500件衣服...舊衣回收量增加3倍 可利用的卻不到1/3

教育部要出手了!研擬學校統一保管手機、強化管理3C

教育部要出手了!研擬學校統一保管手機、強化管理3C

52年來首修?國家公園丟垃圾、未登記入山僅罰1000 內政部研擬修法

52年來首修?國家公園丟垃圾、未登記入山僅罰1000 內政部研擬修法

狐獴QQ...擬新增955種物種禁止飼養 農業部:比照國際作法

狐獴QQ...擬新增955種物種禁止飼養 農業部:比照國際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