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權新發展:台積電申獲57萬噸、籲政府加速建立碳交易平台

台灣才剛成立碳權交易所,相關碳費制定及交易法規也還沒公布,要與國際碳市場接軌,仍有一段路要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才剛成立碳權交易所,相關碳費制定及交易法規也還沒公布,要與國際碳市場接軌,仍有一段路要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碳交易箭在弦上,台積電也投入碳權布局,據悉,台積電今年7月已首度取得環境部官方核發的國內碳權共約57萬噸,數量雖不多,但也宣告「護國神山」在未來國內碳權交易戰場並不缺席。

台積電是在2020年11月經當時環保署審查通過三廠區的抵換專案,今年7月,再由環保署通過核發減量額度(俗稱碳權),這是台積電首度向環保署申請碳權,格外受到矚目。

台積電三廠區首次申請碳權,監測期間自2020年11月至2021年底,三廠區分別獲核發29萬噸、25萬噸、2萬噸,合計約57萬噸,數量不算多,主要減量方法是透過溫室氣體破壞處理設備。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近年碳權成為企業顯學,台積電也曾公開呼籲政府,儘快建立碳交易平台,台灣碳權交易所已於8月成立,接下來就等環境部各項子法到位,企業界期待的國內碳交易制度即將開張。

早在氣候法三讀前,原本的溫管法就有設計「抵換專案」,讓有需求企業申請抵換專案並據以執行,再來申請核發碳權,過去以台電最常提出專案並申請額度,在交易平台尚未建立前,多數核發的碳權用於自身環評抵換需求。

根據環境部統計,已註冊通過的抵換專案共93案,其中有31案已核發碳權約2,437萬噸,其中就包含台積電的57萬噸。已註銷使用的共682萬噸,換言之,目前尚未使用的碳權還有約1,755萬噸。

在碳交所平台成立後,尚未使用的1,755萬噸未來都可進入平台交易,可說是碳市場的活水,不過環境部先前曾評估大約僅100萬噸會進入市場交易,剩餘多會惜售,用於自身環評抵換。

台積電此次獲核發57萬噸碳權,業界認為,未來用在自己碳中和或環評抵換機率較高,由於台積電減碳壓力大,碳權自己用都不夠,未來將是碳權的重要需求方。

除台積電外,歷年來包含中鋼、日月光等企業,也都有申請抵換專案、獲核發碳權。

環境部表示,未來碳交易平台上路後,鼓勵持有碳權額度的企業,可在碳交所上架碳權,不過實際仍要取決於申請者意願,盡量鼓勵到碳交所交易,或是進入增量抵換因應其額度需求。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丹麥開農業碳稅第一槍 每噸CO2將徵收台幣1400元

丹麥開農業碳稅第一槍 每噸CO2將徵收台幣1400元

佳格食品集團透過公益行動  讓企業力量展現在社會影響力上

佳格食品集團透過公益行動 讓企業力量展現在社會影響力上

「永續好日子X逆轉園遊會」裕隆集團與新光保全發現在生活中實踐永續的解方

「永續好日子X逆轉園遊會」裕隆集團與新光保全發現在生活中實踐永續的解方

「永續好日子X逆轉園遊會」NEC 與台灣理光 熱情展現志工關懷力

「永續好日子X逆轉園遊會」NEC 與台灣理光 熱情展現志工關懷力

最新文章

溫室氣體管制第一期未達標 學者籲提出「去煤時間表」

溫室氣體管制第一期未達標 學者籲提出「去煤時間表」

台灣減碳成績單出爐 環境部:2022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減3.78%

台灣減碳成績單出爐 環境部:2022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減3.78%

種樹換碳權不簡單 環境部:先符合3條件才有機會

種樹換碳權不簡單 環境部:先符合3條件才有機會

環境部「綠色戰略辦公室」登場 彭啓明任政院永續長

環境部「綠色戰略辦公室」登場 彭啓明任政院永續長

台灣下半年進入碳定價時代 彭啟明:若核能有新技術,不排斥

台灣下半年進入碳定價時代 彭啟明:若核能有新技術,不排斥

台廠減碳壓力大-台電擬推「綠電、低碳、一般電」3類價格電

台廠減碳壓力大-台電擬推「綠電、低碳、一般電」3類價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