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路!環境部開徵碳費 512家排碳大戶受影響
環境部將於 2024 年開徵碳費,依據最新盤查資料,約有 512 家排碳大戶可能成為首波課徵對象。立委 10 月 4日要求環境部應提出碳定價中長期架構,以接軌國際,環境部長薛富盛承諾會在一個月內提出評估。
薛富盛今年 8 月 22 日接下首任環境部長,昨日首度赴立院業務報告並備詢。部分立委持續關注氣候變遷、減碳等議題。
外界質疑碳費時程又延後,薛富盛澄清,碳費開徵基礎仍是 2024 年排放量,只不過實際收費是在隔年的2025年,是類似明年申報今年所得稅概念,並非開徵時程延後。
氣候署長蔡玲儀補充,根據今年 8 月 31 日前、盤查去年排碳情形,約有 512 家直接、間接排碳每年達 2.5 萬噸的排放源,可能將列為首波碳費課徵對象。
參考往年盤查狀況,排放大戶多以鋼鐵、電力、水泥、半導體等產業為主。
蔡玲儀提到,部分排放源排碳量其實就在「邊緣」,若再加緊腳步努力減碳,說不定 2024 年實際開徵時,就不會落入徵收碳費範圍。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指出,要落實減碳,環境部手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碳定價,過去環保署堅持碳費先行,但他認為不能缺乏中長期機制規劃,否則長期以來恐難與國際接軌。
薛富盛承諾,會進一步針對碳稅、碳交易總量管制等碳定價工具進行研究,並在一個月內針對中長期架構提出評估。
民進黨立委黃秀芳則說,環境部徵收碳費對象首波針對排碳大戶,但中小企業也有「碳焦慮」,擔心哪天也要開始收碳費,此外部分出口導向中小企業也擔憂輸往歐盟會面臨碳關稅問題,環境部應有清楚說明。
薛富盛回應,512 家排碳大戶就占台灣整體排碳量約七成,因此中小企業短期內不會是徵收對象,但仍應超前部署、積極因應,環境部也會與經濟部合作共同協助企業減碳。
另外,對於碳費設計是否帶來綠色通膨,洪申翰建議,可參考美國作法,與其他部會共同合作、全面思考,方向不應是卸除大型排放源成本,而應是引導綠色投資。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