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AI掃垃圾升級 「湛鬥機2.5」-為海洋湛藍而戰
台灣新創團隊量能瞄準海洋生態的永續發展,熱愛大海的陳思穎與志同道合的年輕人成立「台灣湛藍海洋聯盟」(湛團隊)新創團隊,以AI智慧行動要來清除海港垃圾,研發掃海機器人,全新升級的第二代2.5「湛鬥機」於7日亮相,功能更強大,將可加速清除海漂垃圾,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
台灣湛藍海洋聯盟執行長陳思穎指出,湛鬥機2.5的研發過程中,獲得5000多名湛迷支持,得以在募資平台募得資金投入升級,義美集團今年更贊助研發費用,未來還將研發第三代AI升級版,森崴能源總經理胡惠森深受感動將一起推動ESG環保永續工程;能元科技贊助NCA三元鋰電池可充放3000次,估計將能收集75萬公升的海漂垃圾,相當於9375個大型黑色塑膠袋的垃圾量。看得出「為湛而戰-海洋垃圾移除計畫」獲得各方認同與支持,期盼由小點擴大至全面「找回海洋最初的湛藍」。
為清除台灣沿海及港邊垃圾,避免垃圾汙染造成海洋生態浩劫,「台灣湛藍海洋聯盟」從初創的「海漂垃圾吸塵器」概念,進而發展為新型、具遠端遙控自動巡邏監測的「湛鬥機」。
陳思穎看著由她一手設計、手工焊接、逾半年打造完成的二代機2.5升級版,以宜蘭烏石港為起點,大湖公園和竹圍漁港實際測試,撿拾垃圾為原本十倍的二代機,功能更完善,終於能加速處理台灣各漁港的海漂垃圾。
只是,熱愛大海的陳思穎仍難掩憂心地指出,全球每年約有900至1200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中,相當於每分鐘就有一卡車的垃圾往海裡倒。超過800種海洋物種受到海洋塑膠汙染影響,有15%海洋物種瀕危,包括海龜、鯨魚等其他海洋生物,因誤食海洋廢棄物或遭纏繞死亡。為了拯救地球和無辜的海洋生物,因此,湛團隊推出「為湛而戰-海洋垃圾移除計畫」,研發掃海機器人,要來撿拾漂浮在港邊的大量海洋垃圾。
陳思穎指出,「湛鬥機」最早的原型機只是利用隨手可得的泡棉、塑膠箱,及特製砂紙材質的輸送帶所構成。原理是利用環境本身潮汐,和幫浦製造人工潮差,將垃圾吸取至機器內,但海的浮力太大,完全無法吸上來,才改良做成輸送帶。經過不斷研發與測試,原型湛鬥機在各方努力下誕生了,原型機所進化的第一代湛鬥機也在2017年正式上線,但清除效果有限。
2020年2月,湛鬥機2.0開始設計組裝,陳思穎說,這是一台可以遙控的清潔船,雙船體結構中間擺輸送帶,收集漂浮性海洋垃圾。2021年湛團隊再帶著群眾集資力量,2代機進一步升級2.5代機,船體長大近一倍、重量減輕,採用電動螺旋槳、機電與通訊系統升級、影像攝影裝置及防水防銹外殼,讓「湛鬥機」更強大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