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藍海洋聯盟/港口過濾「湛鬥機」,還海一片藍
「『湛』這個字,是乾淨的海水,才會出現的顏色...」,只是曾幾何時,海洋的顏色已不如從前那般湛藍。「那我們就為大海拚一次,讓它藍回來!」湛藍海洋聯盟執行長陳思穎說。
地球有70%的面積,被海水溫柔包覆。海洋如母親孕哺,呵護無數生命,調節氣溫,讓生態系得以生生循環不止。然而人類貪圖一時便利,致使大量廢棄物被排送到大海,海洋生物遭逢空前浩劫,海龜鼻子被插入吸管,海豚受漁網纏繞,聰明的水中生物卻諷刺地在海中溺斃死亡。
「一年有超過800萬噸的垃圾,從陸地被排入海洋,相當於要40個木柵焚化爐,全年無休地燒,才處理得完。」陳思穎於是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三年多前她與志同道合的夥伴組成團隊,要打造一台「掃海」機器人。
「漁港做為人類通向大海的門戶,也是廢棄物排入大海的主要出入口之一。」
陳思穎從事海洋研究工作,大海對她而言,是一個日常工作場域。直到去了新北龍洞學浮潛,戴著面鏡潛入水底,第一次與海的親密接觸,讓她有了不同的想法,「第一次潛水喔,一隻魟魚在我眼前慢慢游過去,好美!教練說他在龍洞30幾年,都沒看到過!」陳思穎非常興奮,因此愛上潛水、愛上海洋,海洋也改變了她。
「以前出海研究是為了數據、分析,但潛水不一樣,下去你是用水的角度去看環境,我的視角改變了」,她看到海洋生態的多姿美麗,拿番茄刀割斷糾纏在水底的漁網,她也感受到海洋的哀愁。
不只海底,更多的保麗龍、塑膠瓶、海漂物累積在港口,甚至飄散惡臭,「有一次經過鼻頭港,水面都是垃圾,潛個水、兩個小時再回來看,垃圾都不見了,一問當地人,就說:『流出去啦!』」陳思穎心裡非常難過,雖然看不到,但那些垃圾並沒有消失,只是隨水漂流,換個位置存在。
台灣有200多個大小港灣,漁船靠港停泊,海漂廢棄物也大多從港口流出海,「垃圾來源有些是岸上的人隨手亂丟,也有隨潮流從其他地方飄來卡在這裡,所以漁港是阻止垃圾流入海洋的最後一道防線!」
「打造掃海機器人,從0到1的過程我們走了很久,不管多難,我們都沒忘初衷──還海洋一片湛藍。」
不捨海洋一天天被廢棄物佔據,陳思穎與團隊夢想打造一台掃海機器人。只是研究團隊成立之初,沒有人是工程專業,一群人就土法煉鋼,從幫浦開始做、用收納箱當成海廢收集實驗場,一頭栽進研發工作。
一開始的靈感類似海洋吸塵器,「但海漂垃圾小到幾公分、大到30幾公分都有,我們不可能把吸塵器管徑越做越大。」這條路不可行,那就改成海洋垃圾筒的概念,「就像沖馬桶一樣,我們可以製造一個漩渦」,但海漂物的浮力大,最終這個構想,也宣告失敗。
耗時一年多 打造海洋「湛鬥機」
機器修修改改、失敗跌倒從頭再來,經過一年多時間,「湛鬥機」逐漸有了原型,這台原型機結合吸塵器、輸送帶與垃圾桶的概念,陳思穎解釋:「這是運用沉水馬達引流製造流場,讓海漂物順著水流集中。輸送帶勾起垃圾的同時,可以一邊瀝水、一邊送到後方的收集槽,就像是丟進垃圾桶一樣,海漂物被妥善地收到提籃裡。」
為了讓解說時,能更清楚地說明湛鬥機的運作,陳思穎還用樂高積木疊成一個迷你版湛鬥機模型, 她俏皮的眨眨眼:「一定要叫『湛鬥機』喔,這樣比較帥!不能叫他垃圾收集器。」結合科技智慧清掃海洋,純電、低排碳,兼顧環境永續思維的湛鬥機,終於到了下水試驗階段。
去年,陳思穎與團隊將原型機投放在基隆八斗子漁港中,垃圾最容易淤積的角落,實驗期間原型機運轉180小時,總共清出528公斤的塑膠垃圾,研發有了成果,團隊都相當振奮:「證實這是能有效移除海洋垃圾的!」然而固定式原型機,仍要克服一些環境因素。例如當季節風向改變時,原型機恐面臨無垃圾可收的窘境。
團隊仔細地觀察漁港特性,研究風向與水流,在今年投入遙控式湛鬥機的開發,如此就可以不受季節風向影響,並擴大水域清潔範圍,8月時,開始在桃園永安漁港下水測試。
「我們希望未來可以做一個示範漁港,從一個點,連成線,再影響到面。一台湛鬥機一年估計可以清理超過2萬6千公斤的海漂垃圾,如果每個漁港都有一台湛鬥機服役,這些垃圾就不會流入海洋危及生態,其中可利用的資源,也可以回收再製。」
海洋浩大、海廢隨著海流環遊世界,憑著幾個人、幾台機器,想打撈乾淨,愚公移山乍聽有點傻,但對陳思穎以及夥伴們而言,這是一場只能奮勇向前、不能後退的戰鬥,「如果有一件事值得被記錄,那就是有一群人真的很認真努力,為了找回大海的湛藍而戰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