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衝擊能源?德國叫停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審查

針對俄羅斯向烏克蘭開戰所引發的危機,德國目前已中止北溪天然氣2號管線的最終審查程序。 圖/Nord Stream 2/Nikolai Ryutin
針對俄羅斯向烏克蘭開戰所引發的危機,德國目前已中止北溪天然氣2號管線的最終審查程序。 圖/Nord Stream 2/Nikolai Ryutin

面對俄羅斯烏克蘭開戰的衝突,約有一半天然氣進口自俄羅斯的德國,目前已中止北溪天然氣2號管線(Nord Stream 2)的最終審查程序。這條連結俄羅斯與德國的天然氣管線雖然已於去(2021)年9月完工,但尚未開始運作。德國政府這一決定是否意味這項經濟合作即將告吹?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鏈是否存在著風險?德國政府對於天然氣的態度是否就此改變?

關注能源轉型的德國媒體《Clean Energy Wire》,對於該決定背後一連串的問題,精簡出六項與能源議題最迫切相關的問題與答覆。

一、德國中止北溪天然氣2號管線的最終審查程序意義何在?

北溪天然氣2號管線多年來被強調為只是單純經濟上的合作計畫,但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這次的中止行動代表著,德國政府首次對外推翻這項說法。儘管這項建設讓歐洲鄰國和世界各地的合作夥伴感到不安,直到現在德國政府仍然支持北溪2號。

此外,德國中止北溪2號的最終審查程序,並不表示就會停止這座已於去年9月竣工的天然氣管線。目前,德國政府利用監管工具來中止審核程序,即撤回了前政府的一份報告,該報告稱北溪2號管線不會危及德國和歐洲的供應安全。這份評估報告對於審查程序至關重要,現在將交給經濟和氣候部重新評估。

德國副總理暨聯邦經濟事務與氣候行動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表示,重新評估北溪2號是否危及供應安全,「並不意味著(它)此時受到制裁,或者它永遠不會啟用。」

二、德國政府是否會重新評估對於天然氣的立場?

德國目標2045年達到氣候中和,理想狀況是於2030年逐步淘汰燃煤發電。大多數天然氣用於供暖和工業過程,隨著天然氣發電效率提升,並朝向氣候友善的營運模式,天然氣的需求量將遞減。然而,天然氣仍是從燃煤發電轉為再生能源發電期間,所需的過渡性能源,它提供了調度上的彈性,以搭配間歇性的再生能源。

此外,根據德國的脫碳計畫,在具有調度彈性的電廠可全面以氫能為燃料前,其仍將天然氣視為橋接選項,因此天然氣預計到2045年時才會全面汰除。

沒有跡象表明德國將轉變對於天然氣的立場,在宣布中止北溪2號的最終審查程序後,哈貝克表示,他的部門將把原先訂於2026年執行的能源轉型監測報告,提前到今年夏天。該報告將分析和模擬可再生能源部署的情況和電網基礎設施的擴建,並評估無煤時程提早至2030年時所需的配套。德國政府並將評估其需要多少的「準氫能」型(hydrogen ready)的燃氣電廠。

德國工業聯盟(Federation of German Industries, BDI)對於政府立場表示支持,BDI主席魯思沃(Siegfried Russwurm)上月表示,「就算長期而言,德國需求的是碳中和的能源,但德國現在與未來仍將是能源進口國。」

三、對德國和歐洲的能源安全意味著什麼?

德國和很多歐洲國家都仰賴俄羅斯的供應,來滿足大部分的能源需求。目前,德國約有一半(歐盟約40%以上)的天然氣進口自俄羅斯,且俄羅斯也是歐洲煤炭和石油產品的主要外部供應商。然而,由於北溪2號本就尚未啟用,暫緩完工的制裁之舉,對當前的供應量能還不至於產生任何影響。

但是,俄烏衝突背後,仍然潛藏著巨大的供應鏈風險。即使是在冷戰高峰期,俄羅斯對西歐的能源供應也能保持穩定,但包括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在內的政府官員都表露出擔憂——如果俄羅斯已準備好放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以換取其追求地緣政治的野心——那麼這次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

位於德國慕尼黑的經濟研究機構Ifo表示,至少在短期內,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激烈衝突會帶來價格震盪。林德納則說,這將是德國認真考慮建造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的時刻。由於有廉價的俄羅斯天然氣可用,到目前為止德國還沒有自己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

經濟智庫布魯哲爾(Bruegel)則認為,最直球對決的方法是降低天然氣需求,而非找到下一個天然氣供應商。該智庫總結道:「無論俄烏局勢如何變化,最有效的解決方案一定包含從需求端調整的作法,也就是減少對天然氣的依賴。」

位於俄羅斯的北溪2號管線相關設施。 圖/Nord Stream 2
位於俄羅斯的北溪2號管線相關設施。 圖/Nord Stream 2

四、終止北溪2號管線,德國政府將面臨什麼樣的法律後果?

如果德國當局最終決定放棄已經完工的北溪2號,可能會面臨管線公司訴諸的法律行動,還可能面臨能源公司「Nord Stream 2 AG」的賠償要求。

「Nord Stream 2 AG」為俄羅斯國營天然氣巨擘Gazprom在瑞士登記的子公司,因此還可以根據《能源憲章條約》(ECT)獲得法律救濟,該條約旨在保護能源相關投資免受政策改變的影響。此類仲裁程序由臨時任命的法官處理,通常會做出有利於能源公司的裁決或巨額和解金,ECT因此長期遭受詬病。此外,它還允許化石燃料公司對決定淘汰化石燃料的政府提起訴訟。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德國政府在暫停管線的審查程序時,還如此拘泥於形式,由經濟和氣候部撤回管線的供應安全報告,少了這份文件,主管德國電力、瓦斯等事業的德國聯邦網路局(Federal Network Agency)將無法發出認證許可。

五、對德國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前景意味著什麼?

總體而言的能源危機,加上暫停北溪2號的最新決策,讓德國開始重新思考,是否需要自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問題。多年來,德國似乎沒有經濟理由這麼做。比起直接進口液化天然氣,不如運用該國四通八達的管線網絡,從其他國家接收天然氣。評論還認為,進口液化天然氣比直接通過管線輸送的天然氣更昂貴。

但是當前居高不下的天然氣價格,以及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呼聲,可能會改變這種情況。儘管如此,德國第一個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能否順利興建,仍充滿不確定因素。

然而,接收站興建計畫已獲得德國政界的新一波支持,其中之一就是財政部長林德納。出身於親商的自由民主黨(FDP)的他告訴《金融時報》:「我非常贊成德國建造LNG接收站」、「興建LNG接收站將是深陷於此種情境下的正面結局。」

經濟部長哈貝克也向德國《商報》表示:「LNG接收站是一條蹊徑」,有助於提升能源供應安全。「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液化氫接收站。因此LNG接收站的部分基礎設施未來也可以拿來利用。」

六、德國國內與歐洲各界利害關係人的看法如何?

許多德國政界人士、商業協會和環團對於政府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中止北溪2號最終審查程序的決定表示歡迎。在歐洲尚未脫離能源危機的情況下,該決定更凸顯出德國政府需發展更多元的能源供應的重要性,並且加加速轉型再生能源,以降低向俄羅斯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

參考資料

Clean Energy Wire(2022年2月23日),Q&A: What does Germany's decision to put Nord Stream 2 on hold mean?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俄烏開戰衝擊能源安全? 德國叫停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審查 外媒直指六大看點

延伸閱讀

>>戰火邊蓋屋-台灣建築師「建築讓難民棲身與發聲」

>>Airbnb7千位房東開家門-協助安置萬名阿富汗難民

>>歐洲糧倉正戰爭!烏俄出口全球1/3小麥,物料恐漲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意料之中?綠色和平2023早就預言 南鯤鯓代天府有淹沒風險

意料之中?綠色和平2023早就預言 南鯤鯓代天府有淹沒風險

綠電遇到天災...高雄山坡地光電場、屏東離岸光電浮台 未能防颱雙雙釀災

綠電遇到天災...高雄山坡地光電場、屏東離岸光電浮台 未能防颱雙雙釀災

東元《2025驚嘆樂舞》高雄盛大演出 4千觀眾見證原民文化之美

東元《2025驚嘆樂舞》高雄盛大演出 4千觀眾見證原民文化之美

裕隆集團以車輛為載體,連結夥伴實踐教育與永續的共融設計

裕隆集團以車輛為載體,連結夥伴實踐教育與永續的共融設計

最新文章

光電多到要課稅? 澳洲「太陽稅」上路的意義與挑戰

光電多到要課稅? 澳洲「太陽稅」上路的意義與挑戰

綠電從台電壟斷到自由交易...有辦法緩解台灣製造業的「綠色焦慮」嗎?

綠電從台電壟斷到自由交易...有辦法緩解台灣製造業的「綠色焦慮」嗎?

古蹟建築綠能轉型?艋舺龍山寺導入垂直光電板 估1年可發電5900度

古蹟建築綠能轉型?艋舺龍山寺導入垂直光電板 估1年可發電5900度

2050將有8千萬噸廢棄太陽能板!光電模組回收能變廢為寶嗎?

2050將有8千萬噸廢棄太陽能板!光電模組回收能變廢為寶嗎?

重大突破!中研院研發國產下世代太陽能電池 效率高達31.5%

重大突破!中研院研發國產下世代太陽能電池 效率高達31.5%

歐洲陽台變身術:晾衣服、種花草還能當小型發電廠

歐洲陽台變身術:晾衣服、種花草還能當小型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