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特輯2/維修權,下一個永續關鍵字?從「維修度指數」望見台灣產業新想像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法國現行的維修度指數滿分為10分。 圖/shutterstock
法國現行的維修度指數滿分為10分。 圖/shutterstock

編按:當家中陪伴多年的小家電突然「罷工」,多數人會怎麼做?是丟到回收桶,還是上網訂購一個便宜的新品?一股由下而上的民間力量,早已在全台各地興起,試圖改變這種「壞掉即丟」的慣性。他們不單單是修復物品、減少浪費,更在修復過程中,悄悄連結人與人、人與社區,以及人與環境的關係。

根據台灣維修社群共同出版的最新《台灣維修社群-小家電維修報告》,從2016年累計處理將近8000件家電,其中其中有72%成功修復。在2025年國際維修日,倡議家與維修社群串連,推出「維修特輯」,當東西能被修好,世界也會一點一點被修好。

台灣的維修浪潮,除了有民間社群的熱情推動,也來自體制內的思維變革。目前《資源循環推動法》修法正在進行,未來可望納入「維修度指數」資訊揭露機制,讓循環經濟不再停留於末端的回收技術。當消費者意識到「維修」是一種權利(即維修權)時,這股改變市場規則的力量,將有機會重新定義市場結構?

「回收經濟」到「修復經濟」 一場思維的轉向

台灣推動循環經濟已近10年,早期焦點多放在回收與再利用,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工程師呂巧玲回憶「那時候大家談循環經濟,都在想怎麼把廢棄物變資源。」但回收只是末端,真正的核心是如何保留產品價值。

台灣維修社群-小家電維修報告》請點此

轉折點出現在2021年,當時法國通過《反浪費循環經濟法》,其中一項創新制度即「維修度指數」,要求製造商在販售手機、筆電、電視等產品時,必須揭露維修難易度,讓消費者在購買時,除了看價格與功能,還能看見「它好不好修」。

「這是從消費者知情權出發的制度,讓永續不再只是理念,而是購買行為的一部分。」呂巧玲解釋。

2022年,工研院開始研究台灣推動維修度指數的可能性,申請環保署應回收廢棄物回收處理創新及研究發展計畫的補助,從一開始購買家電進行拆解測試,到邀請品牌廠商參與試行,工研院近年持續協助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執行相關研究計畫,透過評分系統中文化、設計試算工具,讓台灣的企業能測試自己產品的維修性,但挑戰也隨之而來。

台灣版的維修度指數 可望更明確的法規依循

「我們掙扎過,要不要完全照抄國際標準,還是因應台灣產業結構微調?」呂巧玲舉例,在歐盟規範中,某些家電必須保證零件供應10年以上,但若用相同標準,台灣幾乎所有產品都拿不到好分數,最後決定在原架構下保留彈性空間,「我們希望廠商能先參與,分數再逐步拉高。制度要讓人能上車,才有改變機會。」

台灣官方明確提到「維修度指數」,是在2023年環境部新聞稿,後續的相關資訊幾乎悄無聲息,談到台灣企業對於該機制的態度,呂巧玲提到,其實企業普遍對維修度概念感興趣,但礙於缺乏法源依據、台灣分公司無主導權、分數也不夠好看等因素,所以沒有在產業圈掀起廣泛討論。

「維修度其實很誠實,分數好壞都會被看見。」而這也凸顯「維修權」的意義,呂巧玲表示,許多企業會納悶,為什麼要讓消費者自己修東西?但「維修權」的關鍵,不是要強迫人們一定要自己動手修家電,而是要讓每個人想動手時有修的權利。

目前台灣的《資源循環推動法》修法正在進行,未來可望納入維修度資訊揭露機制,「一旦揭露成為規範,企業就會從被動觀望,轉向積極設計。」

「好維修」非「不耐用」 產業系統級質變的想像

事實上,「維修權」不只是關於修理,更關乎設計邏輯的轉變,許多企業也擔心「好拆就不耐用」,但巧玲認為這是一種迷思。

她以法國2025年開始標示的洗衣機耐用度指數評分為例,「可靠度」與「維修性」各佔 50%,「沒有誰比較重要,兩者加起來才是耐用」,又像是手機講求防水防塵、難拆是合理設計,而筆電使用情境都在室內、應該更容易拆解維修。

「重點不是要不要好拆,而是根據產品使用情境找到平衡。」對呂巧玲而言,「維修權」是一場系統級的修復工程,當這樣的思維被轉換,企業會重新審視整個供應鏈與產品生命週期的策略,甚至創造市場結構的再定義。

「想像你買電器時,價格旁邊有一個維修分數,當功能和價格都差不多,這個分數就可能決定你要買哪一台。」呂巧玲提到,這樣的資訊透明,會同時創造企業的商機與商譽,當對手的產品分數比較高,品牌自然會尋求改進,而當消費者開始重視維修性,企業也會主動提供更易維修、壽命更長的產品。

「維修權不是在對抗產業,而是讓永續成為一種更聰明的生意。」甚至可能引發產業的質變,推動新的商業模式,例如產品租賃、零件訂閱制、延長保固等,讓企業從「賣產品」走向「提供長期服務」。

當產品容易維修,是讓資源活得更久,當維修變成一種權利,永續就不再是遙遠的理想,而是日常的選擇,「因為當東西能被修好,世界也會一點一點被修好。」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維修特輯2/維修權,下一個永續關鍵字?從「維修度指數」望見台灣產業新想像

維修特輯2/維修權,下一個永續關鍵字?從「維修度指數」望見台灣產業新想像

維修特輯1/用「維修」與企業陪跑:台北小家電維修所 讓維修不只是技術活

維修特輯1/用「維修」與企業陪跑:台北小家電維修所 讓維修不只是技術活

超加工食品不只是健康殺手!還是「黑箱高手」 隱藏的環境代價無法量化

超加工食品不只是健康殺手!還是「黑箱高手」 隱藏的環境代價無法量化

報廢電動車成新寵、二次電池崛起!澳洲「電池獵人」鎖定高功率電池再利用

報廢電動車成新寵、二次電池崛起!澳洲「電池獵人」鎖定高功率電池再利用

最新文章

維修特輯1/用「維修」與企業陪跑:台北小家電維修所 讓維修不只是技術活

維修特輯1/用「維修」與企業陪跑:台北小家電維修所 讓維修不只是技術活

不買花錢新車!洛杉磯奧運徵招「電動黃色校車」來當接駁車 零排放迎賓

不買花錢新車!洛杉磯奧運徵招「電動黃色校車」來當接駁車 零排放迎賓

綠電可以團購?看台達電如何用「共享」思維 突破範疇三減碳挑戰

綠電可以團購?看台達電如何用「共享」思維 突破範疇三減碳挑戰

漁業老化有解?紐約龍蝦堡店不讓中間商賺 堅持透明定價、保障在地漁民收入

漁業老化有解?紐約龍蝦堡店不讓中間商賺 堅持透明定價、保障在地漁民收入

沙漠也能憑空造水!突破傳統瓶頸 MIT最新技術僅靠太陽能就能產出飲用水

沙漠也能憑空造水!突破傳統瓶頸 MIT最新技術僅靠太陽能就能產出飲用水

好討雁!舊金山雁滿為患、大便擾民 政府出動牧羊犬、無人機假扮獵鷹驅趕

好討雁!舊金山雁滿為患、大便擾民 政府出動牧羊犬、無人機假扮獵鷹驅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