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員工加薪、利潤還漲8倍?英國B型企業One + All 帶供應鏈一起實踐DEI

圖/摘自 BBC
圖/摘自 BBC

你相信小企業也有巨大影響力,可以圈粉自家員工、客戶、連供應商的員工都照顧到嗎?

英國B型企業One + All 只是一家做校服及制服,年營收約一千七百萬英鎊(約新台幣六億八千萬)的小企業,成立於1935年的大曼徹斯特地區,原為Rowlinson家族持有,2015年成為員工持股的公司。但他們說2009年卻是失落的一年,公司業務面臨三低風險,利潤極低、員工士氣低,且公司沒有明確的願景或策略,必須改變才能走出低谷。

有了快樂員工,自然圈粉客戶

One+All的董事長唐納德·摩爾(Donlad Moore) 表示,當時若沒有奮力改變,就會像其他只是求短期的獲利小企業一樣無助地被環境淘汰。但他們先將信任、關懷和變的更好的作為視為對員工、合作夥伴及供應商的核心價值;2011年起依據實際生活工資(living wage)進行加薪之外,2015年更成為 100% 員工持股的公司,更於 2022 年支付給同事感謝之免稅款項,還提供員工無息緊急貸款。一路上這些改變真實地發生了,他們的獲利大幅度成長了八倍

他繼續,因為公司先高度重視自家員工的身心靈健康,員工認同感提升,真正關心自己的工作環境,並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自豪。於2020年疫情期間,高薪同事主動提出降薪,以確保低薪同事在無薪假期間拿到90%的薪資。

員工有好體驗,自然產生好的客戶體驗;據對755個客戶調查所取得的分數,2021年的客戶滿意度分數為78,超過了75,於是每一位員工都能額外得到5天年假。他更親身體驗,公司有了快樂的員工就有快樂的客戶,銷售額增加,一件好事導致另一件好事!

海外供應鏈的員工也要顧

同時,更把信任、關懷、變的更好的價值觀延伸到海外供應鏈的員工。包含提供免費的經期產品和性教育課程來消弭月經貧窮、更贈送濾水器降低疾病率、及確保所有工廠都有安全的工作環境,更幫助工人在工作中擁有更多發言權。

摩爾說:「我們雖不擁有這些供應商工廠,但對第一級(tier one)供應商有責任且努力地激勵他們在業務和營運做出改變,這對我們永續地管理海外供應鏈來說特別地重要。於是我們逐步地做了一些小事,使供應商的工人能過的好一些。更透過淨推薦值 (NPS) 調查供應商員工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分數為58,高於南亞的平均分數。」

圖/摘自 Businessgrowhthub
圖/摘自 Businessgrowhthub

「我們注意到孟加拉有41% 的人口無法獲得清潔飲用水, 因此連續7年,每年都會購買並贈送新的過濾水器及長期更換濾水器零件給孟加拉供應商的新就任員工,至今共提供 1,000 多個過濾水器,以保護他們免受因飲用受污染的水而生病,目前員工患病率降低 47%、就診次數及醫療費各減少 47%及 46%。」

透過與非營利組織道德貿易聯盟 (ETI) 的合作,讓孟加拉供應商參與了社會對話計劃;這是一次為期數月的訓練課程,最終成立了政府批准的工人組織,這為供應鏈中的工人提供了發言權,使其能積極參與改善工作環境。

長期以來一直擔心在埃及針織品供應商的低收入工人的生活水平,於2019年10月One+All讓採購成本直接與工人的薪水連動,制定了最低工資計劃,且第二次增加了薪資,因此工資最低的同事薪資增長超過120%。

友善環境的衣物材質、小企業也能有淨零目標

另,衣服材質安全也是客戶滿意度高的原因,One+All加入良好棉花發展計劃(BCI),並承諾於2025年採購50%的BCI棉花,透過OEKO-TEX® 證明服裝都經過有害物質測試,確保對人體無害。更與曼徹斯特城市大學合作,研究如何對服裝進行再加工並回收成其他材料。

在環境上,One+All 辦公室及倉庫更換LED燈,安裝了太陽能,產出了比消耗多兩倍的電量,除不用的電賣回電網,更設置電動車車隊降低排放,更想辦法降低百分之五的空運所帶來的碳排。

目前,One+All有 18 名員工獲得了碳素養(Carbon Literate)訓練認證,2023年將為90% 的員工通過碳素養認證,如此強化每一位員工的溫室氣體排放意識及低碳企業文化,有助於加速達成預計2028年淨零排放的目標。更與地方商會合作,針對該地區中小企業的製作碳素養工具包,供希望對環境友善的企業使用。


本文授權轉載自《B型企業協會 B Lab Taiwan》(原文標題:幫員工加薪、讓供應商的員工有潔淨水可喝、提高發言權、解決月經貧窮,這家企業利潤猛漲八倍!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台灣受威脅植物將近1千種!生多所3年救援、收容182種 減緩物種消失

台灣受威脅植物將近1千種!生多所3年救援、收容182種 減緩物種消失

被蛇咬傷怎麼辦?先別放血!記住「五要五不」口訣

被蛇咬傷怎麼辦?先別放血!記住「五要五不」口訣

金盆洗手?激進環保團體宣布不再破壞美術品、預告「4月做完最後一票」

金盆洗手?激進環保團體宣布不再破壞美術品、預告「4月做完最後一票」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最新文章

【專欄投稿】英國展現金融野心?從養老金到社會投資 打造世界影響力投資中心

【專欄投稿】英國展現金融野心?從養老金到社會投資 打造世界影響力投資中心

【專欄投稿】退休基金牽動影響力投資?一起看「受託責任」如何被翻轉!

【專欄投稿】退休基金牽動影響力投資?一起看「受託責任」如何被翻轉!

【專欄投稿】川普時代的影響力投資新戰場!7大趨勢、4大方向在全球變局突圍

【專欄投稿】川普時代的影響力投資新戰場!7大趨勢、4大方向在全球變局突圍

核融合新突破!法國創核融合新紀錄 超高溫電漿維持超過22分鐘

核融合新突破!法國創核融合新紀錄 超高溫電漿維持超過22分鐘

台積電帶頭!「不減排就沒訂單」 供應商剉咧等

台積電帶頭!「不減排就沒訂單」 供應商剉咧等

【專欄投稿】川普時代要來了!2025年10個值得關注的影響力投資發展

【專欄投稿】川普時代要來了!2025年10個值得關注的影響力投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