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葉不能吃但能「穿」?鳳梨葉纖維變紡織原料 能再製衣帽、人工皮革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農廢變綠金!採收下來的鳳梨葉可透過自動化抽纖過程,製成衣帽襪等生活產品,達到零農廢目標。 圖/蔡維斌攝影
農廢變綠金!採收下來的鳳梨葉可透過自動化抽纖過程,製成衣帽襪等生活產品,達到零農廢目標。 圖/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第1套世界級的鳳梨葉自動化取纖循環場將設在古坑永興農場,農糧署23日舉辦啟動說明會,展現在同一套機器完成抽取纖維、絲線,再織成衣帽、人工皮革等,且可發酵成肥料,初期可處理千噸以上的農廢;雲林縣政府24日與工研院等簽合作備忘錄(MOU),打造零農廢目標。

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指出,雲林鳳梨種植面積逾880公頃,採收後留下大批根莖葉片,媒合虎尾科大、紡織產業研究所,建立在地的植物纖維產業鏈,活化鳳梨剩餘資源,成功研發自動化取纖系統,在雲林打造首座區域型農廢處理場。

虎科大教授羅朝村指出,植物纖維不好處理,一直被視為廢棄物丟棄,其實鳳梨纖維具很好韌性、彈性且涼爽,是紡織業不可多得的好原料,鳳梨葉片經取纖等加工程序可製作成紗線,再製成衣帽及編織提袋等紡織品。

立委劉建國說,該自動化系統政府可補助約8成,不但可製成多樣化產品,抽纖後所產生的渣料,也可產製酵素、飼料及人造皮革等加值化產品,未來香蕉皮等農廢都可轉換成植物纖維產品,提升農廢循環價值。

永興農場理事主席黃威騰指出,以往鳳梨葉只能棄置田內當堆肥,這套設備建置後,全株鳳梨都可再利用,做到零廢棄,可解決頭痛的農廢,未來可擴展成區域性的多元化處理場。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2023年就針對鳳梨剩餘資材再利用成立產官學研推動小組,期待透過MOU的簽署,集結各方專業深化合作,建立循環經濟模式、人才培育、技術研究等,以利農業環境永續。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生理男變身漂亮寶貝  打破性別疆界:這是我對社會的報復

生理男變身漂亮寶貝 打破性別疆界:這是我對社會的報復

監獄超收已成常態...2坪監舍擠10人 吃藥才睡得著

監獄超收已成常態...2坪監舍擠10人 吃藥才睡得著

這次不是黑琵!罕見白琵鷺現身新竹金城湖 成賞鳥焦點

這次不是黑琵!罕見白琵鷺現身新竹金城湖 成賞鳥焦點

草飼牛肉比較環保?研究:排碳量不低於飼料牛

草飼牛肉比較環保?研究:排碳量不低於飼料牛

最新文章

展覽帆布不浪費!日常經典回收展覽輸出物 製成環保商品、重新融入日常

展覽帆布不浪費!日常經典回收展覽輸出物 製成環保商品、重新融入日常

廢貝殼變身建材! 創新混凝土如何解決淹水難題?

廢貝殼變身建材! 創新混凝土如何解決淹水難題?

行道樹變美妝原料?藥用植物大花紫薇 研究證實花朵能抗氧化

行道樹變美妝原料?藥用植物大花紫薇 研究證實花朵能抗氧化

玩具減碳總動員!百年玩具品牌紛紛減碳、減塑 搶2030年518億美元市場

玩具減碳總動員!百年玩具品牌紛紛減碳、減塑 搶2030年518億美元市場

淘汰課桌椅重生!變身藝術、雙語交通教具 重新活用有創意

淘汰課桌椅重生!變身藝術、雙語交通教具 重新活用有創意

小花蔓澤蘭能變保養品?頑強綠癌活性大 實驗證實可保養皮膚

小花蔓澤蘭能變保養品?頑強綠癌活性大 實驗證實可保養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