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農業新價值!農業廢棄物搖身一變成為露營實用小物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農業部10日上午舉辦「全循環零廢棄永續農業新價值」循環農業成果發表會,展示牡蠣殼粉開發復育礁,可成為水下生態育的友善材料,且牡蠣殼自發熱源包製造技術,用於復熱食品,可開發成戶外活動用品。 圖/黃義書攝影
農業部10日上午舉辦「全循環零廢棄永續農業新價值」循環農業成果發表會,展示牡蠣殼粉開發復育礁,可成為水下生態育的友善材料,且牡蠣殼自發熱源包製造技術,用於復熱食品,可開發成戶外活動用品。 圖/黃義書攝影

為展現農業剩餘資源循環再利用近年推動的成果,農業部10日舉辦「全循環零廢棄 永續農業新價值」循環農業成果發表會,包含將水稻、鳳梨、菇類、牡蠣及畜禽動物等多樣農業生產過程衍生的產物,透過技術加值再回歸至農業產業鏈中使用,其中牡蠣殼自發熱源包製造技術,用於復熱食品,可開發成戶外活動用品。

農業部表示,近10年來農業部試驗改良場所及協力的學研單位完成開發,並授權民間使用的農業剩餘資源處理與再利用技術已超過200餘案,累計授權金額達6150萬元,根據我國每年農業剩餘資源產出總量統計,以禽畜糞229.3萬(46.4%)、稻蒿146萬噸(29.6%)居多,另外還包含竹筍園剩餘殘體、廢棄菇包、牡蠣殼等。

資源永續司永續發展科長楊槐駒表示,由於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產出的農業剩餘資源以畜禽糞及稻蒿為大宗,農業部推動技術落地應用如畜牧糞尿沼氣發電、製肥技術、沼液回田澆灌農作物,提供再生能源並減少化學肥料使用量;研發稻草分解菌製劑,解決露天燃燒造成之空氣汙染問題。

在經濟效益方面,廢棄菇包再製成栽培介質,可取代進口泥炭土與椰纖;鳳梨與檸檬皮渣開發為青貯料,可替代進口芻料。而牡蠣殼粉開發復育礁,可成為水下生態復育的友善材料等。

其中為提升牡蠣殼產品經濟價值,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將改質牡蠣殼經配方調整後製成 發熱包,可搭配應用於復熱調理包,且復熱產品可維持於人體適口溫度至少20分鐘,且發熱時間7-8分鐘,外盒水溫約80℃,調理包內部品達50℃維持20分鐘以上,具有相當潛力導入露營族市場。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東大門變綠色夜市?環保餐具租借9/15開始試營運 免費提供夜市攤商使用

東大門變綠色夜市?環保餐具租借9/15開始試營運 免費提供夜市攤商使用

父母曬小孩反成難以清除的「數位刺青」...台灣缺乏保護兒少數位隱私權的專法

父母曬小孩反成難以清除的「數位刺青」...台灣缺乏保護兒少數位隱私權的專法

身處溫帶卻比台灣更熱!東京連續9天氣溫破35°C  追平史上最長猛暑日紀錄

身處溫帶卻比台灣更熱!東京連續9天氣溫破35°C 追平史上最長猛暑日紀錄

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現身!創近10年最晚紀錄 疾管署:不代表疫情不嚴重

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現身!創近10年最晚紀錄 疾管署:不代表疫情不嚴重

最新文章

颱風吹倒的樹!拉拉山1460年紅檜巨木倒塌後 化身14張雲朵木椅

颱風吹倒的樹!拉拉山1460年紅檜巨木倒塌後 化身14張雲朵木椅

化廢為能!新北每年6000噸回收雜質變身「固體再生燃料」代替化石燃料

化廢為能!新北每年6000噸回收雜質變身「固體再生燃料」代替化石燃料

不用買書了!桃園「好書交換」用舊書換2.5萬本新書 較去年增加53%

不用買書了!桃園「好書交換」用舊書換2.5萬本新書 較去年增加53%

木黴菌立大功!讓廢棄果木枝條現地分解 回饋土壤、葡萄增重15%

木黴菌立大功!讓廢棄果木枝條現地分解 回饋土壤、葡萄增重15%

2025最新/台灣二手翻新家具購買指南:8大平台完整懶人包

2025最新/台灣二手翻新家具購買指南:8大平台完整懶人包

能取代魚粉?水試所讓黑水虻「吃葷」再製成魚飼料 富含魚油、肉質風味不減

能取代魚粉?水試所讓黑水虻「吃葷」再製成魚飼料 富含魚油、肉質風味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