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樂的「陪跑」哲學:用設計串聯環境、 紡織與社區媽媽的巧手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

印花樂除了使用有機棉、寶特紗等材質製作商品,也在生產過程中,串聯工坊、企業,進一步打造社會共好的價值。 圖/印花樂提供
印花樂除了使用有機棉、寶特紗等材質製作商品,也在生產過程中,串聯工坊、企業,進一步打造社會共好的價值。 圖/印花樂提供

台灣的紡織產業,曾以石化纖維外銷寫下經濟奇蹟,在永續轉型的浪潮中,也持續以研發力投入開發循環紡織材質,當國際品牌紛紛擁抱回收聚酯纖維,除了倡導「友善環境」的原料,大量倚賴人力的紡織產業,如何回歸關照產業中的「人」,更是讓循環紡織進化的關鍵。

走入循環紡織的產業鏈中,「品牌」無外乎是轉動永續的重要角色。成立於2008年的台灣本土設計品牌印花樂,除了用創新的設計力,讓台灣土地的故事走進大家的生活中,也在一個個紡織品背後,嘗試編織出更深遠的社會影響力。

印花不只好看還要環保 從設計到包裝實踐永續供應鏈

走進印花樂的店舖,台灣八哥在帆布包上振翅,玻璃海棠在餐墊綻放。這些來自台灣原生物種與地景的設計,不只是商品圖案,更是環境教育的載體。印花樂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邱瓊玉說,「透過設計想要帶消費者回看我們生活的土地。」這種以設計傳遞文化價值的方式,意外成國際競爭優勢,也獲得台灣消費者的喜愛。

走在追求永續材質的趨勢上,印花樂採取漸進式調整,逐步增加寶特紗、有機棉等環境友善材質,而以「印花」為品牌之名,當然也重視印花技術的數位轉型。

邱瓊玉分析,傳統染印製程存在多重環境負擔,需透過機械手臂刮附顏料,每次更換顏色都要清洗印版,後續固色也需消耗大量的水。相較之下,數位印花技術透過精準的數位噴印,不僅簡化生產流程,更降低消耗水電資源。2023年,印花樂數位印刷技術的採用率已突破總產能的50%。

原料與印花的轉型,其實提高了生產成本,但邱瓊玉認為設計可以創造價值,每一個產品背後都有可以跟合作客戶、消費者對話的故事,印花樂還是能找到認同他們價值的夥伴與受眾。

傳統染印耗費大量自然資源,邱瓊玉分享,印花樂改用數位印刷後,不僅簡化生產流程,更降低水電成本。 圖/印花樂提供
傳統染印耗費大量自然資源,邱瓊玉分享,印花樂改用數位印刷後,不僅簡化生產流程,更降低水電成本。 圖/印花樂提供

成為弱勢婦女的「陪跑者」!10年磨一劍打造共好夥伴關係

在生產鏈的另一端,幾位婦女正車縫著筆電包的內裡。2015年,印花樂與NGO展開「社區生產陪跑」計畫,與高雄杉林區的「杉林布包」工坊、嘉義「媽媽樂」工坊合作,培訓經濟弱勢女性學習裁縫技術。

邱瓊玉回想當時與社區媽媽們合作的起心動念,來自台灣傳統代工廠普遍存在產業外移、勞動力老化、缺工等困境。她也坦言,60至70歲的老師傅雖技藝精湛,卻難適應新型態設計,面對這樣的產業困境,印花樂逆向思考,決定「尋找真正需要且珍惜工作機會的夥伴。」

印花樂與地方工坊之間的關係,並非只是供應商與品牌方的關係,他們一起打造出了共好的「陪跑」模式。印花樂堅持到現場手把手指導,也提供布邊料讓媽媽們試做,在製程中放寬容錯率與交件時間,甚至改造傳統流水線,設計適合小規模生產的方式,讓工坊的媽媽們可以在家車縫,穩定經濟之餘也兼顧家庭。

「讓她們從完全不會縫紉,到能獨立完成主力商品,我們投入了整整3年時間。」邱瓊玉說。這段期間,工坊的良品率也從最初的60%至70%,穩步提升至95%以上。這種「陪跑式」的合作模式,不僅解決了新創品牌的供應鏈難題,更為台灣紡織業開創了兼顧商業與社會價值的新可能。

印花樂與NGO推動「社區生產陪跑」計畫,與地方工坊合作,培訓經濟弱勢女性學習裁縫技術。 圖/印花樂提供
印花樂與NGO推動「社區生產陪跑」計畫,與地方工坊合作,培訓經濟弱勢女性學習裁縫技術。 圖/印花樂提供

疫情成轉機!印花樂如何說服企業買單永續價值?

經歷疫情的蕭條時期,當時有許多人轉向尋找台灣在地生產的商品,印花樂的主要客群,也在此時漸漸從一般消費者轉移至企業。

不過,國內生產成本高,地方工坊也需付出相對多的時間製作產品,邱瓊玉坦言,「一般品牌、合作企業很難承受這樣的時間成本。」如何讓企業理解價值,接受價格與時間成本,是品牌在轉型過程中的重要課題。

邱瓊玉認為,「溝通」是必經歷程,因此印花樂進一步將生產數據和社會影響力量化給企業客戶,讓他們看見產品的永續材質比例、由多少位在地媽媽親手縫製,掌握每筆採購對環境與社區發展的具體貢獻。當企業理解背後創造的額外價值時,價格就不再是唯一考量,也願意多花一點時間等待。

除了把印花樂的永續實踐回饋給企業客戶,邱瓊玉發現「公益共創」也是個關鍵突破口。2023年,印花樂與台灣高鐵合作的寶特紗頸枕專案,將捐血活動、企業ESG與永續商品結合,創造三贏局面──高鐵獲得公益行銷亮點、捐血者得到實用環保贈品、印花樂則驗證了永續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邱瓊玉強調,由於地方工坊需要花費較長時間生產產品,因此如何與企業溝通,讓其理解背後創造的社會價值,是一大課題。圖為印花樂與台灣高鐵合作的寶特紗頸枕。 圖/印花樂提供
邱瓊玉強調,由於地方工坊需要花費較長時間生產產品,因此如何與企業溝通,讓其理解背後創造的社會價值,是一大課題。圖為印花樂與台灣高鐵合作的寶特紗頸枕。 圖/印花樂提供

由下而上的綠色實踐!「小綠綠」用行動改變企業文化

而要讓循環紡織持續發生,產業內部的員工,也是不能忽視的重要力量。邱瓊玉認為企業文化應該是要由下而上建立,因此2019年底,這個理念催生了印花樂「綠色委員會」,她笑稱大家都是「小綠綠」。

綠色委員會的運作方式由各部門員工自主推派代表,每月制定具體的永續生活目標,達標後公司提撥獎金作為鼓勵。邱瓊玉以「量垃圾」的行動為例,員工開始留意在生活中做到垃圾減量,看似簡單的行動,卻產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

印花樂員工們也將綠色行動貫徹在工作流程中,邱瓊玉觀察,同事們願意主動在包裝設計上多花心思,甚至提出「裸包」的想法,雖然落地執行有很多問題要克服,但卻能在過程中感受到這股永續的凝聚力。

除了外部合作,印花樂在企業內部也積極貫徹永續理念。 圖/印花樂提供
除了外部合作,印花樂在企業內部也積極貫徹永續理念。 圖/印花樂提供

共好的長跑路上遇見更多同路人 工廠竟連塞牙縫的訂單也願意接?

在紡織產業中,傳統與永續轉型不斷拉鋸,但邱瓊玉樂觀看待,「台灣的供應鏈其實正在變得更友善,永續材質的選項越來越多,這代表市場有需求。」雖然轉型仍需克服價格與溝通的挑戰,在過程中卻不乏有願意支持的夥伴。

除了認同理念願意購買商品的消費者與企業客戶、持續實踐永續的內部員工,供應鏈上的各家廠商,也可以成為那個微小卻重要的支撐力。

邱瓊玉就相當感謝高雄地方的布料貼合廠商,因為杉林布包工坊位處偏僻,當地有一家距離不到半小時車程的工廠,願意協助印花樂做貼合加工,並將半成品直接送往工坊,減少印花樂與工坊之間的合作難度,「大廠接我們這個訂單,其實只是塞牙縫而已。」邱瓊玉感受到了不計價錢、純粹被支持的感動。

「願意一起去做很難的事情」是印花樂近年的堅持,期盼越來越多的社會角色也願意同行,持續一起編織出一張橫跨環境友善、社會共好的永續產業網絡。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未來會有「無牙鯊魚」?海洋酸化恐溶蝕鯊魚牙齒 頂級掠食者生存武器面臨威脅

未來會有「無牙鯊魚」?海洋酸化恐溶蝕鯊魚牙齒 頂級掠食者生存武器面臨威脅

有海就能發電!日本啟用全球第二座「滲透壓發電廠」不畏天候還可24H運作

有海就能發電!日本啟用全球第二座「滲透壓發電廠」不畏天候還可24H運作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SDGs 10周年 聯合線上跨域共苗島嶼未來  讓改變點滴累積、持續前行

SDGs 10周年 聯合線上跨域共苗島嶼未來 讓改變點滴累積、持續前行

最新文章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

找回台灣地酒!金牌釀酒師陳千浩用風土 搶救失落的「農業文化遺產」

找回台灣地酒!金牌釀酒師陳千浩用風土 搶救失落的「農業文化遺產」

89億顆蛋的背後...友善飼養讓蛋雞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89億顆蛋的背後...友善飼養讓蛋雞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用蛋串起善的供應鏈!黎明方舟動福蛋:打造動物福利X社會照顧的新典範

用蛋串起善的供應鏈!黎明方舟動福蛋:打造動物福利X社會照顧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