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行動只能「雷聲大、雨點小」?兩代環境記者從新聞現場解構困局

氣候行動

編按:人人幾乎都能了解「環境」之於人類的重要性,但真正把環境意識落實在生活中的人卻相當有限,環境議題常常陷入雷聲大、雨點小的困境。究竟環境議題離社會大眾有多遠的距離?

倡議家》12月客座總編邀請資深的環境記者郭志榮、新生代的環境記者孫文臨,透過身在環境事件前線的視角,以及與受眾溝通的觀察,一起來探究我們的永續行為學。

「吸管插海龜鼻子」、「塑膠海鮮濃湯」這些關於環境的驚人消息,相信在許多人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有多少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環境新聞」,在日常的資訊洪流之中被淹沒?更多環境議題是被拆解在主流的新聞分類之中,看不見議題完整的脈絡,讓社會大眾對環境難有足夠的關注與認識。

面對環境新聞的困境,踏入新聞界第5年的報導者記者孫文臨,年輕且充滿了能量,抱持著樂觀的態度。他過去曾擔任環境資訊中心與願景工程的記者,從很多地方的環境議題做起,也跟著採訪團隊前進國際前線,「一篇報導可以觸及數十萬人,但要促成作為卻不是一兩篇報導可以做到的。」他認為,要從報導使大家實際行動相當困難,但只要從第一篇報導開始滾動,都有機會讓更多人看見環境的問題。

孫文臨前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採訪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 圖/孫文臨提供
孫文臨前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採訪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 圖/孫文臨提供

記者經歷相對資深的郭志榮,對於報導與行動之間的落差也深有同感,他最初是跑財經、社會線的記者,後來專做環境新聞至少已經20年,專職在公視《我們的島》擔任記者,同時經營自媒體平台「漂浪島嶼」。郭志榮多年來深入在許多環境抗爭的現場,看見很多環境事件其實環環相扣,並堅定地認為「就單一環境事件的結果來講可能不成功,但它會促使下一個環境事件的成功。」而記者的存在,就是把這些事情說出來,影響相關人的態度與作為。

有最叫座的環境新聞? 環境記者不忘堅守的價值

郭志榮回想2000年剛到公視時,台灣剛加入WTO,所以特別在跑農業、環境相關的新聞,一直到2007年發生樂生療養院徵收案,此案除了環境問題以外,還涉及了人權、文資保存的爭議,在錯綜複雜的新聞事件中,郭志榮身為記者,必須維持公正客觀的報導角度,但他同時也能感同身受抗爭者的處境,所以他另闢了「漂浪島嶼」的部落格平台,投入那些需要及時發送資訊的抗爭,數年下來,他帶著「漂浪島嶼」跑向了許多運動的第一現場。

「我有兩個漂移的身分,一個是記者、一個是社會參與者。」郭志榮說,雖然大眾媒體有難以取代的力量,但很難涵蓋到所有的小議題,對於已經被逼到絕境的人來說,只要有人願意關心和現身,就是莫大的幫助。郭志榮笑說,比較多人知道他在做「漂浪島嶼」,畢竟網路傳播訊息很快,在自媒體的平台上,也比較多可以有共鳴的情緒和細節可以呈現。

網路時代投入環境新聞的孫文臨,雖然資歷年輕,卻相當理解議題難以被看見的無力。他認為台灣的政治和社會環境,尤其容易讓環境議題失焦,像是一些具有流量的環境新聞,例如能源、減碳,多不是以環境的本位去思考,而是關注商業或經濟會不會受影響。

「我對環境不悲觀,但我對政治是悲觀的。」孫文臨談起了最近的新聞話題──《國土計畫法》,他在環資當記者時就已經關注此法案,到了報導者也持續追蹤和投入製作新聞專題,但他卻感嘆《國土計畫法》離他所關注的環境價值其實很遠,其中涉入了太多政治利益的運作,大家也多只關心土地的變動連帶到財產的變動。

孫文臨苦笑說,很多環境新聞看起來點閱率很高、很多人一起來關注,但卻對議題本身沒有太大的幫助。這也是令環境記者無奈的地方,運用環境本位的思維,反而成了一件辛苦的事情。

表面是環境問題 背面是複雜的人情世故

郭志榮多年來在環境現場,看著抗爭者捍衛生存與權益,「不管是環境還是土地問題,背後都有一群人。」他最關心地方直接受到衝擊的人,在台灣很多邊緣和角落,開發與污染都會往那裡去,也很少人會替他們發聲。

「採訪久了,有時候會用半朋友的方式在看他們。」郭志榮看著很多站上前線奮鬥的人,一個個離開、面對失敗,當然也會灰心,「但這是一條沒辦法回頭的路!」他說到,環境的問題還是會一個接著一個來,能寫就要盡量寫、能拍就要盡量拍。

在環境新聞的現場,孫文臨發現更細緻的是要觀察人在環境之中的互動。他回想起宜蘭永侒礦場的開發案,當時只有他去報導,本來預想去寫一篇抗議和保護家鄉的新聞,但實際走過第一線,才發現小村落的人們並不是相當知情或是特別反對,但也因為第一篇報導散播出去後,引起各界更多的關注,激起了反對的聲浪,最終擋下了開發案。

孫文臨前往宜蘭中華村礦場採訪抗爭現場。 圖/孫文臨提供
孫文臨前往宜蘭中華村礦場採訪抗爭現場。 圖/孫文臨提供

孫文臨嘆「外人講一個決策當然簡單,但當地居民的情感是複雜的。」這樣的情況就發生在小琉球觀光與生態的兩難上,很多地方的人其實是倚賴著觀光維生,可能汙染者就是自己的親戚朋友,環境問題常常有難解的灰色地帶,要考量到很多細節才能有雙贏的方案。

與群眾對話的關鍵? 最怕沒有人願意挺身站出

當時代興起了永續浪潮,不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都開始大聲疾呼環境的重要性,但也有不少人跳出來抵制「漂綠」。孫文臨認為環境新聞做久了,看見企業雖破壞環境,但反映出的是整個國家社會是以「拚經濟至上」的價值觀在運作,他說「打掉企業其實不能解決問題,重點是要讓更多人理解本身行為對環境的影響」。

郭志榮則回顧了自己2024年入圍卓越新聞獎的作品《毒土。台灣》,他說表層上看到的是環境問題,蓋了多少掩埋場、回收場,但其實是經濟過度開發的問題,如果無法看見問題的根源,永遠都有受害者、被犧牲的一群人,所以把真相說出來,就是媒體的責任。

郭志榮的作品《毒土。台灣》入圍2024年卓越新聞獎。圖為位在台東熱門景點「天空之境」旁的都壢垃圾場。 圖/郭志榮提供
郭志榮的作品《毒土。台灣》入圍2024年卓越新聞獎。圖為位在台東熱門景點「天空之境」旁的都壢垃圾場。 圖/郭志榮提供

「當企業淨灘、把垃圾撿乾淨的時候,不會有居民或漁民去跟你說真正的汙染是什麼,你看不見那些在受害和抗爭的人!」郭志榮認為雖然創造了美好的環境行動,但卻鮮少有人真實了解土地的問題,不過,他也樂見不同世代,有不同關心環境的方式,反而害怕的是有人不知道怎麼挺身站出來。

郭志榮感嘆,近幾年運動現場只剩居民,聲援的年輕人身影變少了。他描述最近一次紀錄的陳情現場,看見只有一名外來的青年,在角落隨著口號呼聲的孤獨身影。郭志榮感受到現在運動的氛圍不如從前,令他心酸的想著「那位年輕人會不會覺得只有自己關心?」進而打消了持續支持的意念。

郭志榮感嘆,近幾年運動現場只剩居民,聲援的年輕人身影變少了。圖為2013年316樂生大遊行。 圖/郭志榮提供
郭志榮感嘆,近幾年運動現場只剩居民,聲援的年輕人身影變少了。圖為2013年316樂生大遊行。 圖/郭志榮提供

長期耕耘、貼近群眾 發揮環境媒體影響力

孫文臨是不到30歲的新生代記者,他大方表示自己熱愛環境,並不一定要藉由「記者」來實踐理想,而他選擇用新聞來慢慢累積,希望在環境新聞的選材上,能讓大眾更感興趣、更有感,像是跟生活更直接的題目,如糧食、交通碳排、節能。透過日常的對話,讓社會大眾自然建立環境的意識。

跑過不同路線的郭志榮,深深體認到環境新聞需要長期觀看,否則很難從主流的新聞分類中,看見環境議題的共通性,會變得相當零碎。他也期許自己,能把環境事件講得更明確、讓人更有感受,「讓人理解環境不是他家的事,其實很快就要到你家了」。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誰殺了城市裡的行道樹?把樹冠剪光會發生什麼事?

誰殺了城市裡的行道樹?把樹冠剪光會發生什麼事?

大甲—從媽祖信仰到藺草編織 女神與婦女一同書寫的女子路

大甲—從媽祖信仰到藺草編織 女神與婦女一同書寫的女子路

台灣國有林全區獲FSC驗證!驗證比例創亞洲最高

台灣國有林全區獲FSC驗證!驗證比例創亞洲最高

失聯移工合法化引爆爭議!勞動部座談一面倒反對轉正

失聯移工合法化引爆爭議!勞動部座談一面倒反對轉正

最新文章

永續行動只能「雷聲大、雨點小」?兩代環境記者從新聞現場解構困局

永續行動只能「雷聲大、雨點小」?兩代環境記者從新聞現場解構困局

性侵加害者也是受害者?「心理劇」治療如何療癒受刑人破碎的靈魂?

性侵加害者也是受害者?「心理劇」治療如何療癒受刑人破碎的靈魂?

在藝術療癒裡看見生命的光—「夢想城鄉」陪伴貧窮經驗者重建連結

在藝術療癒裡看見生命的光—「夢想城鄉」陪伴貧窮經驗者重建連結

毛茸茸療癒師上線!治療犬、心輔犬為何有助提升身心健康?

毛茸茸療癒師上線!治療犬、心輔犬為何有助提升身心健康?

山林共管仰賴原住民傳統智慧 實際參與卻淪紙上談兵?

山林共管仰賴原住民傳統智慧 實際參與卻淪紙上談兵?

碳匯大門開 台灣林業發展卻陷砍樹迷思、產業人才斷鏈

碳匯大門開 台灣林業發展卻陷砍樹迷思、產業人才斷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