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琴去墓仔埔、琴壞了自己修 - 親愛愛樂用音樂開拓孩童生命道路

優質教育

位在南投仁愛鄉的高山上,奧萬大森林深處的一所國小,每個稚嫩的臉龐,下課標配是手拿一把提琴,此起彼落的琴聲是日常語言;每到週五傍晚,原民學童們收著書包不是準備回家,而是跟著王子建,搭著他的小巴士繼續下山學琴、上課進修。年復一年,孩子們的身份從小學生變成了大學生;不變的是,兩位創辦老師 —— 王子建、陳珮文對「親愛愛樂」弦樂團的堅持與執著。

兩位創辦老師-王子建、陳珮文 圖片來源/親愛愛樂提供
兩位創辦老師-王子建、陳珮文 圖片來源/親愛愛樂提供

走過十多個年頭,他們的腳步並不止步於課後輔導,兩年前還籌措資源成立「親愛音樂藝術實驗教育機構」。堅持不以身份、資質篩選學生,付出行動援助弱勢家庭的教育環境,用音樂帶給學童們與眾不同的人生風景。

學音樂不為勝負 透過學琴認識自己

2017 年,由國中小、高中與大學混齡組成的「親愛愛樂」,遠赴奧地利參加國際青少年音樂節(Summa Cum Laude Festifval in Vienna),首次參賽就奪下當年度優勝第一名的好成績。

令隨行採訪記者們訝異的是,公佈成績的當下,這群孩子沒有因奪得冠軍變得激動狂喜, 反倒是完賽後,孩子們手持提琴在街頭即興表演,當地民眾熱烈的掌聲回應,更讓孩子們發自內心地歡笑。

原來,當初出國參賽,所有團員們就不抱持著勝負、得名的心態,只專注把他們心中真實的感動傳遞出去。

「因為我們一直在教孩子的是,音樂是要傳遞感動,第一名是宣布的當下就過去了,但感動會留下,」王子建談起這段歷程,滿是驕傲。

在親愛愛樂內,看不到「比較教育」,更多的是「陪伴」與「同理心」。王子建回想到,因秉持不挑選學生的原則,在樂團營運初期,充滿挑戰:程度好的學童容易驕矜,反之跟不上的,容易感到挫敗。

因此,他們建立起「母雞帶小雞」的機制,大人不主動介入、指導,而是透過學長姐、優秀同學的帶領與交流,讓團員們瞭解自己,更認識彼此的差異、進而相互提攜。

親愛愛樂最想教給孩子的不是音樂、不是技巧,而是一種精神。學會認清自己,是王子建與陳珮文夫婦,帶給孩子們極為重要的一堂課。

「現有的台灣教育體系,給孩子們過多的自信心」,王子建解釋道,若一昧地給予信心,不僅沒法幫助孩子認清現實的限制與困難,遇到挫折就容易站不起來。對身處在偏鄉、資源不充沛的孩童們來說,只要持續累積簡單的成果,也能長出自信與成就感。王子建期望讓孩子們及早明白,認清自己,是幫助自己找出實踐與努力方法的第一步。

親愛愛樂用音樂開拓孩童生命道路。 圖片來源/親愛愛樂提供
親愛愛樂用音樂開拓孩童生命道路。 圖片來源/親愛愛樂提供

從社區陪伴到職涯培力 辦校創造更多可能

親愛愛樂的成立,緣於於當時是美術老師的陳珮文在拉琴,一位原民學童好奇發問:「我可以學嗎?」,意外開啟了課後輔導小提琴的文化大門。

慢慢地,陳珮文發現原本容易焦躁的孩子,因為練琴變得專注;原本下課沒去處的孩子,看著學長姐學琴很有趣,就跟著留下來一起學習。

市面小提琴家教時薪收費最低也要數百元,但為了不增加孩子們家庭的經濟壓力,親愛愛樂不收學費,由王子建夫妻一肩扛下所有支出。但小提琴的需求年年增加,王子建與陳珮文開始到處募集舊琴,還自己想辦法學起怎麼製琴、修琴,沒費用租借場地,就帶著孩子們去墓仔埔練琴。而他們努力解決困難的動力,源於對孩子們的「放不下」。

「孩子我們帶在身邊,比較不用擔心他們路會走偏,」他們看見許多社區內的弱勢家庭難以提供孩子們陪伴,也因為社區需要、孩子們需要,他們就越認真地投入這項志業。

這也使得從僅有 4 名原民學童,擴大逾 90 位學生,年齡更是橫跨小學生到大學生,間接催生出南投親愛村的響亮名號——「南投小提琴村」,也誤打誤撞走出實驗教育的雛形。

親愛愛樂從原本的課輔時間,一路延伸到供餐、供住宿,還教起孩子們木工,從頭到尾地製琴;肚子餓想吃料理,就學著自己捲袖下廚烹飪。鼓勵孩子們從生活實踐行動,過程中發現除了音樂以外,孩子們還有許多不同的天份。

王子建與陳珮文因此有了自己辦學校的念頭,終於在 2019年的南投中興新村創立國中學制的實驗教育機構。不以國文、數學主科掛帥,改為音樂作為主軸,兼具實用技能課程,像是木工、烹飪等課程,探索更為多元的興趣與技能。

親愛愛樂從原本的課輔時間,一路延伸到供餐、供住宿,還教起孩子們木工,從頭到尾地製琴 圖片來源/親愛愛樂提供
親愛愛樂從原本的課輔時間,一路延伸到供餐、供住宿,還教起孩子們木工,從頭到尾地製琴 圖片來源/親愛愛樂提供

疫情擋不住熱情 音樂劇展現團員創作實力

舉辦售票音樂會,是親愛愛樂每年重要的大事,但疫情的衝擊,讓成果發表延了又延、也少了主要挹注樂團經費支出的來源。但這些挫折並不中斷孩子們的創作熱情,王子建與陳珮文更鼓勵孩子們從個人編曲改成嘗試集體創作,共同構思旋律與故事性。

於是15位橫跨國中至大學的混齡團員們在沒有老師的介入下,從生活常聽到的故事取材,催生出親愛愛樂首齣音樂劇 ——《Lawa的彩虹橋》,故事說著一位名叫 Lawa的小女孩,為了醫治重病的祖母,踏上冒險而成長的故事。

「其實好幾年前他們(團員)就在嘗試做這件事情,但這是首次一首歌曲從頭到尾,孩子們必須要學會瞻前顧後、兼顧(樂曲)時間長度,還要想辦法增加感動。」王子建高興分享。

過去部落內流傳著「笨蛋才去學琴」的說法,因為對於許多原鄉家長們來說,具有生產力的技能才能挺胸說話,學音樂則是不被認同的;直至今日,愛樂樂團陪伴的孩子們,幾乎一路完成大學學業,並順利找到職涯方向,這亮眼的成果,日漸消彌了不看好的負面聲浪。

但王子建與陳珮文夫婦想做的不僅僅只有小提琴辦學,「30年是一個循環」,他們想透過多年的行動跟生命教育實驗,見證孩子們能走出原民社經弱勢的循環,更是有朝一日,他們會願意選擇回到原鄉,為當地挹注新的改變可能。

「我們一直在教孩子的是,音樂是要傳遞感動,第一名是宣布的當下就過去了,但感動會留下。」 圖片來源/親愛愛樂提供
「我們一直在教孩子的是,音樂是要傳遞感動,第一名是宣布的當下就過去了,但感動會留下。」 圖片來源/親愛愛樂提供

延伸閱讀

重建20年起家厝,陳彥翰接棒陳爸精神,催生「2.0」版孩子的書屋

「有父母才能叫家嗎?」走過愛的蠻荒 文國士陪伴弱勢少年找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老厝54」的永續創新!高科大用設計點亮屏東赤山記憶

「老厝54」的永續創新!高科大用設計點亮屏東赤山記憶

世界土壤日10週年了!探索台灣的3種酷農法...讓土地變減碳秘密武器

世界土壤日10週年了!探索台灣的3種酷農法...讓土地變減碳秘密武器

日本最佳賞楓時間大延後!126年來最熱秋天 紅葉季延至12月才登場

日本最佳賞楓時間大延後!126年來最熱秋天 紅葉季延至12月才登場

難民的靠山—法國充電奶奶 開放自家車庫提供移民充電、休息 一做就是20年

難民的靠山—法國充電奶奶 開放自家車庫提供移民充電、休息 一做就是20年

最新文章

永續行動只能「雷聲大、雨點小」?兩代環境記者從新聞現場解構困局

永續行動只能「雷聲大、雨點小」?兩代環境記者從新聞現場解構困局

性侵加害者也是受害者?「心理劇」治療如何療癒受刑人破碎的靈魂?

性侵加害者也是受害者?「心理劇」治療如何療癒受刑人破碎的靈魂?

在藝術療癒裡看見生命的光—「夢想城鄉」陪伴貧窮經驗者重建連結

在藝術療癒裡看見生命的光—「夢想城鄉」陪伴貧窮經驗者重建連結

毛茸茸療癒師上線!治療犬、心輔犬為何有助提升身心健康?

毛茸茸療癒師上線!治療犬、心輔犬為何有助提升身心健康?

山林共管仰賴原住民傳統智慧 實際參與卻淪紙上談兵?

山林共管仰賴原住民傳統智慧 實際參與卻淪紙上談兵?

碳匯大門開 台灣林業發展卻陷砍樹迷思、產業人才斷鏈

碳匯大門開 台灣林業發展卻陷砍樹迷思、產業人才斷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