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應聯合國永續目標 唐鳳、郭家佑、三企業帶台灣走出同溫層

無貧窮

由聯合報《倡議+》舉辦社會倡議講堂今(29)日邁入第二天。多位領域專家及企業齊聚華山文創園區,在「Taiwan Can Help」及「用創意做SDGs」兩場講座中,與現場民眾分享他們的倡議理念與為聯合國永續目標(SDGs)作出的努力。

華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魏杏娟(左二)、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左三)、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右三)分享帶領台灣走向國際的數位外交故事。 圖/王建發攝影
華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魏杏娟(左二)、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左三)、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右三)分享帶領台灣走向國際的數位外交故事。 圖/王建發攝影

不打悲情牌 數位創新證明「Taiwan Can Help」

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指出,過往在國際間宣傳時,台灣總容易落入「Taiwan Need Help」的悲情形象,但他透過科技創新幫助國際社會發展的例子說明,台灣有很強的數位能力,應該對自己更有信心。

唐鳳分享,非洲地區的肺結核傳染病流行甚廣,檢測卻所費不貲。由台灣社會創新公司結合AI影像辨識,研發出的「一美元快篩肺結核」,帶去非洲分享後立刻引起當地廣大迴響,目前正在逐步計畫推廣至全世界,讓更多人受惠。

為鼓勵社會創新提出倡議的總統盃「黑客松」(Hackathon),只要入選隊伍,其所提出的創新想法將被納入院會未來施政參考。希望透過整合民間智慧,跨界集思,進而促進政府創新的動力與效能。

今年的黑客松更開放國際創新團隊報名,獲選的國際團隊,可把提案帶回所屬國家實行,也串連起台灣和國外,成功拓展外交。他認為,透過數位創新向國際伸出的援手「並不是上對下的單向給予,而是雙方都能受惠的雙贏。」他期待透過開放創新與國際間的彼此援助,共創社會永續的美好社會。

郭家佑:「人人都可以是最好的民間外交家」

政院致力推動社會創新,民間倡議家也不遑多讓,郭家佑創辦「數位外交協會」,透過數位力帶領台灣跨出去,和全世界做朋友。郭家佑表示,社群媒體如今是國際間普遍的交流與合作管道,台灣擁有強大的社群行銷能力,正好可以藉此利基,發展出與全世界溝通的網路空間。

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分享走向科索沃、越南的數位社群互動故事。 圖/王建發攝影
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分享走向科索沃、越南的數位社群互動故事。 圖/王建發攝影

她到科索沃提出網路倡議,替歐洲小國爭取獨立網域,也在索羅門與台灣斷交的第一時間便聯繫該國社群媒體,讓兩國人民不因政府決策而斷線,在網路中搭起雙方對話交流的平台。今年則是到越南,與當地醫生合拍網路節目,傳遞醫療資訊,順帶宣傳台灣。

郭家佑認為,只有雙方有過交流、共同經驗,才有可能變成朋友。而「全世界的人意見交流都是發生在網路上,因此我們希望透過社群媒體,建立全世界對於台灣這個品牌的認識與信任感。」

華碩文教基金會魏杏娟:「為地球負責 企業責無旁貸」

華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魏杏娟則從企業端分享,華碩十年來在企業社會責任(CSR)中所做的努力。為了縮短數位落差,華碩與各式非營利組織、志工團隊等單位合作,走入38個國家設立數位學習中心,期許透過建置基礎設備、培育當地人才等方式,讓華碩的資源挹注到更多有需要的地方。包括菲律賓、非洲都有華碩前進,協助解決數位落差。

此外,魏杏娟也表示,華碩不只是製造者,更期許公司能成為實踐CSR的「3C產品的回收者」。他們長期推廣全球不限品牌的電子產品回收再製造,落實地球永續,讓世界各地的老電腦,都能在微光中重生。「我們身為大企業責無旁貸,要站出來為地球負責。」

家樂福蘇小真:「消費力量,是企業改變的最大動力」

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蘇小真分享,家樂福從一顆雞蛋推動食物轉型的社會友善經驗。蘇小真表示,家樂福為了改善動物福利,推出「非籠飼」雞蛋,雖然在輔導蛋農轉型、說服消費者以「價值」而非「價格」衡量購買的過程中都曾遭遇不少挑戰,但家樂福仍然相信,這是能改變社會的正確決定。

如何回應SDGs目標,家樂福、光寶響應提創新永續解方。 圖/李翎攝影
如何回應SDGs目標,家樂福、光寶響應提創新永續解方。 圖/李翎攝影

她也提醒,現在是消費者時代,每個購買決策都有力量,如果大家心懷責任,都能做出對這個社會永續發展更好的消費選擇,有一天就可以翻轉市場,促成改變發生。而「你們的消費力量,是我們改變的最大動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地震速報App開發者陳坤助:災難當下,自助是首要

地震速報App開發者陳坤助:災難當下,自助是首要

「從校門裡開始改變社會」SDGs體質注入校園

「從校門裡開始改變社會」SDGs體質注入校園

循環設計展開跑 下十年,擁抱一顆更永續的地球

循環設計展開跑 下十年,擁抱一顆更永續的地球

走吧回鄉!青年迴流「超高齡區」  顧創生也顧老鄉

走吧回鄉!青年迴流「超高齡區」 顧創生也顧老鄉

最新文章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

找回台灣地酒!金牌釀酒師陳千浩用風土 搶救失落的「農業文化遺產」

找回台灣地酒!金牌釀酒師陳千浩用風土 搶救失落的「農業文化遺產」

89億顆蛋的背後...友善飼養讓蛋雞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89億顆蛋的背後...友善飼養讓蛋雞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用蛋串起善的供應鏈!黎明方舟動福蛋:打造動物福利X社會照顧的新典範

用蛋串起善的供應鏈!黎明方舟動福蛋:打造動物福利X社會照顧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