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是黑暗大陸?輕軌、最普及行動支付都在這

位於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輕軌系統於2015年起全線通車。 圖/WowAfrica提供
位於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輕軌系統於2015年起全線通車。 圖/WowAfrica提供
無貧窮

想到非洲,你的腦海會浮現什麼畫面?是一望無際的草原、飢荒與戰亂不斷?還是全世界最普及的手機行動支付、創新的輕軌系統?

WowAfrica阿非卡」由一群熟悉且熱愛非洲的年輕人創辦,要帶著身在台灣的大家穿越刻板印象,重新認識非洲,沒想到做到後來,竟然也影響了非洲人,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


幾位曾在非洲各國生活的台灣學生與上班族,看見肯亞有全世界最普及的手機行動支付系統、看見衣索匹亞有創新輕軌系統,這樣不同於刻板印象中的非洲,現代且迷人。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多元的非洲樣貌,原過著規律上班族生活的盧韋辰,將這群熱愛非洲的人們聚集起來,建成了台灣最大的非洲資訊媒體網站--「WowAfrica阿非卡」。

WowAfrica的創辦人盧韋辰從交大機械系畢業後,曾擔任過業務,他卻越走越迷茫,不確定朝九晚五的生活是否是他真正想要的。「當時想為人生找一個方向,決定出去闖一闖。」盧韋辰笑著說。在朋友推薦下,透過民間NGO(非政府組織)的一項出國補助計畫,他毅然決然辭了工作,出走台灣。

前往陌生非洲 絕對不能死在那裡!

離開舒適圈的決定,成為改變人生方向的契機。盧韋辰回憶起當時為了決定要去哪個國家,他先訂下兩個原則:

一、我不能死在那裡。二、要到最不熟悉的地方,受最大衝擊。

於是他拿起世界地圖,從亞洲、美洲到歐洲一眼掃過去,最後眼神停留在非洲。「每個地方我都能想起些什麼,但到這裡(指非洲)卻一片空白。」語氣稍微下沉,盧韋辰說。

當大部分台灣人透過電視、電影與幾頁教科書等間接方式認識非洲時,盧韋辰選擇用自己的雙眼雙腳,踏上非洲土地,看見非洲的真實與多元,也讓台灣人擁有更多方式,了解這塊被刻板印象束縛多年,擁有最多國家數的非洲土地。

WowAfrica要讓每個人都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非洲

早在前往非洲前,盧韋辰就決定要把在非洲的經驗記錄下來。他找來前往非洲不同國家、同樣參與這項補助計畫的7位旅人,一開始的起心動念非常簡單,這8位旅人為了籌措旅行費,創了募資計畫,他們向贊助者承諾,回台後會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化為講座與展覽,也會架設網站,用不同方式將旅人們的紀錄與經驗傳遞出去。

雖然嘴巴說著「這是不歸路的開始」,盧韋辰卻一步步將簡單的承諾變為長遠的經營,從2014年名為「Lightening Dark」的集資計畫,到全台最大、匯聚非洲各國新聞的媒體平台「WowAfrica」誕生。

獨自前往非洲,盧韋辰(右)形容每天「都是一次次驚喜」,無論身在哪裡,他都持續用各種方式與當地好友交流。圖/WowAfrica提供
獨自前往非洲,盧韋辰(右)形容每天「都是一次次驚喜」,無論身在哪裡,他都持續用各種方式與當地好友交流。圖/WowAfrica提供

營運4年以來,盧韋辰與其團隊認為現階段的台灣對非洲各國並不熟悉,「甚至可以說是平行世界」,為了讓更多台灣人意識到,非洲並不只有刻板印象中的飢荒、戰亂面,希望藉由新聞報導,提供非洲各國不同的歷史脈絡、地方文化與人物故事,放下對非洲的成見。

因此,目前WowAfrica提供的資訊範圍廣泛,為的就是提供各種切角,「做到讓每個人都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開始認識非洲。」

目前WowAfrica團隊的全職員工有2位,創辦人盧韋辰與主編何佩佳,同時還有幾位兼職寫手。除了主編每年定期飛往非洲各國採訪外,部份文章採編譯方式產出。

即使因為資金有限,無法供應各個寫手至非洲採訪,盧韋辰與其團隊仍然堅持著作為媒體人的信念,光是編譯一則報導,從過濾國外各大媒體、搜尋非洲國內媒體報導、翻閱相關論文與政府報告並整合在地社群網絡的聲音,細數著每篇報導在登上平台前的層層關卡,盧韋辰笑稱,即使寫了幾年的文章,一篇報導製作時間最快3天,最慢也要5天,「這是種堅持。」盧韋辰笑說。

網路肉搜、路上看見黑人就上前搭訕,找遍在台灣的非洲人

要做到讓世界走進非洲,也讓非洲走入世界,WowAfrica不只是一個整合資訊、產出報導的媒體平台,盧韋辰更嘗試舉辦各種類型的實體活動,為的都是同一目的--讓更多台灣人認識世界地圖中,最常被遺忘的非洲。

為了讓台灣人與在台非洲人能面對面互動,WowAfrica舉辦的講座與活動,時常邀請在台非洲人分享經歷,說起一開始為了尋找在台非洲人的蹤影,盧韋辰大笑說著當初用的各種「招式」,臉書人肉搜索私訊、路上一看到黑人就上前搭訕聊天,不間斷的邀請,WowAfrica的在台非洲人聯絡網逐漸成形。

不只如此,盧韋辰也曾親自造訪非洲各國在台大使館,邀請他們準備各自國家的特色料理,辦了一場近百位台灣民眾與大使們、在台念書的非洲學生一起參與的溫馨宴會。

問起「當初搭訕路人、走進有距離感的大使館時不會害羞嗎?」盧韋辰沒有猶豫地反問:「怎麼能一開始創業就怕失敗呢?」即便如此,初期因資金來源不穩定,不管是行銷推廣、人才招募,還是大環境對非洲的陌生與不重視,他也曾想過放棄。

巧合的是,每當此時,總會有人伸出雙手,接住他們。2016年,WowAfrica差點就因資金不足而關閉,但也在同一年,WowAfrica獲得「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獎金雖無法長遠改變資金短缺的問題,但來自媒體業界的實質鼓勵卻推了他們一把,成為WowAfrica團隊前行的動力。

不僅翻轉台灣人的非洲印象,也改變了非洲人看待故鄉的眼光

如今WowAfrica商業模式已步上正軌,盧韋辰回過頭才發現,在過去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反倒促使他們思考怎麼設計一套專屬的商業模式,「所有課程內容跟教案都是在這種環境下被逼出來的。」

除了與羅東高中固定合開的認識非洲課程、遍布全台各學校的短期課程及演講等為目前主要收入來源外,也有越來越多企業看重他們對非洲的了解,WowAfrica當起企業的商業顧問,協助企業至非洲各國考察、諮詢非洲議題等等。

不曾去過非洲的台灣人來了、在台活動的非洲人來了、政府部門、企業資源也來了,應著WowAfrica的努力,非洲的多元面貌不只被看見,實質的影響也開始發酵。

WowAfrica原本只單向讓更多台灣人了解非洲,但在一次分享會上,盧韋辰發現自己無形中也提供非洲人重新認識自己故鄉的機會。

WowAfrica舉辦的活動,大多會直接邀請在台非洲人與參與者互動討論,沒有隔閡地讓雙方面對面瞭解彼此。圖/WowAfrica提供
WowAfrica舉辦的活動,大多會直接邀請在台非洲人與參與者互動討論,沒有隔閡地讓雙方面對面瞭解彼此。圖/WowAfrica提供

那次分享會邀請了在台就讀的南非人與在南非就學的WowAfrica夥伴對談,夥伴分享他在南非觀察到當地人如何以教育改善因長年種族隔離而引發的社會資源分配不均,深深震撼了這位來台讀書、南非土生土長的南非人。

他第一次透過外國人視角,用不同角度重新認識自己的故鄉。熱愛旅行的南非人被問到下一個最想去的國家是哪裡時,他竟回答:「南非!」他決定要帶著不一樣的視角,回南非走走。

「我意識到自己做的不只影響華人,還影響到非洲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故鄉。」從沒料想過自己的影響力,帶點欣慰,盧韋辰嘴角揚起一抹微笑。

接下來一兩年,盧韋辰希望資金逐漸穩定後,能夠將營運分成「把非洲帶出世界」的電子商務與「把世界帶進非洲」的媒體經營,電子商務方面,將非洲社會議題與文化融入商品中,目前不只與在南非長大的台灣設計師合作設計商品。主編也於今年10月前往布吉納法索,找尋當地手工藝品設計師,擔任上游供應商。

媒體經營方面,WowAfrica希望不只提供新聞報導,也希望開發結合非洲人交流、非洲資訊集結的課程、劇本與體驗式遊戲等,讓世界看見非洲的機會,體驗非洲的好,進而走進非洲。

很多人以為非洲已經被中國吃死死,但非洲那麼大,怎麼可能呢?

提到非洲,盧韋辰的眼裡總是閃爍光芒,講起盧安達禁用塑膠袋、說起肯亞的全面行動支付系統、道來利比亞被聯合國預估成為未來全世界人口第三大國,甚至聯合國也估計到了2050年,非洲人口會成長至全球的25%。

盧韋辰認為,非洲人口目前有大約6成25歲以下的年輕人口,已然成為最後一區有足夠潛力可快速發展的經濟體,但令他納悶的是,在非洲旅行的3個月中,他看過韓國三星、土耳其航空與中國華為手機等各國企業的廣告招牌,卻鮮少看見台灣的蹤影。

明明當地人手拿HTC手機,用ASUS筆電辦公,他們卻誤以為這是美國的品牌。」盧韋辰繼續深入觀察,才發現即使是有邦交關係的布吉納法索,大部分的居民仍然對台灣不熟悉,「各國政府與企業早已進軍非洲,台灣慢了別人很多步。」盧韋辰坦言,WowAfrica可以在公民意識與非洲議題上提供民眾非洲的多元視野,但在國家政策上,如貨運關稅、物流配送與協助企業進軍非洲等等,政府確實該開始動作。

「很多人以為非洲已經被中國吃得死死的,但非洲那麼大,怎麼可能呢?」盧韋辰認為,台灣對外交的想像太過狹隘,「既然現在只剩一個邦交國,為何不把原本認為的弱勢變為優勢?」他建議可以試著尋找國與國間的相似處作為切入點,例如與台灣擁有類似國際處境的索馬利蘭,即使不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但若從商業活動或民間交流開始,台灣的知名度才會提升,貿易合作的機率也會增加。

WowAfrica主編何佩佳(前中間)與創辦人盧韋辰(後右二)以篇篇報導、場場講座,親自造訪非洲各國,也廣邀在台非洲人與各使節團參與活動,讓更多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與非洲交朋友。圖/WowAfrica提供
WowAfrica主編何佩佳(前中間)與創辦人盧韋辰(後右二)以篇篇報導、場場講座,親自造訪非洲各國,也廣邀在台非洲人與各使節團參與活動,讓更多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與非洲交朋友。圖/WowAfrica提供

從一開始的Lightening Dark到改名為WowAfrica,盧韋辰與其夥伴從一開始試圖照亮這片時常被眾人遺忘,鮮少被提及的黑暗大陸,走到期望每個人在次次探索與了解後,在腦海中逐步建構出更多元真實的非洲面貌。

當不同領域與國家的人們牽起手來一同將彼此不真實、憑空想像的泡泡戳破,人與人、國與國間的互相理解才算正式啟動。 「這才是我們未來應該看見的樣貌,不是嗎?」似乎接下來旅途中的冒險與未知都不算什麼,盧韋辰的眼神藏不住喜悅與興奮,燦燦地笑著說。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作者文章

用黑色幽默談深度時事 博恩夜夜秀的幕後秘辛

用黑色幽默談深度時事 博恩夜夜秀的幕後秘辛

領導不是獨自走在前頭 「因為所以」從信任做起

領導不是獨自走在前頭 「因為所以」從信任做起

領導不是獨自走在前頭 「因為所以」從信任做起

領導不是獨自走在前頭 「因為所以」從信任做起

孩子的心內話:爸媽放下手機,多陪我們吧!

孩子的心內話:爸媽放下手機,多陪我們吧!

最新文章

為城市留下水與綠地 經典工程創辦人劉柏宏以自然為本打造城市韌性

為城市留下水與綠地 經典工程創辦人劉柏宏以自然為本打造城市韌性

不數人頭的地方發展學 小鎮智能靠區塊鍊把脈痛點

不數人頭的地方發展學 小鎮智能靠區塊鍊把脈痛點

躲不過都市熱島效應?台大教授石婉瑜:善用城市自然條件降溫

躲不過都市熱島效應?台大教授石婉瑜:善用城市自然條件降溫

為何築起高堤仍淹水?北大教授廖桂賢:城市韌性不是控制而是共存

為何築起高堤仍淹水?北大教授廖桂賢:城市韌性不是控制而是共存

台達、海科館建零碳「珊瑚諾亞方舟」 拼3年復育1萬株、培育耐熱品種

台達、海科館建零碳「珊瑚諾亞方舟」 拼3年復育1萬株、培育耐熱品種

為家鄉蓋一座珊瑚花園!澎湖種苗場場長柯志鴻如何串連觀光與海洋資源?

為家鄉蓋一座珊瑚花園!澎湖種苗場場長柯志鴻如何串連觀光與海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