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200多種雜草可食!大橋頭老宅「雜草町」找回與土地的連結

2024/01/29 生命力新聞 吳翊羚、林書羽

雜草或許在我們的視野中顯得不起眼,時常被忽視。然而,這些雜草卻擁有強韌的生命力和多樣的潛力,雜草在生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是土地中的先驅植物,為土地開路並維持生態平衡、增加有機質,對環境是不可或缺的。林芝宇和賴瑋婷透過雜草的認養行動,嘗試在都市中復育綠地,讓雜草能夠在這片土地上自由地生長,維護土地的生態和孕育生物多樣性,當中卻也面臨著人們對雜草的誤解。這使雜草稍慢開始舉辦各種活動和工作坊,透過親近大自然的方式,引導人們認識周遭的雜草,重拾對土地的尊重。不僅如此,他們還將雜草的美感延伸到草根筆的藝術創作,以視覺方式呈現植物的原貌,雜草稍慢希望透過飲食、採集和製作,讓人們親近雜草,了解到雜草的價值。

0
↑林芝宇(左)和賴瑋婷(右)在雜草町合影。 照片提供/雜草町臉書,臺北老屋新用計畫《居所本事》

原本過著朝九晚五上班生活的林芝宇和賴瑋婷,因為厭倦了坐在辦公室內束縛的感覺,毅然決然辭去了工作,與朋友展開了一段腳踏車環島的冒險,經過小農家、有機農場、自然農法的環島之旅。這趟旅程成為他真正接觸自然的契機。從公司的職場上班族,一躍而成為大自然的學徒。每天起床就要到農田了幫忙拔草、種菜,與土地的互動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經過實際上山採草後,她察覺天然又原始的深山環境也會被噴除草劑,並意識到台灣的土地生態是被漠視和干擾的,但雜草其實是好的藥材,也是耐受性強,能夠維護生態多樣性的植物,因此這啟發了他利用被丟棄的雜草,煮一鍋雜草茶,為土地發聲,讓大家了解雜草是可以如此親近於人。

林芝宇說:「在都市裡常常會有空虛、孤立的感覺,但當在跟土地接觸,會覺得跟土壤、植物、昆蟲,或是一陣風都是有連結的,所以從那時候開始就很吸引我在土地這件事。」這段日子讓他們深刻體會到與土地相處的踏實感,重新連結到自然的生命力。

雜草町 雜草專屬的文創據點

經過了環島之旅,林芝宇辭去了上班族的生活,重新評估自己對大自然的認知,也激發了他對手作青草茶的興趣,他開始向青草藥師學習如何製作青草茶、一起上山採草,後來始參與職業工會和社區大學,學習更多製茶技巧。

他分享到以前他的外公外婆在家裡都會煮青草茶,只要夏天一到,他們就會煮一大壺給家裡的人喝,等到自己學會後,發現青草茶是一種貼近生活、平易近人的茶飲。林芝宇說:「透過累積多年對雜草的認識和經驗,我們在採雜草的過程中就能直接判斷這些雜草是否能採集,其實台灣有兩百多種都是可食的,收集到的雜草經過挑選、剪段、日曬後,就可以熬煮成一鍋雜草茶,由於很多雜草是青草茶的原料,所以喝起來就像阿公阿嬤煮的青草茶。」

環島後,2014年,林芝宇便成立了「雜草稍慢工作室」,期待在「稍微慢一點」的步調裡與土地一起生活。

2018年,夥伴賴瑋婷加入了雜草稍慢工作室,並決定經營一個開放式的空間,也就是現在的「雜草町」。雜草町是賴瑋婷家人的舊住處,而早期則是賴瑋婷叔公開的小兒科,廢棄之後這個空間便留下了很多日常用品和家具,這也是親戚們反對的原因之一,因為很多物品對親戚們來說是有回憶價值的,所以親戚們希望若他們要使用這個空間就必須好好處理這些物品,所以他們花了將近一整年的時間在整頓這個環境,2020年成功落腳於台北市大同區的大橋頭。

一踏入雜草町,會看到富台灣味的綠底磨石子牆,然後延伸出一個大吧台,林芝宇說:「以往牆壁都塗了厚厚的漆,磨掉之後才發現原來裡面有這麼美麗的磨石子,所以才決定把它修復起來,然後把整個地板跟吧台都復刻成磨石子的外貌。」除此之外,雜草町內還有一大片日式榻榻米,賴瑋婷表示希望大家可以在這個開放式的空間內,在榻榻米上互相分享著故事、製造回憶。他們也巧妙地保留了許多舊有的物品和家具,如杯子、碗筷,甚至還有賴瑋婷阿嬤留下的嫁妝。這些物品不僅是空間的裝飾,更是承載了豐富回憶的見證者。

透過整頓和重生,雜草町成為了一個充滿生命力和故事的場所。它凝聚了親戚們的心力,也展現了林芝宇和賴瑋婷對於傳承和創新的堅持。無論是磨石子的美感,還是榻榻米的藝術,每一個元素都貫穿著他們對於這片空間的用心經營。在吧台上有一個畫上台灣的黑板,上面標示著綠色的點點和數字,是從2015年開始,每到了某個地點採雜草,就會做上記號,然後用數字標出順序,而目前已經採了89種雜草,林芝宇打算以採集一百種雜草邁進。

都市中的綠地復育與生態教育

林芝宇認為沒有不該存在的植物,不被期待或沒有利用價值的「雜草」是人類賦予的錯誤定義。林芝宇說:「雜草是自然生態系统的先鋒部隊,在一個惡劣、土壤貧瘠的環境中,怎麼樣的植物可以在這種環境先長出來?就是這些雜草,他們耐受性很強、生命力旺盛。慢慢地他們開始涵養水份,增加有機質,讓其他耐陰性的植物可以共同生存。」而後她提到現今都市化和人工管理的緣故,人們對土地則是追求粗糙而平坦的草坪,所以不斷地除草,忽視了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穩定性。

為了阻止雜草繼續被破壞,他們持續認養了許多綠地做復育環境的行動,但當中也遇到了不少瓶頸,除了民眾隨手亂丟垃圾之外,林芝宇舉例有些民眾會在綠地餵食貓咪,而未把罐頭帶走,導致貓咪吃剩的食物會招來老鼠,破壞生態鏈,使生態失去平衡,而至今已經有許多老鼠繁衍於那塊綠地,唯一能做的就只有請除鼠大隊來讓一切歸零。賴瑋婷也提到之前因為一塊綠地的雜草生長旺盛,而遭到附近居民檢舉雜草中有蛇,但因為民眾對這塊土地並不了解,所以當他們看到這樣的畫面會誤以為裡面有蛇。

林芝宇表示在都市中復育綠地的過程,最大的困難就是面對人的各種不了解。她舉例說明今年的登革熱在台灣十分嚴重,大家都認為應該要把雜草除乾淨,所以台灣都會定期的噴除草劑,這個行為反而對生態會更單一,且消滅了蚊子以外的生物,失去了多樣性。不過其實真正該處理的是積水的容器,只是因為民眾不理解登革熱的傳播方式和形成原因,所以他們認為政府更應該要透過教育讓民眾更認識這個環境,保育這個生態。

雜草之美 社區互動與創意藝術

2021年,賴瑋婷和林芝宇搬到大橋頭後,他們希望和這個社區有些互動,但因為當時正值疫情高峰期,所以沒有什麼人能夠與他們交流,所以雜草稍慢舉辦了「這裡有點草」的一系列活動和工作坊,也和太平國小合作,在校內認養了一片綠地,野放這塊地並維護它,降低人為的干擾,減少入侵植物的競爭,讓雜草恣意的生長和萌生,觀察植物的多樣性和變化,他們以當代採集的理念做出一系列的活動,包括自然課,也會帶著小學生、老師,及家長透過那塊綠地認識植物,也為了讓大家認識周圍的雜草,做了一個植物地圖。

0
圖/雜草町臉書 雜草稍慢舉辦了「這裡有點草」的一系列活動和工作坊,也和太平國小合作,在校內認養了一片綠地。

雜草稍慢至竹苗一帶的「DOC數位偏鄉樂齡工作坊」帶領當地年長者採草煮茶,以及教導他們上網搜尋並認識植物,希望他們一起親近大自然。但由於許多年長者連打字都不太會,所以賴瑋婷和林芝宇改變做法,讓每一位參與者使用草根筆寫一個字、畫一個插畫。

草根筆是藝術創作的一部分,是用植物的根,或是花絮編織而成筆的形狀,沾墨水後就可以書寫。這是他們用視覺的方式呈現植物的原貌,讓人們透過觀賞藝術作品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美感。同時,也是因為顧慮到人們或許不知道字面上的「雜草茶」為何,不知道是否能飲食,所以他們用草根筆書寫下每一款雜草茶的配方。他們將每位參與者寫的字和畫融合成一個圓形,形成「雜草曼陀羅」,林芝宇說:「雜草曼陀羅呈現了一鍋雜草茶的配方,而曼陀羅是個宇宙萬物匯集的概念,所以這是來自每個人不同背景、筆觸,和創作方式一起融合的圓,這個過程是非常療癒的。」他們將每一次的雜草曼陀羅圖形印製在年曆上,呈現每位參與者的成果。

日本駐村研究 與天氣之母的相遇

雜草稍慢工作室除了在國內各地進行駐村研究,今年九月更是前往日本西會津和松戶參與分享會和講座。而在西會津主要目的是認識當地的產業和文化,也參觀了自然農法的稻田,他們認證最好吃的米飯就在西會津。林芝宇說:「經過觀察後,那邊的稻田和台灣的真的非常不一樣,它也是一個山很多的區域,梯田上面都是蓋滿了綠色的植物,維持著好的生態,但反觀台灣已經過度水泥化。」

此外,他們還拜訪自然農法的農家,其中一位是個被稱為「天氣之母」的老奶奶—鈴木二三子,她四十年前創業經營了微生物土壤改良,對土地充滿著熱愛,甚至能夠透過觀察植物與生物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林芝宇舉例說到鈴木二三子光是看燕子飛的高低就知道接下來會不會下雨,精準且確切的預測天氣。林芝宇也提到在鈴木二三子家中,他們品嘗到鈴木親手種植的蔬菜和雞蛋,從她熱情的款待也感受到了對大自然的尊重。在西會津的探索中,他們不僅對當地的自然農法產業留下深刻印象,更在鈴木二三子家中品味到大自然的恩賜。

採訪側記:

一踏入雜草町,就可看到那台日混合的建築設計,我們坐在榻榻米上,喝著雜草町老闆娘招待的自製熱茶,感受到了濃厚的人情味。在與林芝宇和賴瑋婷進行訪談的過程中,也會有經過的路人自由地進到雜草町參觀室內的展覽。不禁讓我們感受到這個空間就如他們一開始設計的理念一樣,是個開放式的空間,且人們可以在榻榻米上互相分享著故事。林芝宇也會針對訪談的內容拿出成品展示給我們看,例如:草根筆、雜草曼陀羅,以及植物地圖⋯⋯等等,讓我們更認識了雜草以及它們的本質。


本文授權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在都市復育雜草 為土地煮一鍋青草茶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

作者文章

茂林牧場雞蛋 他們的雞蛋含有蝦紅素,因此蛋殼顏色較深。 圖/茂林牧場臉書

快樂雞生健康蛋!苗栗茂林牧場 友善飼養6萬7千隻雞

2024/04/22
語林有機農場主人邱語玲面對露天沒有溫室的蔬菜,都是抱持著「昆蟲吃剩下」的收成心態...

蟲也敢吃才安心-林口有機村 拓展在地小農能見度

2024/04/11
海岸志工們利用土地原有的石塊、木材修葺步道。 圖/苗栗社區大學提供

不捨兒時牧羊路荒廢…苗栗居民合作 手作修復牧羊古道

2024/04/09
吳加雄介紹台灣螢火蟲種類與習性。 圖/吳加雄先生提供

復育大安森林公園螢火蟲 吳加雄博士守護螢光25年

2024/04/08
麗山有機農場主人林書慧。 圖/曾韻儒攝影

台北南港麗山農場-6年養地堅持有機 老爺酒店也合作

2024/03/26
詹喬愉靠著雙腳征服世界各大山脈,她更是透過自身力量發起淨山活動及加入義消搜救隊。...

守護美麗稜線-登山家詹喬愉 背200多公斤垃圾下山

2024/03/19

最新文章

2022年上市及上櫃女性董事共2,233人,占15.6%,十年來增加861人。示...

上市櫃女性董事10年增861人 但仍低於男性 僅占15.6%

2024/04/28
超長加班、隱形加班,是上班族普遍面臨的問題。 圖/新華社

勞動節快樂嗎?調查:台灣平均工時9.6小時 破5成打卡完再加班

2024/04/26
我們用不著現今的高生產率,即可讓全世界的人民享有良好的生活水準。 圖/freep...

不努力也能過好生活!遵守「成長的極限」反而走更遠

2024/04/26
圖/臺銀人壽 提供

信賴跨越世代 臺銀人壽貼心傳愛 用永續撐地球

2024/04/26
圖說/日月光投控擁有全台灣唯4的「燈塔工廠」,更打造出全球第一座鑽石級低碳封測廠...

年霸榜永續模範生!日月光「4支箭」加速永續共好未來

2024/04/25
高達七成五上班族想要投入ESG相關工作,認為不但薪資高,且發展潛力大。 圖/sh...

職缺2年增4000筆!7成5上班族看好ESG工作

2024/04/2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