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新加坡從了無生機到「花園中的城市」,目標是 2030 年市民從家步行 10 分鐘就到公園

2023/03/14 公民報橘 游絨絨

新加坡佔地僅 700 多平方公里,卻擁有超過 570 萬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密度第...
新加坡佔地僅 700 多平方公里,卻擁有超過 570 萬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密度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摩納哥。 (圖片來源:Uwe Schwarzbach)

說到新加坡,多數人對她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花園城市」這個稱號,因為一抵達新加坡樟宜機場,馬上就會被它的綠意盎然所吸引,還有知名景點——濱海灣花園中巨大的天空樹,讓人彷彿置身阿凡達世界。

在新加坡,幾乎走到哪裡都能見到綠色植物,處處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不過,在 50 多年以前,新加坡卻完全不是這幅景色。

星耀樟宜。 (圖片來源:wiki / Supanut Arunoprayote)
星耀樟宜。 (圖片來源:wiki / Supanut Arunoprayote)

從了無生機到花園城市

自 1819 年新加坡首次被英國殖民,到 1965 年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聯邦並正式獨立以來,島上 95% 以上的植被因為人為的快速開發、城市的快速增長而被清除,包括 90% 的森林、67% 的本土鳥類和 40% 的哺乳動物都因此消失。

直到 1967 年,時任總理李光耀提出「花園城市」願景,希望將新加坡變成一座綠樹成蔭、環境整潔的城市,以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愉快,新加坡才展開綠化之旅。

在最初階段,「花園城市」的願景是實施密集植樹計劃,以建造李光耀在海外旅行時所見的林蔭大道。而該計劃也取得了成功,到 1970 年底,新加坡已種植了超過 55,000 棵新樹。

新加坡並於 1975 年頒布《公園與樹木法》,要求政府機構如建屋發展局和裕廊鎮管理局(JTC) 以及私人開發商,在開發住宅區、道路和停車場等建設項目中,為樹木和綠化留出空間。這些綠化舉措對植樹率產生了重大影響:新植樹的數量從 1974 年的約 16 萬棵增加到 2014 年 的 140 萬棵。

從花園城市到「花園中的城市」

從 1990 年代起,新加坡開始成立自然保護區,以保護國家的自然遺產。1992 年,新加坡制定了第一個「新加坡綠色計劃」(Singapore Green Plan),其願景是到 2000 年將新加坡變成一個更健康的綠色模範城市。此外,還推出了乾淨和綠色週(Clean and Green Week)等活動以及社區合作計劃,向國民灌輸綠色意識。

新加坡境內共有逾 300 座公園以及 4 個自然保護區。 (圖片來源:<a hr...
新加坡境內共有逾 300 座公園以及 4 個自然保護區。 (圖片來源:visitsingapore

到了 1998 年,新加坡的綠化政策以「花園中的城市」願景為指導,作為「花園城市」願景的下一階段,綠色植物不僅融入建築環境,還融入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

2002 年,新加坡推出新的「綠色計劃 2012」,專注於三個關鍵領域:

• 空氣和氣候變遷
• 水和潔淨的土地
• 自然與公共衛生

其目的是解決新加坡到 2012 年時可能面臨的問題。

步行 10 分鐘就到公園

2021 年,新加坡啟動了「綠色計劃 2030」,為未來 10 年制定了具體目標,加強新加坡在聯合國 2030 永續發展議程和《巴黎協定》框架下的承諾,並加速實現淨零排放目標。

「綠色計劃 2030」有 5 大主軸,分別為自然城市、永續生活、能源重置、綠色經濟和韌性未來,其中的「自然城市」目標是建立一個綠色、宜居的永續家園,新加坡預計將撥出 50% 的土地——約 200 公頃,用於自然公園,好讓每戶人家都住在離公園步行 10 分鐘的範圍內。

並透過再種植 100 萬棵樹,以吸收額外 78,000 噸二氧化碳,讓新加坡人享受更乾淨的空氣和涼爽的樹蔭。到 2030 年,新加坡將成為一座綠色美麗的自然之城。

新加坡透過持續的努力與每 10 年更新一次的「綠色計劃」,從了無生機邁向綠意盎然的城市,也凸顯了一個國家如果想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須要有具體目標和對未來的想像。反觀台灣,我們對未來的生活有具體的想像嗎?我們希望 10 年後,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是什麼樣貌呢?


參考資料

eresources.nlb.gov.sgsingapore-green-planeuronewsgreenplan.gov.sg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民報橘》(原文為:新加坡從了無生機到「花園中的城市」,目標是 2030 年市民從家步行 10 分鐘就到公園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公民報橘

《公民報橘》是一個所有公民都可以積極參與,並採取行動的網路環境,讓我們一起打造對我們與下一代而言,都更美好的台灣。

作者文章

荷蘭水上紙屋 (圖片來源:Wikkelboat)

海平面上升後-荷蘭「漂浮紙板屋」可能是未來住宅型態

2023/08/23
(圖片來源:Kevin Dahlman)

挪威奧斯陸「把街道還給市民」是城市首長使命!

2023/08/21
此款 APP 不但可以提醒用戶高溫警戒,還可以引導用戶到最近的涼爽區域。 (截圖...

最宜居城市怎麼迎戰溽暑!維也納App指引避暑去處、「酷船」戰酷熱

2023/08/17
法國里爾的長椅可以作為貯水設施 (圖片來源:transitionsaintmic...

歐洲創新長椅-有充電服務、消暑與儲水功能,還帶給市民更具吸引力的城市生活

2023/08/10
(圖片來源:Alamy)

爭取行的安全,荷蘭公民上街!翻轉汽車優先邏輯,成為今日自行車天堂

2023/06/26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想保護學童安全,也受夠了城市噪音和空污──柏林擴大行車「限速 30 公里」計畫!

2023/06/23

最新文章

人們可以走進三省堂看畫、聽講座。

台東獨立書店「三省堂」 陪伴精神病友的友善日常

2023/11/30
高雄美濃湖。野鳥學會表示,美濃湖是高雄的第2大湖,面積21公頃,周邊則是廣達10...

水雉增加近5倍!高雄美濃湖成「國際里山倡議」典範

2023/11/29
糧食體系的整體產銷過程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約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多數碳足跡都與畜牧業...

COP28氣候峰會將登場!首度聚焦糧食生產 牽動農業投資

2023/11/29
《超級外送員:使命必達的省時戰》一書揭露,外送員所擁的報酬與福利,正逐年下滑。 ...

低報酬高風險…8年資歷外送員嘆:年輕人別來!

2023/11/29
「國際維修日」全台大串聯活動於十月起陸續舉辦維修教學活動,盼以修代買的動手修復概...

家電壞了先別丟!全台11家維修站一次看

2023/11/28
女性面對事業機會的選擇,仍經常被婚姻以及家庭責任的期望所限制。 圖/unspla...

性別刻板觀念仍存在!女人迷《2023 多元共融白皮書》最新調查:41% 男性感受請育嬰假的社會壓力,超過女性 18%

2023/11/2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