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借隨還的「大眾運輸」 WeMo共享機車在路上!
過去10年,「共享經濟」是創新市場最熱門的關鍵詞,從旅館、自行車,到計程車,都見到新商業模式的興起。2016年,台北街頭,又出現名為WeMo Scooter(以下簡稱WeMo)「共享電動機車」,為共享移動地圖拼湊起最後一哩路。
拿起手機、動動手指,即可享受「隨借隨還」便利,在台灣獨樹一格的機車文化中,創造起大膽、創新的移動新想像。
「做你所驕傲的社會創新」這是WeMo的企業文化,也是創辦人吳昕霈的堅持信念,從5年前的一間鐵皮屋辦公室,到現在擁有7千輛共享電動機車的新創公司,WeMo的共享王國正在持續發生。
當年卸下麥肯錫顧問一職,回到台灣創業的吳昕霈,跟多數新創家一樣,總以「憑著一股傻勁」形容自己,但他堅信,擁有科技及能力的企業,是邁向永續、友善世界的驅動器,「所以我們要堅持下去,Fight to the good fight(為美好的戰鬥而戰)」。
從質疑聲浪開拓藍海 陪著新世代一起成長
據統計,2016年國內機車總銷量,超過驚人的85萬輛,創下當時歷年新高,同年,WeMo首次出現在市場,主打點開App租借,即可暢遊大街小巷,年輕人、大學生是「嚐鮮」新穎科技的主要客群。
為何把共享機車作為創業題目?這是吳昕霈一再被問的題目,回想2010年之後,從永續治理到綠色環境,社會議題越獲重視,但他發現,台灣交通汙染嚴重,卻超過30年沒有明顯變化,當國外開始鼓吹電動車、共享運具,更讓他開始思考,什麼是適合下一代的永續環境?「我們在做的事情,是陪著世代不斷成長的企業」。
但在推廣理念的同時,仍必須回歸產品本身,為提供騎乘的良好體驗,WeMo在開創初期決定大量投車,從原本不到1000輛,到一口氣佈建超過7000輛,擴大共享的密度、廣度,這也是展現WeMo的決心。
不過,台灣根深蒂固的機車文化,WeMo又該如何從中突圍?近年歐美「微交通」快速成長,大城市隨處可見共享機車、單車、滑板車。除了零碳排是一大亮點,也滿足短距離便利移動需求。「介於大眾運輸和個人用車之間,擁有兩者特質的中介交通運輸正成為消費新選項。」吳昕霈說
WeMo的後台數據也應證了新趨勢。吳昕霈觀察,目前WeMo的會員裡,有高達7成使用者,都自有機車或汽車,但台灣機車資源未受到有效利用,一台機車高達9成時間是閒置的,每天使用不到1小時,「我們應該去反思,擁有車輛不代表擁有便利?」
從早期「賣便利」,到現在「賣情境」,WeMo摸索出新解答。吳昕霈舉例,臨時跟三五好友一起喝酒聚餐,共享機車就是安心選擇,又或小家庭僅有1輛機車,突然2位家庭成員同時有用車需求。類似此種臨時、隨機,或是只去不回的單向移動,成為消費者的最大宗移動需求,共享機車就成為方便選項。
做你所驕傲的社會創新 創造進步世界的舞台
隨著WeMo的共享王國逐漸茁壯,不少業者爭相投入這塊市場,新創的道路艱辛曲折。WeMo對外的品牌價值,開始獲一般大眾接受,但對內的品牌理念,又如何讓員工認同?
事實上,WeMo鼓勵員工加強互相了解與溝通能力,開設人格了解培訓坊,了解自己與其他人的個性,進而找到溝通眉角,吳昕霈也認為,企業要給員工發揮自我的舞台,創新更不應畫地自限,而是持續的進化。
「我一直告訴同仁們,做你所驕傲的社會創新」吳昕霈說,社會也好、環境也罷,若要永續的發展,必須透過不斷創新,當你在做一件很值得的事,甚至覺得這件事非你不可,那就放膽下去做,即便失敗後,也要保有決心跟動力。
當然,偶爾被員工問到「何謂社會創新」?吳昕霈以最近台灣疫情應對為例,從口罩地圖,到掃QRcode就能實名制,他說,這些軟體的開發難度不高,但如果能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發揮小小的影響力,這就是一種社會創新,也是他一直鼓勵同仁及創業者,做自己會感到驕傲的社會創新。
讓機車成平台 從共享機車到共享數據
受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台灣進入三級警戒,全國幾乎足不出戶,無疑對交通行業是一種極大挑戰,WeMo不僅挺了過來,更進一步發揮自身的品牌理念及「安心感」價值。
從三級警戒開始的第一週,WeMo率先推出挺醫護免費騎方案,希望向社會傳遞正向能量;又考量防疫需求,主打安心7日專案,讓民眾可以租借機車一整週,減少與他人共用的防疫疑慮。
在疫情驅使下,「WeMo Life」在今年誕生,以大數據為核心,建立全新型態商業模式;吳昕霈說,現在民眾打開WeMo app,就能看到合作的餐飲零售店家,落實創造「移動+消費力」生態圈,WeMo不再侷限「行」,更擴展至「食衣住行育樂」。
當民眾減少自有機車,願意使用共享機車,城市有望釋出更多空間。回顧全世界的移動發展史,第一次的移動革命,人類用了不到10年時間,讓汽車取代馬車;在科技爆發的年代,大家有了更多想像,電動車、自動車到共享運具,可預期在WeMo的共享藍圖之下,將逐步引領台灣邁向第二次的移動革命。
延伸閱讀
>>減碳足跡 匹茲堡推「交通大平台」整合大眾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