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永續無法單打獨鬥-楊振甫:我們要像復仇者聯盟

2021/04/19 邱灝唐、劉嫈楓

2021,第五十一屆世界地球日,進入最後倒數三天。

由聯合新聞網《倡議+》與5% Desing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攜手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家樂福、慈濟基金會共同發起【永續。地球解方:2021設計行動高峰會】也將正式到來。發起單位之一,亦是策展人的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執行長楊振甫,有感永續議題無法再單打獨鬥,耗時半年時間籌備,跨界邀請產、官、學,共同實踐新型態的永續行動。

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執行長楊振甫。 圖/陳軍杉攝影
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執行長楊振甫。 圖/陳軍杉攝影

「跨界、對話、共創」三大關鍵字,將橫跨三天議程重點。楊振甫解釋,經過全球疫情、極端氣候等事件促使各界反思,並更加關注永續議題。經過過往的嘗試,不論企業或是消費者也發現舊有式都不再可行。

以企業來說,過往都是單一企業仰賴自己提出永續解方,但永續議題涉及眾多利害關係人,必須攜手生態系中的成員,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此外,消費者也不再甘於被動,期待能在消費過程表達意見,參與其中,甚至帶來改變。「個別的到位,並沒有辦法成就永續。」他說。面對永續議題大魔王,將無法憑藉企業、個人扮演英雄,而需要籌組「『永續』復仇者聯盟」。

【永續。地球解方:2021設計行動高峰會】三天論壇將以「世界永續同行」、「企業行動當責」、「未來實現預言」三大主題展開。特別的是,面對未知難解的永續挑戰,將由企業向大眾「出題」,邀請各界利用科技、商業、設計或是社創觀點,協助解題。楊振甫解釋,名為「出題」,也是一次向社會的邀約,其後敞開大門,邀請大眾一同參與。(報名論壇請按這

三天的論壇,也是期待作為對話平台,因此,此次邀請的對象,鎖定「科技研發」、「企業龍頭」、「社會設計組織」、「公部門」,透過不同定位的他們,從自身的出發點,提供觀點,也才能找到正確的「永續命題」。

楊振甫認為,這些產業是永續議題的領先群,期待他們率先出題,勇敢跨出第一步,提出自身需要各方協助的議題。不過揭露短處需要勇氣,所幸這幾年關於社會創新或永續力已經是中性的字詞,承認不足沒有太大風險,而且如SDGsESG等目標,並不會與商業上有所衝突,反而讓大眾看到永續議題背後的結構性問題,支持這些願意改變的廠商,甚至加入解題行列。

「永續。地球解方:2021設計行動高峰會」策展人楊振甫,有感於永續議題無法再單打...
「永續。地球解方:2021設計行動高峰會」策展人楊振甫,有感於永續議題無法再單打獨鬥,耗時半年時間籌備,跨界邀請產、官、學,共同實踐新型態的永續行動。 圖/陳軍杉攝影

「沒有人是真正的壞人。創新的過程中,常常因為資訊不對等而有了歧異。」透過論壇打造起的對話平台,也希望每位利害關係人參與其中,提早溝通,在決策尚未成形之前,廣納意見,倘若一旦決策成形,再進行溝通,也將錯過適當的對話時機點。如同近期的公投議題,每一方的堅持可能都是對的,但進入投票程序已經錯過對話的時間點,當大家聽不進其他意見、認為自己是對的時候,就很難有機會共創更好的選項。

三天論壇結束後,並不意味終點。論壇共創結果,將延伸為一年,並在明年同一時刻展現成果。楊振甫期許高峰會不僅是煙火式嘉年華,而是成為中長期行動,透過每年滾動檢討和合作,拆解問題。「重點不在三天議程舉辦後就結束。而是宣告新型態永續行動的正式展開(kick off)!」楊振甫說。

>>前進世界地球日專區,看更多永續解方

延伸閱讀

>>【世界地球日】疫後大未來 設計永續地球解方

>>楊振甫:從「人本設計」出發的全齡友善社區

>>邁「低碳經濟體」-政策、產業、食衣住行都在轉彎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國際旅遊平台列台南為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圖/台南市觀旅局提供

台灣之光!台南入選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2023/06/03
圖/Impact Hub

【倡議圈活動】一起創造共善的社會,卡地亞 2024 年靈思湧動女性創業家獎項開放申請!

2023/06/02
敘利亞庫德族男孩 Aylan Kurdi 在搭船逃難途中不幸溺斃,其遺體倒臥在海...

「我們只想活得像個人!」撕掉刻板標籤,藏在難民故事背後的吶喊

2023/06/02
圖/ChopValue提供

免洗竹筷變身室內藝術!加拿大B型企業擺脫一次性文化

2023/06/02
圖/pexels

《人選之人》性騷擾真實版! 面對色狼權力金鐘罩,我們「不要算了」好不好?

2023/06/01
台灣第一位鯨豚攝影師金磊以無盡的熱愛擁抱著海洋,透過鏡頭捕捉每一個令人驚嘆的瞬間...

等待每一個未知中「對」的畫面-鯨豚攝影師金磊:每一次的拍攝都是一段驚奇旅程

2023/06/01

最新文章

過往理事會與歐洲議會達成協議的表決通常只是形式。歐洲媒體以這張照片說明德在禁售燃...

法國強推「粉紅氫」入法 歐盟提高再生能源占比進程陷僵局

2023/06/02
圖/pexels

《人選之人》性騷擾真實版! 面對色狼權力金鐘罩,我們「不要算了」好不好?

2023/06/01
海牙地方法院正式宣判殼牌控股母公司應於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至2019...

氣候訴訟衝擊股價! 英研究:公司價值平均下跌0.41%

2023/06/01
Seaweed Generation機器人AlgaRay的示意圖(黃色魟魚外型)...

大西洋馬尾藻失控成災 新創公司擬用機器人將海藻沉入海底固碳

2023/05/31
環保署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廢棄物清理法」修正,未來「廢清法」將更名為「資源循環促進...

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環保署將「廢清法」更名為「資源循環促進法」

2023/05/31
巡護隊在海上巡航賞鯨時,若發現有異常情況會立即協助通報及蒐證。 圖片來源:海保署...

「友善賞鯨2.0」開跑 今年增標章考核、加大解說品質和海上巡護力道

2023/05/3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