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死亡瞬間?醫師宣告死亡前,病人屬於「活著」

醫學終究是操縱人生死的一門學問,那麼在醫學上該怎麼用客觀的方式來陳述「死亡」或是「死亡的剎那」呢? 圖/pixabay
醫學終究是操縱人生死的一門學問,那麼在醫學上該怎麼用客觀的方式來陳述「死亡」或是「死亡的剎那」呢? 圖/pixabay

醫學以明確的方式將人體數值化,人類的血壓在一定的範圍之中,客觀地認定這些數值如何區分為正常與異常。那麼在醫學上該怎麼用客觀的方式來陳述「死亡」或是「死亡的剎那」呢?

曾經對死亡茫然的筆者成了在醫院工作的醫生,只要是有醫生執照的人,都可以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死亡宣告。第一次親眼目睹死亡的那一天,筆者才終於真正領悟「死亡瞬間」,也理解了為何教科書裡幾乎沒有提及「死亡瞬間」的理由。


劃出死亡瞬間的界線

醫學歸屬於科學的範疇,所謂科學大致上來說,就是描述特定的自然現象,並以客觀數值證明。因此,醫學院學生必讀的眾多教科書,大體上皆以下列方式進行陳述,「血壓的正常值收縮壓為一百二十到一百四十毫米汞柱(mmHg),舒張壓則為八十到九十毫米汞柱;如果比這數值低的話是低血壓,較高的話則為高血壓。」醫學以明確的方式將人體數值化,人類的血壓在一定的範圍之中,客觀地認定這些數值如何區分為正常與異常。

醫學院時期的學生必須背誦許多類似的理論內容,但當時的我總對其中一件事感到相當好奇。醫學終究是操縱人生死的一門學問,那麼在醫學上該怎麼用客觀的方式來陳述「死亡」或是「死亡的剎那」呢?人究竟在哪一個瞬間會被定義為「死亡」呢?我心中的疑問無法輕易地解開,那時的我仍不過是有很多東西要學習的學生,然而身為一個人,我所感受到對死亡根源性的好奇心絲毫沒有消失。當教科書裡提及「死亡」時,為了避免定義死亡,或是對死亡定義太過籠統的說明,通常以「死亡的可能性很高」或「也許會致死」的語言來表現,結果沒有任何一段文字可以痛快地消除我心中的疑問。我只能猜測成為醫生之後,才可能領悟到死亡的沉默真理吧。

曾經對死亡茫然的我成了在醫院工作的醫生,只要是有醫生執照的人,都可以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死亡宣告。不過,沒有經驗的人很難適切做出判斷,因此即使正式成為醫生,第一次遭遇病患的死亡仍須以旁觀者的身分,觀察其他有經驗的醫生進行宣告。第一次親眼目睹死亡的那一天,那時我才終於真正領悟「死亡瞬間」,也理解了為何教科書裡幾乎沒有提及「死亡瞬間」的理由。

那是一位接受腦部手術的重症患者,當他的心臟停止跳動之際,我馬上飛奔過去為他做心肺復甦術。我不停地反覆用力按壓他的胸口,沒有任何戲劇性的事情發生,時間只靜靜地流逝。負責指揮的住院醫生專注地看著監控螢幕,喃喃自語地說道:「兩次腦溢血手術,壓到了腦幹,一個月期間都沒有自主呼吸,心臟停止後二十六分鐘內都毫無反應。唉,現在看來已經不行了。」他皺著眉頭,突然抬起手看向手錶說:「死亡時間一點十八分。」

就這樣,死亡的最初無法以任何明確界線劃分。一個人失去了意識與呼吸,心臟停止跳動,所有機能都停止了,在自然狀態下將這個人就這樣放置不管,不加以急救處置,也不會發生任何奇蹟,一定會死去。若沒有任何醫學上的幫助,心臟停止跳動與死亡其實是同義詞。如此,當失去生氣的心電圖顯示出水平直線的那一瞬間,就可說是人死亡的剎那;但在醫學上,並不會定義那一刻為死亡瞬間,因為透過醫學的努力與幫助,還是有可能把那個人救回來。

所謂的心肺復甦術,就是在體外對人的心臟反覆按壓的一種行為,即使心臟自主停止,若經由人為施予壓力反覆按壓,在某種程度上仍可以代替心臟功能。在勉強人體血液循環的狀況之下,如果可以找出心臟停止跳動的原因,並且予以矯正的話,就能讓患者的心臟重新自主跳動,這時我們會說這個人「活過來了」。

判斷死亡一個人與否,是綜合考慮患者心跳停止的狀態,斟酌目前所能採取的醫學處置與努力之後,確定這位接受心肺復甦術的患者絕對不可能有機會救回來的時候,所下的決定。救回來的可能性必須為零才行,若能毫不留戀地確信這一點,醫生即會停止所有的努力、宣告死亡。大致來說,心臟在停止跳動三十分鐘以上仍無法恢復自主心跳,同時處於無法恢復的無意識狀態,醫生就會出現放棄的念頭。有時明明就站在死亡的界線上,但過了一個小時的努力後,也可能再度回到他曾踩踏過的「生之地」;反之,當醫學上的努力完全停止的那一瞬間,希望回到了「無」,而患者必死無疑。所以在那一剎那,需要確信救回來的可能性為零才行,醫生經過如此苦思後,最終才能做出不治的宣告。

這判斷與宣告的職責交由最清楚這名患者的醫生全權決定,而死亡的那一瞬間也只限定由他一個人來判斷。甚至連正式的說法也沒有一定,「已經過世了」、「已經走了」、「死亡時間兩點二十三分」、「病人OOO現在已經過世了」、「雖然我們醫療團隊已經盡最大努力了,可是患者還是過世了。」這些全都是同樣的意思,只要聽這些話能夠理解,亡者現在已經永永遠遠離開自己身邊,不管說什麼都無濟於事。

判斷死亡一個人與否,是綜合考慮患者心跳停止的狀態,斟酌目前所能採取的醫學處置與努力之後,所下的決定。 圖/pixabay
判斷死亡一個人與否,是綜合考慮患者心跳停止的狀態,斟酌目前所能採取的醫學處置與努力之後,所下的決定。 圖/pixabay

一開始決定要放棄急救這件事本身是相當困難辛苦的,因為這就像是在那一瞬間,我將這個人的全部希望統統都剝奪一般,即使腦海中已經將整個情況整理過後,確認在機率上不會發生的事情,也難以將這個想法從腦海裡抹去。這個人的死亡之中,難道沒有我的一丁點過失添加其中嗎?如果真是這樣,不管怎樣的努力都要再試試看不是嗎?難道奇蹟不會降臨在這人身上嗎?把這些可能成為變數的所有可能都想過了一遍,然後直到徹底絕望,判斷一個人死了,這件事本身就帶給人心理上極大的壓力。

戰勝這個想法與下定決心,醫生了解了不管自己開口做了死亡宣告前與後,亡者的狀態完全不會有所改變,但是這一切只是要有個人出面劃出這條界線,世界秩序才能正常運轉。這個人可能已經死了好一陣子了,但是必須得到醫生開口將放棄的話語吐出嘴的那一刻,這個人才能正式地成為死者。或許這條未知的界線,每次將人們劃分在生者與亡者的這條界線,最終是醫生必須要做的職責。

我至今仍然無法忘記自己第一次做出死亡宣告的那一瞬間,一位癌症患者在家中突然昏倒了,等到急救隊員趕到時心跳已停止了,當他被送到我面前時就是這樣的狀態。如家屬所言,他全身上下滿布著抗癌的各種痕跡,對一連串的醫療處置半點反應也沒有。我看著那一動也未動的僵直四肢,與這一片混亂中不停被按壓的胸口,第一次直覺該是宣判死亡宣告的時刻,但與此同時卻盈滿強烈的恐懼。

雖然身體忙碌又焦躁不停地動作,但第一次要下這樣的判斷,我仍在腦海中慎重再慎重地思考。心臟停止跳動,失去所有反應的狀態已過五十五分鐘了,不管期待奇蹟或是偶然,這個人要想重新返回這世界已經相當困難,即便如此,最後一刻我仍然猶豫不決。過了已經比一般心肺復甦術施行還要更長的時間、這一切我確定真的無法挽救的程度,但其實這個人好久之前就已死去了。

不過,清楚目睹所有過程的家屬們,絕對不會這樣想的。不久前仍一起聊天、深愛的人昏倒了,急救隊員疾速飛奔而來,毫不猶豫地施予心肺復甦術,馬上就送到醫院了,接手過後的醫護人員顯得苦惱,仍然繼續不停地按壓胸部,並且持續灌氣。對在一旁看著全部過程的人來說,內心抱持著期待是理所當然的。過了一會兒,我艱困地開了口,第一次宣告死亡。「兩點二十三分,我們醫療團隊盡了最大努力,但他仍然過世了。」在我說完話之前,他還是一個活人,但在我張嘴宣告他的死亡的那一瞬間,他成了死人。從家裡急急忙忙趕來的家屬們,由於那一瞬間降臨的死亡,全都感到極度悲傷,一下子嗚咽地痛哭失聲。

現在變成一具屍首的那個人,以及圍繞在他四周突然響起的哽咽哭聲,悲傷的冷空氣襲捲而來。在一群極度悲痛的人們之中,只有我要獨自裝作沒有任何情緒,很難撐過去。當死亡宣告從我口裡吐出,一吸氣,彷彿悲痛沉重的空氣充滿整個肺部,不知道怎麼回事,圍繞他的過去與現在,每一瞬間交織在腦海中,使我眼眶發熱、再也沒辦法說任何話了。從那時開始,無計可施的我只能努力讓自己變得遲鈍,但我也只不過是沒辦法忍受當下悲傷的一名凡人。那天我不自然地往房裡跑去,好一段時間沒辦法走出房門。

圖/時報出版提供
圖/時報出版提供

隨著時間流逝,我已經成為一個可以冷靜計算機率、對悲傷也有一套忍耐方法的平凡醫生。然而我仍本能地對宣告死亡的那瞬間感到恐懼,雖然是科學的瞬間,卻也是唯一無法交到科學手中負責的一刻:一個人由其他人在模糊不清的時間區塊裡,劃下的一條界線之下,成為了亡者。那毫無疑問必定使人沉浸於悲傷的一瞬間,往後的我仍會一直為這瞬間的命名繼續苦思煩惱著。

• 本文摘自:精疲力竭的一天:雖然想死,但卻成為醫生的我2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20年04月

延伸閱讀

>>為什麼越「文明」的世界越厭女?

>>為了活下去,你願意住進車子裡嗎

>>接體員大師兄的故事



「社福機構自主財源」迷思調查問卷>>您覺得,您的善款應該怎麼被運用?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台語更名「台灣台語」?文化部:展現在地化、尊重族群自稱

台語更名「台灣台語」?文化部:展現在地化、尊重族群自稱

2023創33年來最乾旱紀錄 全球36億人都缺水

2023創33年來最乾旱紀錄 全球36億人都缺水

自然碳匯正夯能「救土」?土壤權威郭鴻裕:台灣的土壤是孤兒

自然碳匯正夯能「救土」?土壤權威郭鴻裕:台灣的土壤是孤兒

「國慶鳥」報到!新北貢寮種稻友善耕作 成候鳥天堂

「國慶鳥」報到!新北貢寮種稻友善耕作 成候鳥天堂

最新文章

自然碳匯正夯能「救土」?土壤權威郭鴻裕:台灣的土壤是孤兒

自然碳匯正夯能「救土」?土壤權威郭鴻裕:台灣的土壤是孤兒

「國慶鳥」報到!新北貢寮種稻友善耕作 成候鳥天堂

「國慶鳥」報到!新北貢寮種稻友善耕作 成候鳥天堂

池上驚見近百隻麻雀屍體...已是今年第2起 疑遭投餵農藥毒亡

池上驚見近百隻麻雀屍體...已是今年第2起 疑遭投餵農藥毒亡

人為開發吞噬濕地!西海岸泥灘地消失近6成、威脅候鳥生態

人為開發吞噬濕地!西海岸泥灘地消失近6成、威脅候鳥生態

誤殺黑熊的一聲槍響...共創原民文化與生態保育的傷痕

誤殺黑熊的一聲槍響...共創原民文化與生態保育的傷痕

醫院放流水抗生素超標高3700倍!恐釀抗藥性危機、催生超級細菌

醫院放流水抗生素超標高3700倍!恐釀抗藥性危機、催生超級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