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封城那刻在城裡...澳洲新聞團隊拍下:武漢封城實錄

2020/06/09 Giloo紀實影音/文:傑克、蕭容涵

走在路上的行人突然倒下,無人敢接近關心。警察把懷疑染病的居民從房子裡抬出來,在一片呼天搶地下帶走、或是把大樓的大門燒焊封閉禁止居民外出。這一切令人毛骨悚然的景況,就發生在中國武漢。這場世紀瘟疫究竟是如何開始的?而它又是如何影響著我們?這些問題,紀錄片《擴散前夕:武漢封城實錄》都會一一解答。


武漢肺炎爆發,接連向外輸出病例,引至全球大流行至今已經近半年。這一次波及全球的疫情,比起2003年同樣來自於中國大陸的「非典型肺炎」SARS持續時間更長,影響更浩大。

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初期,一隊澳洲新聞拍攝團隊剛好就在疫情風暴的中心湖北省武漢市,他們將英國記者在家隔離時的個人報導、居武漢澳洲人的第一視角影片、以及疫情爆發時的即時畫面集結,整理成紀錄片《擴散前夕:武漢封城實錄》,揭露在一夜間突然被徹底封閉的武漢市內最真實狀況。

拍攝團隊回溯武漢肺炎自去年12月起開始流傳,最先警覺的是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當中最著名的就是曾經發表針對香港反送中示威者言論的「護旗手」李文亮醫生。這位曾經宣言要為中共護旗的急診室醫生,早在2019年末就發現有大量感染不明病症的病人湧現,並在其私人聊天室提醒同仁,沒想到在幾天時間內聊天室就被封鎖,李文亮本人也被公安約見,愛國醫生瞬間淪為中共指認的「造謠者」。

《擴散前夕:武漢封城實錄》劇照:一夜間突然被徹底封閉的武漢市。 圖/Giloo紀...
《擴散前夕:武漢封城實錄》劇照:一夜間突然被徹底封閉的武漢市。 圖/Giloo紀實影音提供

紀錄片《擴散前夕:武漢封城實錄》中除了詳實紀錄了封城期間武漢市風聲鶴唳的最真實一面,也展露了中共威權統治下的欺上瞞下與荒腔走板。

武漢肺炎的第一例死亡個案發生在1月9日,但因正好時值政府會議期間,中共官方因而拖延至1月11日才向外界公佈。而最早發現疫情的「護旗手」李文亮醫生亦馬上被控以「造謠生事」的罪名。政府高層的官官相護與中共的「維穩」政策,害怕疫症蔓延的消息會影響社會穩定進而危害到政權穩定,而為此付出代價的往往是最弱勢的一般民眾。

疫情發展至今,已經奪去了成千上萬的性命,甚至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也讓我們看見在現代的發達社會,因為全球化的便利,疫症能夠以難以想像的速度席捲全球。而《擴散前夕:武漢封城實錄》,不僅僅是記錄下疫情的第一現場,更用這些影像與聲音,作為對未來的警鐘,提醒未來的我們,不能再重蹈覆徹。

《擴散前夕:武漢封城實錄》劇照:封城後的武漢,原本車水馬龍的路上突然淨空。 圖/...
《擴散前夕:武漢封城實錄》劇照:封城後的武漢,原本車水馬龍的路上突然淨空。 圖/Giloo紀實影音提供

——關於Giloo紀實影音——

Giloo的命名,源自於「紀錄」的發音,是台灣唯一以議題為導向的影音平台,搜羅台灣與世界最重要的紀實電影,打造專屬於議題與知識影像的文化社群。

影音平台「Giloo紀實影音」與KKBOX 集團旗下影音串流科技公司「KKStream」合作,開放全片免費看。7/15前,只要在Giloo網站註冊成為會員,便能免費收看《還能相信WHO?》以及疫情片單「瘟疫論 On Pandemics」中的所有影片!

《擴散前夕:武漢封城實錄》|全片線上觀影

瘟疫論 On Pandemics|前往片單

延伸閱讀

>>還能相信WHO?其實2018年,就有紀錄片叩門詢問

>>對醫護說「辛苦!」後,台灣有給醫護喘息空間嗎

>>「聲名狼藉女法官RBG」在雄性法律圈敲響-性平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倡議圈活動】號召樹光 向未來森林說聲Hi|種樹集資計畫

2023/11/28
「國際維修日」全台大串聯活動於十月起陸續舉辦維修教學活動,盼以修代買的動手修復概...

家電壞了先別丟!全台11家維修站一次看

2023/11/28
「熊良心生態團隊」於農曆7月29日,在池上鄉富興村北極玄天宮為野生動物們舉辦首次...

台東首辦!為路殺動物普渡 寵物飼料躍上祭祀桌 神明也樂見

2023/11/28
女性面對事業機會的選擇,仍經常被婚姻以及家庭責任的期望所限制。 圖/unspla...

性別刻板觀念仍存在!女人迷《2023 多元共融白皮書》最新調查:41% 男性感受請育嬰假的社會壓力,超過女性 18%

2023/11/28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在《2023 OpView數據年會》公布台灣近5年...

2023年ESG年度回顧出爐!兩大永續話題 破90萬則討論

2023/11/28
巴氏銀鮈。 圖/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提供

瀕絕台灣特有種「巴氏銀鮈」有救了?15公私單位進場烏溪護育

2023/11/28

最新文章

「國際維修日」全台大串聯活動於十月起陸續舉辦維修教學活動,盼以修代買的動手修復概...

家電壞了先別丟!全台11家維修站一次看

2023/11/28
女性面對事業機會的選擇,仍經常被婚姻以及家庭責任的期望所限制。 圖/unspla...

性別刻板觀念仍存在!女人迷《2023 多元共融白皮書》最新調查:41% 男性感受請育嬰假的社會壓力,超過女性 18%

2023/11/28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在《2023 OpView數據年會》公布台灣近5年...

2023年ESG年度回顧出爐!兩大永續話題 破90萬則討論

2023/11/28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表示,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去年約有4300萬人活在飢餓...

4300萬人挨餓…氣候危機加通膨 拉美及加勒比海陷入困境

2023/11/27
外送員沒有底薪而是按件計酬,導致他們必須盡可能多跑幾單,才能獲得基本收入。
 ...

外送員要錢不要命?為何騎車超速、工作12小時成常態?

2023/11/27
韓國青少年沉迷網路賭博的狀況愈發嚴重,平均在11.3歲時就會開始接觸。 圖/un...

平均11歲就接觸!韓國青少年網路賭博成癮 政府推輔導計畫

2023/11/2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