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翻轉在地生態 他們投入創新能量改變台灣

2018/06/26 吳思萍

聯合報《倡議+》昨天(25)舉辦「躍進的CSR——善用企業力,成就影響力」論壇,邀請5家社會企業短講,這些社會企業運用創新思維,讓以往在角落無語的人與議題,能被看見,散發光與亮。

聯合報《倡議+》的「躍進的CSR——善用企業力,成就影響力」論壇邀請台大葉丙成教...
聯合報《倡議+》的「躍進的CSR——善用企業力,成就影響力」論壇邀請台大葉丙成教授與5家社會企業短講。左起:點點善執行長暨召集人葉文宏、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台大教授葉丙成、LIS線上教學平台創辦人嚴天浩、好盒器創辦人宋宜臻、直接跟農夫買創辦人金欣儀。 記者蘇健忠/攝影

「我們嘗試一種可能,讓弱勢不再存在」

    --點點善執行長暨召集人葉文宏

「喜憨兒也能成為設計師」點點善執行長葉文宏3年前參與世界設計之都的籌備工作坊,他陪喜憨兒繪畫,發現這些孩子的線條圓得不圓、直得不直,富有童趣,令人驚艷,他開始尋找一起參與的可能性。

葉文宏讓其他設計師與憨兒共同創作,轉化為作品,因為「單純的線條,最能打動人心」。...
葉文宏讓其他設計師與憨兒共同創作,轉化為作品,因為「單純的線條,最能打動人心」。 記者蘇健忠/攝影

葉文宏讓其他設計師與憨兒共同創作,轉化為作品,2016年世界設計之都,在國父紀念館捷運站的通道展示憨兒的作品,許多國外民眾驚艷台灣將設計與社會議題、公共空間結合,「單純的線條,最能打動人心。」

2017年世大運在台灣舉辦,憨兒的作品也結合文創商品,大獲好評。松菸誠品的天空創意節,他將憨兒畫的籃球架、桌球桌,與工業設計結合,做成實際的作品;並帶著憨兒畫台灣花卉,運用飯店的大廳、運用於商用空間,讓公益真正能夠融入生活。

「畢卡索曾說,自己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孩子天馬行空的創作。」葉文宏說,公益融入生活的理念就是讓民眾發自內心欣賞、喜歡孩子的作品,而不是因為憨兒的面孔,用同情心來販售商品。

點點善陪伴憨兒創作,並將憨兒的作品商品化,2年來共創作了1萬多幅畫作,每月共有2至3次的共同創作,並開發五小福角色,讓文創商品更多元,葉文宏說,「我們嘗試一種可能,讓弱勢不再存在」。


「每個農夫都是一本書,值得被看見」

    --直接跟農夫買創辦人金欣儀

金欣儀創辦「直接跟農夫買」網站,陪伴農夫轉型、減少用藥,也讓消費者認識為他種植的...
金欣儀創辦「直接跟農夫買」網站,陪伴農夫轉型、減少用藥,也讓消費者認識為他種植的農夫,讓各地小農被看見。 記者蘇健忠/攝影

直接跟農夫買創辦人金欣儀10年前在台灣環島1年,認識許多農夫,她也因此了解,台灣1年使用9千噸農藥,農夫是最直接的受害者,自然環境與消費者也無法倖免,她開始思考,如何改變、讓環境變得更好?

因此她走訪台灣角落,創辦「直接跟農夫買」網站,讓各地小農被看見,堅持公平交易,也讓消費者認識為他種植的農夫,並陪伴農夫轉型,減少用藥,人人吃到無毒食物。

目前直接跟農夫買共有80戶合作農戶,這些農友用友善環境的方式耕耘,也協助農戶收入合理化,有71%的農戶收入提升20%,並有75%會員將種植顧及環境視為農產品挑選的第一順位。

金欣儀也與企業合作,讓企業可以到田裡養自己的食物,也幫企業客製禮盒,並透過計畫性的支持方案,試圖解決農業的產銷問題。

金欣儀說,過去農夫們沒有名字也沒有臉,只是攤位或貨架上的一顆菜,直接跟農夫買的網站,讓消費者逛網站就像逛書店,他們想告訴大家,努力的農夫背後,他們的耕作哲學,「每個農夫都是一本書,值得被看見。」


「不只是做教材,要給台灣孩子不一樣的感動」

    --LIS線上教學平台創辦人嚴天浩

嚴天浩將科學教材做成影片,有趣、生動的內容,讓孩子開始期待上課,教材中也給予動機...
嚴天浩將科學教材做成影片,有趣、生動的內容,讓孩子開始期待上課,教材中也給予動機與能力。 記者蘇健忠/攝影

多數人都是帶著對偏鄉的想像幫忙偏鄉,但這真的是偏鄉孩子需要的嗎?LIS線上教學平台創辦人嚴天浩觀察發現,大批的教科書、嶄新的電腦設備都捐到偏鄉,孩子仍然問「為什麼要考這個」?

嚴天浩說,偏鄉孩子缺的是學習動機。在偏鄉很常看到,國三的孩子,可能只有小六的程度,國三階段,一班有一半的孩子拿不到畢業證書,都是很普遍的現象,但都市人無法想像。

他將科學教材做成影片,有趣、生動的內容,讓孩子開始期待上課,教材中也給予動機與能力,嚴天浩說,以前學生會請假跳陣頭,現在反而覺得上課比較有趣,從街頭返回學校。

他研發的教材獲得很大回響,就連都市的孩子也很感興趣,因此他開始收費科學課程,主張「都市孩子上一堂、偏鄉孩子免費上一堂」,希望不只是做教材,而是給台灣的孩子,不一樣的感動。


「青年返鄉可能吃土,不如培養孩子留鄉的能力」

    --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

「年輕人返鄉,收入可能無以為繼,若是建立脈絡,透過一連串教學內容,讓孩子畢業後就留在社區,培養孩子留鄉的能力,更有機會翻轉社區。」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認為,與其讓青年返鄉吃土,不如培養孩子留鄉自立。

林峻丞12年前返鄉,發現三峽是新北市吸毒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也造成許多社會問題,他從文化、教育、環境、產業等面向,翻轉城鄉落差。他在社區發展產業,像是食堂、旅宿、豆製所、文創商品等,提供孩子與家長工作機會,收益用來扶助當地的弱勢孩子。

為了讓三峽孩子對生長的土地有感,他創立職人小學堂,社區的篆刻師傅、金工師傅,可與學校教學連結,也藉此培訓孩子的能力;林峻丞也發展社區旅遊,串聯共好夥伴,旅客來到三峽,10%的旅費成為社區公益基金,投入當地孩子的課後照顧資源

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認為,與其讓青年返鄉吃土,不如培養孩子留鄉自立。 記者蘇健忠...
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認為,與其讓青年返鄉吃土,不如培養孩子留鄉自立。 記者蘇健忠/攝影

2015年林峻丞成立小草書屋,與9所國中小合作,為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做課後與寒暑假課輔,讓中輟生提早學習一技之長,林峻丞打造10年的社區關懷系統,讓孩子成長的重要10年,都有人陪伴。


「一起創造沒有一次性容器的未來」

    --好盒器創辦人宋宜臻

台灣外食人口超過1千萬,每年用15億免洗杯、50億的免洗餐盒,造成嚴重的垃圾問題,宋宜臻2017年在台南創辦好盒器,用共享經濟的概念讓4千多件容器流通,降低民眾對一次性容器的依賴,環保也能兼顧便利。

好盒器創辦人宋宜臻運用設計與科技的力量,讓使用者看到每一次選用好盒器可減少多少碳...
好盒器創辦人宋宜臻運用設計與科技的力量,讓使用者看到每一次選用好盒器可減少多少碳排放,讓使用者有感。 記者蘇健忠/攝影

好盒器的容器都有專屬ID,他們管理店家使用容器的流向與生命週期,像是重複的塑膠容器容易有磨損,可以適度淘汰,並與固定的清洗業者合作,確保衛生。

如何讓使用者願意使用?宋宜臻運用設計與科技的力量,讓使用者看到自己每一次選用好盒器,已經減少多少碳排放、救了多少棵樹,並有多少店家配合,讓使用者有感。

好盒器目前已有18家固定合作店家,並與大型活動配合,例如台北的簡單生活節、高雄大港開唱,整場活動都用不到一次性容器,2017年已減少2萬的免洗容器使用,2018年開發放在企業與學校周邊的自動歸還站,使用更便利。

• 小草書屋官方網站http://www.grassbookhouse.org.tw/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推動直接跟農夫買 她從土壤裡找到踏實

林峻丞:我對成功的定義和學校老師不一樣

熱血會流乾 永續社企「不能有人覺得在犧牲」

作者文章

圖/吳欣穎攝影

跟著消費者一起長大!台灣國民巧克力的創新轉型路

2020/07/01
攝影/賴佐誌

台灣帝亞吉歐 資助夢想也能是CSR

2019/05/09
攝影/賴佐誌

凝聚人心的地方創生 才能永續

2019/05/07
攝影/賴佐誌

最有人味的CSR 華碩從照顧員工做起

2019/04/02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總經理黃正忠。 攝影/賴佐誌

停止消耗環境資源 創新CSR要走向永續發展

2019/03/22
吳彥杰強調,教學效率如果建立在很高的教學成本上,就會產生教育不平等、階級世襲的問...

好玩有趣≠翻轉教育 你的創新不是孩子的未來

2018/12/22

最新文章

孩童在課堂上學習氣候變遷,從小具備因應氣候變遷的知識和行動能力,是建構淨零與氣候...

氣候教育必修成國際趨勢 台灣可以怎麼做?

2023/03/21
減少小包裝一次用旅宿用品成為國際趨勢。示意圖。 圖片來源:pexels

飯店減用一次性備品 旅宿業建議「強制不提供」 環署草案暫緩上路

2023/03/17
雲林縣引進全台首座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產製系統,每天可處理200公噸垃圾。 圖/...

垃圾變燃料!雲林引進全台首座SRF垃圾處理系統

2023/03/15
台灣麒麟董事長上田隆史,秉持「創造共享價值」CSV精神,為台灣這塊土地做出貢獻。...

一起暢飲台灣之美:KIRIN Bar BEER深耕20年 用CSV共享價值續挺在地

2023/03/15
環球購物中心與銘傳大學跨世代協作,協助奎輝國小改造圖書室,並用循環建材讓永續融入...

永續小學堂跨世代協作!百貨改裝建材轉生偏鄉小學永續圖書室

2023/03/14
新加坡佔地僅 700 多平方公里,卻擁有超過 570 萬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密度第...

新加坡從了無生機到「花園中的城市」,目標是 2030 年市民從家步行 10 分鐘就到公園

2023/03/1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