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網路用量飆升成能耗危機? 電信設備商釋疑:數位化更有助減碳

2022/12/25 環境資訊中心 李蘇竣

現今社會人手一機,行動網路儼然成為生活必需品之一。電信設備商愛立信(Ericsson)昨(20日)發布《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分析全球行動數據使用量在近兩年內成長了一倍。面臨全球減碳浪潮,愛立信強調,只要電信業者適時更新設備、運用智慧化管理,行動網路使用不會使能耗、碳排大幅增加;反而能藉由數位化,協助各行各業邁向減碳轉型,預估2030年電信服務可使全球產業減碳15%。

全球行動網路數據流量在過去兩年內成長一倍,愛立信分析,至2028年恐增加4倍。 ...
全球行動網路數據流量在過去兩年內成長一倍,愛立信分析,至2028年恐增加4倍。 圖片來源:Pixabay

網路用量翻倍引發能耗隱憂? 愛立信:能耗未顯著增加

全球電信設備商巨擘愛立信(Ericsson)昨(20日)發布最新一期《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指出全球行動網路數據流量在過去兩年內成長一倍,光是2021年第三季至今年第三季就成長了38%,預估到2028年將成長為目前的四倍。

台灣愛立信總經理周大企表示,台灣的行動數據使用量在全球可說是名列前茅,以台灣所在的東北亞地區來看,平均每部智慧手機的行動數據流量持續增加,預估將在2028年達到每月55GB,屆時東北亞地區在全球行動數據流量總量中所占的比例將達到30%左右。

全球行動網路流量快速成長。 圖片來源:擷取自愛立信簡報
全球行動網路流量快速成長。 圖片來源:擷取自愛立信簡報

網路需求不斷成長之下,是否將成為當前減碳趨勢下的一大難題?周大企給予否定答案,他舉例,過去十年內行動數據量成長高達287倍,但受惠於電信設備持續研發進步,十年來行動數據的用電量只成長1.6倍,可見用電量與網路用量並不是正比成長。

愛立信技術長姚旦補充,目前行動網路占全球電力需求約0.6%,碳排約0.2%。行動數據耗電量增加不全然來自數據使用量增加,可能是使用新的頻率、新的設備,才會增加耗能。

愛立信指出,行動網路用電量並未隨流量成長。(綠線:數據流量,紅線:電力需求,藍線...
愛立信指出,行動網路用電量並未隨流量成長。(綠線:數據流量,紅線:電力需求,藍線:用戶數) 圖片來源:擷取自愛立信簡報

電信業減少自身能耗 數位化還可助攻全球產業減碳15%

報告預測,2022年底全球5G用戶數將達到10億,並將於2028年達到50億。姚旦指出,每一個世代進化都會讓能耗不斷增加,為了打破「能耗曲線」,建議電信商在行動網路部署時,可以企業目標和網路現狀整體實施網路規劃和營運,擴展5G時,先對現有網路實施升級改造,加上智慧化營運,可有效減少行動網路的總能耗。

姚旦表示,電信產業除了自身減碳,也可以協助其他產業數位化減少碳排放,預估至2030年可以協助全球產業降低15%碳排。

報告中舉例,透過數位化實現去實體化(dematerialization)、行動辦公等方式,可以減少資源的消耗,使企業能「以少造多」。愛立信針對實施去實體化企業展開調查,結果顯示,這些企業自認更加敏捷和精實、也更加環保。此外,它們使用雲端服務的頻率提高,並認為未來需要更多的遠距辦公。多數的企業決策者認為,去實體化確實可以提高生產和獲利,對環境的永續性也同樣有好處,可視為對企業和環境都有利的雙贏局面。

愛立信昨日發布《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右起台灣愛立信總經理周大企、愛立信技術長姚...
愛立信昨日發布《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右起台灣愛立信總經理周大企、愛立信技術長姚旦。 攝影:李蘇竣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網路用量飆升成能耗危機? 電信設備商釋疑:數位化更有助減碳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漁民捕撈時收集到的海洋垃圾。 圖/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提供

94%捕撈作業會撈到海洋垃圾 刺網船淨海清出逾313公斤海廢

2023/11/29
Coldplay連兩日演唱會創下的16萬人潮,也已打破今年3月BLACKPINK...

Coldplay青睞 高雄國體太陽能場館永續開唱

2023/11/21
拿馬運河是連結美東與亞洲重要的航運路線。 圖/Roger W(CC BY-SA ...

巴拿馬運河陷70年最嚴重乾旱 聖誕海運與能源運輸都受影響

2023/11/20
2019年澳洲墨爾本的氣候遊行中,有民眾訴求要將生態滅絕入罪(Make ecoc...

蓄意傷害環境可能吃上牢飯 多國考慮將「生態滅絕」入罪

2023/11/20
基隆廟口碳烤蚵仔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農業部新技術助「台灣蚵」驗明正身 混充者可被開罰

2023/11/18
潮境大型魚類豐富。 圖/圖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提供/簡晨宇攝影

潮境禁漁及執法成效顯著 魚類密度比深澳多兩倍

2023/11/17

最新文章

寶特瓶別丟!10個環保創意DIY 變身廚房陽台好物

2023/11/30
歐盟明年起將對航向歐洲港口的船舶開徵碳排費。 圖/unsplash

歐盟明年徵港口碳費 7國籲喊停「會把生意趕離歐洲」

2023/11/30
世界各國政府兩年前在英國格拉斯哥(Glasgow)的COP26氣候峰會上同意逐步...

沒把氣候峰會放眼裡?國際化石燃料補貼 不減反增2兆美元

2023/11/30
「2023 年淨零排放準備度報告」指出種種阻礙將難以實現2050全球淨零排放目標...

KPMG:台灣永續報告書TCFD表現好 未來關鍵是TNFD

2023/11/30
漁民捕撈時收集到的海洋垃圾。 圖/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提供

94%捕撈作業會撈到海洋垃圾 刺網船淨海清出逾313公斤海廢

2023/11/29
聚集大量林木形成的森林生態系,可謂地表最強的二氧化碳儲存庫,固碳效率最佳。 圖/...

「碳匯」成碳權交易寵兒!綠碳、藍碳、黃碳一次搞懂

2023/11/2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