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從氣候難民變身為氣候創新者,他們能成功嗎?馬爾地夫將打造容納 2 萬國民的漂浮城市!

2022/12/18 公民報橘 游絨絨

馬爾地夫正在打造世界上第一個漂浮城市。 (圖片來源:<a href=
馬爾地夫正在打造世界上第一個漂浮城市。 (圖片來源:waterstudio.nl

人間天堂「馬爾地夫」(Maldives)是位於印度洋的海島國家,由 1200 餘個小珊瑚島嶼組成,其中 202 個島嶼有人居住,也被稱為印度洋上的一顆顆珍珠。

但這個美麗的島國受到氣候變遷威脅,正在面臨沉沒危機,因此馬爾地夫政府於去年正式提出「馬爾地夫漂浮城市」計畫(Maldives Floating City,簡稱 MFC),預計將部分人口遷移到新的漂浮城市,避免遭受滅頂之災。來看馬爾地夫如何打造世界第一個漂浮城市。

馬爾地夫風景優美,宛如一座天堂,但隨著海平面上升,馬爾地夫面臨沉沒危機。 (圖片...
馬爾地夫風景優美,宛如一座天堂,但隨著海平面上升,馬爾地夫面臨沉沒危機。 (圖片來源:David Mark)

面臨淹沒危機,馬爾地夫打造世界第一個「漂浮城市」

馬爾地夫是全球海拔最低的國家,全國有 80% 的陸地面積海拔高度不到一公尺,同時也是受氣候變遷威脅最深的地方。

研究報告指出,近年來氣候變遷加劇,按目前海平面上升速度,到 2050 年時,馬爾地夫將會有近 80% 的土地被海水淹沒,50 萬全國人口恐將失去家園。

因此,馬爾地夫政府為了「救國救民」,與荷蘭建築工作室 Waterstudio 共同合作,以最新科技手法,打造環保的「漂浮城市」。

這座城市由 5 千個浮動單元組成,包括房屋、餐廳、商店和學校,今年 6 月第一個單元正式啟用,2024 年將開始進行人口遷移,整座城市預計於 2027 年打造完畢,屆時可容納 2 萬人。

與同受海平面上升威脅的「低地國」荷蘭合作

該開發項目「漂浮城市」距離馬爾地夫首都馬累(Male)10 分鐘船程,馬累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在僅 8 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居住著 20 多萬人。因此,漂浮城市也是應對首都過度擁擠的開創性解決方案。新的浮動城市將為當地人提供寬敞、通風、負擔得起的房屋,每間都有自己的海濱景觀和陽台。

「這是一個國家試圖尋找新的解決方案來應對海平面上升的第一個例子。」Waterstudio 的創辦人 Koen Olthius 在接受《Positive News》採訪時表示,漂浮城市可以更隨海平面一同升降,不用擔心被淹沒的危險。馬爾地夫政府的目標是從未來的氣候難民轉變為氣候創新者

馬爾地夫漂浮城市是永續生活新時代的第一個發展項目。在這個海濱天堂,人們住在生態友...
馬爾地夫漂浮城市是永續生活新時代的第一個發展項目。在這個海濱天堂,人們住在生態友好的浮動房屋中。 (圖片來源:waterstudio.nl

漂浮城市結構有如六角形蜂窩狀的迷宮,設計靈感來自馬爾地夫腦珊瑚的獨特形狀。漂浮城市四周皆被環礁包圍著,形成一個潟湖格局;城市漂浮在湖中間,免受浪潮侵蝕沖刷。

這些模塊化房屋先是在附近造船廠建造的,接著被拖入 200 公頃的潟湖(浮動城市的所在位置)中,在那裡它們被拴在海床上,並以一系列六角形的浮動結構連接在一起。

而在能源供應方面,漂浮城市會採用智慧電網方案實現供電,並設置大型水冷系統,在環礁外吸取冷水,抽水通過管道,活化空調系統,幫助城市降溫。且每個社區都將擁有自己的污水處理廠。

漂浮城市的設計符合了與自然共處、學習適應和尊重天然珊瑚的理念。

此外,這座漂浮城市還提供了透過購買房屋獲得居留許可的可能性,這意味著國際人士可以在馬爾地夫半永久居住在這裡。

與海平面一起上升,同時守護珊瑚

馬爾地夫是全球珊瑚保育中心,因此守護珊瑚也是在規劃漂浮城市時的一大重點。

這座城市的目標是為它所建立的海洋生態系統創造新的棲息地,而不是破壞它。漂浮城市底部將會養殖人造珊瑚礁,這可以幫助珊瑚自然附著和生長,反過來,珊瑚作為天然屏障幫助穩定城市結構,抵擋風浪。

馬爾地夫前總統穆罕默德.納希德(在任期間 2008 – 2012 年)表示,「這座漂浮的城市不需要任何土地開墾,因此對珊瑚礁的影響很小。我們對氣候變遷的適應不能破壞自然,而是與之合作。在馬爾地夫,我們無法阻止海平面上升,但我們可以與它們一起上升。」


參考資料

positive.newsnews.tvbs.com.twinhabitatcurlytalesbusinessinsidercnn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民報橘》(原文為:從氣候難民變身為氣候創新者,他們能成功嗎?馬爾地夫將打造容納 2 萬國民的漂浮城市!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公民報橘

《公民報橘》是一個所有公民都可以積極參與,並採取行動的網路環境,讓我們一起打造對我們與下一代而言,都更美好的台灣。

作者文章

南丹麥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研究團...

你一年騎多少距離的自行車?南丹麥大學最新研究:像荷蘭人一樣每天騎 2.6 公里,全球碳排放量將減少近 7 億噸!

2023/05/22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購物街 「斯楚格街」(Strøget)。 (圖片來源:dream...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用行動打破「沒有車,就沒有商機」的迷思,成為歐洲最長徒步購物區!

2023/05/15
Sechseläutenplatz, Zürich  (圖片來源:zuerich...

瑞士最大城蘇黎世停車位地下化,給所有人平等公共空間,城市更宜居

2023/05/12
烏特勒支垂直森林 (圖片來源:Stefano Boeri Architetti)

天氣好熱怎麼辦?荷蘭在公車候車亭上種多肉植物,蓋「垂直森林」替城市降溫

2023/05/04
(圖片來源:resilientcitiesnetwork.org)

城市因開放協作而充滿韌性──荷蘭鹿特丹打造「數位分身」,公民更容易為城市提出好點子

2023/05/02
巴黎街道 (圖片來源:flickr)

為什麼要燃燒我的生命來通勤?台北市民平均日花一小時,但巴黎早已開啟「15分鐘生活圈」計畫

2023/04/17

最新文章

國際旅遊平台列台南為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圖/台南市觀旅局提供

台灣之光!台南入選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2023/06/03
敘利亞庫德族男孩 Aylan Kurdi 在搭船逃難途中不幸溺斃,其遺體倒臥在海...

「我們只想活得像個人!」撕掉刻板標籤,藏在難民故事背後的吶喊

2023/06/02
圖/ChopValue提供

免洗竹筷變身室內藝術!加拿大B型企業擺脫一次性文化

2023/06/02
隨著環保政策及地球永續的觀念普及,自備環保購物袋的風氣也愈來愈盛行,卻讓外界開始...

使用塑膠袋反而對環境影響最小?環團:重點在於「重複使用」及「消費行為」

2023/06/01
根據世界城市文化論壇(World Cities Culture Forum)的數...

巴黎夏天「熱死人」 面對極端高溫花都如何調適?

2023/05/31
小獸書屋在2022年底為慶祝週年慶舉辦盲書計畫,讓讀者可以以無差別的眼光看待每本...

打破封面束縛!小獸書屋開啟「不賣封面只賣書摘」的盲書計畫

2023/05/3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