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環保」概念其實只存在50多年喔!

2021/08/03 科技大觀園/文:郭雅欣

資源要回收、垃圾不落地,這幾句話聽在我們耳中,是不是覺得老生常談呢?「環保」的概念出現在1970年代,1970年的4月22日是第一個「地球日」,1972年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開啟人類環境保護的思潮,也就是說,環保的意識出現至今其實只有50多年。但如今幾乎人人都有環保的概念,並且落實在生活行為上,長期推動環境教育的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張子超說:「這是因為我們這幾十年來的環境教育相當成功。」

0
剛過世界地球日50週年的此時,一起來回顧環境教育的萌芽與發展過程吧! 圖/fatcat11繪

環境教育和其他的學科教育很不同。物理、化學等學科,都是先有科學家探索得到許多知識內容,再發展成一門學科,「但環境教育的產生,卻是因為1970年代,工業造成的環境污染太嚴重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類才開始思考應該要有環境教育。」張子超說,「也因此,環境教育其實是沒有特定內涵的,它有的只是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解決環境問題。」

從保護環境到永續發展

也因為這樣的起始背景,環境教育一開始的重點都放在「保護環境」,包括如何解決空氣污染、水污染等各種已經發生的問題,或是如何保護生態。不過,人們很快就發現,一味地把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會影響人類社會及國家的發展,當時全世界有70%的國家處於未發展或發展中,而以環保為主的價值使得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受到壓抑。所以從1983年起,人們開始思考不應該為了環保而阻止發展,而是應該在發展與環境間找到平衡,這就是「永續發展」的概念。

0
資源回收在臺灣深植人心。 圖/unsplash

永續發展包含的範圍非常廣泛,除了對自然環境、動植物的保護外,也包含性別平等、公平正義等。張子超舉例說:「永續發展目標的第一條,就是消除貧窮,第二條是解除飢荒,第三條是衛生與福祉。」他進一步解釋:「人類一開始只重視環保問題,是從先進國家的角度出發,可是聯合國後來發現,對全世界來說,更需解決的環境問題是貧窮國家的戰爭、疾病、飢餓等問題。因此永續發展最重要的目標,是讓每個人都有飯吃、有水喝,並且有基本的醫療資源。」

自此,環境教育從一開始簡單的問題,例如資源回收、垃圾分類,逐漸演變成探討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張子超說:「環境教育的內涵一直在變動,是一個動態的歷程,也是我們研究環境教育時,很有趣的一部分。」

0
人們需要在發展與環保之間找到平衡,也就是「永續發展」。 圖/unsplash

臺灣的環境教育

在國際間開始重視環境教育後,臺灣也在20幾年前,開始將環境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張子超回想當時的過程:「1998年我參與了九年一貫課程的討論,2010年又參與12年國教,把環境教育放入課綱,這對我來說是可貴的經驗。」當時張子超是議題小組的一員,負責擬定環境教育的目標、理念、教學內容,他表示,教學的內容除了包含環境相關的知識,如什麼是空氣污染、氣候變遷、饑荒與疾病等,更重要的是建立學生的價值觀,重新思考人類發展的意義與目的,引發他們探討「人類該發展到什麼程度?」「我們從環境奪取資源,是為了生存還是享受?」「為了發展而對環境造成衝擊,哪些是必須的?哪些是不必的?」張子超強調:「我們的教育並不是要大家把環境直接放在第一位,而是要先了解環境,然後在做任何決定或行為時,都把環境納入考量。」

另一方面,臺灣也是全世界少數制定「環境教育法」的國家,而且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的環境教育法非常強勢,規定全國的公務單位每年都必須上4小時以上的環境教育,並且要有負責推動環境教育的人員。此外也推動環境教育認證,讓生態公園、動物園等機構能夠取得做環境教育的資格。張子超認為:「我們在這方面的成果,讓臺灣在國際上很亮眼。」

0
對於孩子們而言,動物園、生態公園是接受環境教育的良好場域。 圖/unsplash

幾十年過去了,環境教育帶來了潛移默化的效果,張子超指出:「最好的指標就是民眾的生活行為。」舉例來說,疫情期間戴口罩的人數暴增,但是在路上,我們幾乎看不到亂丟的口罩,代表「不能亂丟垃圾」的觀念已經深植人心,並且落實在民眾的行動裡。

張子超又以臺灣對核能的態度舉例:在早年注重經濟的時代,贊成核能的比例高達70至80%;福島事件發生後,「反核」的支持度翻轉成60%的多數;到了2018年的公投,可看出大家對核能的態度又再一次翻轉,因為大家看到火力發電對空氣造成的污染。張子超說:「這代表我們的民眾看待核能事件的態度是會跟隨不同事件的發生、接收到的訊息而改變的。環境教育不是單方面灌輸答案,而是讓你有選擇和判斷的能力。這就是教育的功能。」

看待環境的角度正在轉變中

民眾看待環境與人類發展的態度逐漸轉變,有個專業的名詞「典範轉移」,意思是我們的價值觀從過往經濟掛帥的「主流社會典範」,正逐漸轉移到與環境永續共存的「新環境典範」。例如,聯合國不斷反思永續發展的意義,世界上有愈來愈多大企業捐助弱勢,這意味著他們理解到人類發展的意義不是在於累積財富,而是做更有意義的事。

0
北極融冰的速率、地球氣溫的快速上升,讓專家擔憂不已。 圖/unsplash

張子超說:「現在已經可以看出人類在想法上有這樣的趨勢,不過我們在朝著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時,難免受到經濟等其他因素影響,無法直線抵達,一定會有所偏離。」張子超也提出自己的擔心:「最近幾年氣候變遷的數據,讓我在樂觀中仍看見警訊。有些數字蠻恐怖的,像是地球升溫的速度有點快,北極融冰的速度有點快,天災發生的頻率和強度都變大。我擔心我們行動的速度,會不會趕不上這些危機發生的速度,最後超過地球的負載。」

世界地球日50周年多一點的現在,回顧過去我們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所做的彌補努力,可以幫助我們放眼未來,正視地球上仍未解決的環境危機,並認真省思人類究竟應該如何與地球環境永續共存。

本文轉載自《科技大觀園》(原文標題:伴你長大、深植你心的環境教育)

延伸閱讀

>>你丟對垃圾了嗎?100%回收的4大盲點

>>孩子將繼承我們的氣候災難-我們卻要孩子留在教室

>>貨架上「故意設計來淘汰的產品」,你還是買了?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2024台灣零時政府雙年會。 圖/g0v.tw 台灣零時政府

【倡議圈活動】零時政府雙年會 g0v Summit 2024 即將展開!公民不打烊 持續關注社會脈動

2024/04/25
2024家樂福文化藝術季縣民公園盛大登場。 圖/家樂福文教基金會

【倡議圈活動】i在屏東,藝起回家!2024家樂福文化藝術季縣民公園盛大登場

2024/04/25
LiFUNd是一個永續人才與社會責任創新整合平台,致力於幫助大專院校學生實現他們...

【倡議圈活動】大專院校青年夢想啟航 LiFUNd 募資平台成果發表會

2024/04/25
高達七成五上班族想要投入ESG相關工作,認為不但薪資高,且發展潛力大。 圖/sh...

職缺2年增4000筆!7成5上班族看好ESG工作

2024/04/25
氣候暖化,弱化香菇菌種。示意圖。 圖/shutterstock

香菇每包減產100克…台日合作研發「抗熱型」菌種抗暖化

2024/04/25
石虎也難逃犬口,苗栗縣2019至今發生11件、2件疑似犬殺石虎事件。 圖/苗栗縣...

苗栗30多隻野生動物遭犬殺…不餵養遊蕩犬列入「生態薪水」

2024/04/25

最新文章

氣候暖化,弱化香菇菌種。示意圖。 圖/shutterstock

香菇每包減產100克…台日合作研發「抗熱型」菌種抗暖化

2024/04/25
石虎也難逃犬口,苗栗縣2019至今發生11件、2件疑似犬殺石虎事件。 圖/苗栗縣...

苗栗30多隻野生動物遭犬殺…不餵養遊蕩犬列入「生態薪水」

2024/04/25
新竹縣峨眉鄉十二寮休閒農業區桐花盛開,飄落地面的桐花鋪成一片白色花毯。 圖/巫鴻...

五月雪變四月雪!氣候變化影響花期 新竹桐花提早盛開

2024/04/24
拜登政府擬取消大陸雙面太陽能板關稅豁免,元晶、茂迪、聯合再生等台灣太陽能廠迎接轉...

太陽能新局!美國擬取消中國關稅豁免 台廠「準備好轉單」

2024/04/24
2024地球解方永續設計行動年會今(23)日在松菸誠品表演廳舉行閉幕。 圖/董恩...

2024地球解方呼應全球「減塑」趨勢 盼正視塑膠危機、永續創新落地

2024/04/23
能源署呼籲民眾把握政府補助機會,購置節能瓦斯爐及瓦斯熱水器,節約住家燃氣使用。 ...

最高5000元!瓦斯爐、熱水器節能補助 額度剩2.3萬台

2024/04/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