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鯊助漁村脫貧 菲律賓Oslob不再靠捕魚賺錢

在菲律賓,漁民轉行的企業家提供了保護瀕危鯨鯊的資金,幫助其沿海社區脫離貧困,形成與生態互惠的成功模式。 圖/Photo by NOAA on Unsplash
在菲律賓,漁民轉行的企業家提供了保護瀕危鯨鯊的資金,幫助其沿海社區脫離貧困,形成與生態互惠的成功模式。 圖/Photo by NOAA on Unsplash
無貧窮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

一項新研究發現,在菲律賓,漁民轉行的企業家提供了保護瀕危鯨鯊的資金,幫助其沿海社區脫離貧困,形成與生態互惠的成功模式。

「Oslob」村58名努力養家糊口的漁民,2011年成立了一家社區型潛水公司,主打鯨鯊旅遊,此後當地成為與鯨鯊共游的國際知名潛點,頭五年吸引了超過7萬5000名遊客,門票銷售額達1840萬美元(約新台幣5億6700萬元)。

與鯨鯊共游爭議仍在 但明顯改善人與自然環境

在這裡,前漁民帶遊客上船賞鯨鯊、與鯨鯊一起游泳和潛水,這些活動並非沒有爭議。但現在科學家認為,這獨特的商業模式改善了社區的糧食安全、醫療保健和教育,同時也改善了違法盜獵鯨鯊的問題。

研究人員分析「Oslob Whale Sharks」(OWS),這間由177名前漁民與當地政府合作經營的企業,如何影響當地生計和環境,將結果發表在《海洋與海岸管理》期刊。

澳洲南十字星大學(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海洋科學家洛威(Judi Lowe)與菲律賓漁業水產資源局的特哈達(Johann Tejada)共同主持這項研究。

沒有魚了有鯨鯊 捨破壞性漁法 小漁村邁向轉型

洛威說,宿霧省Oslob是全菲律賓,甚至是全世界最貧脊的漁場。在OWS創建之前,許多漁民難以餵飽或教育下一代,許多人甚至在颱風中失去了用棕櫚葉編織成的家。

OWS的其中一位主管、之前也是漁民的胡慕阿德(Jesson Jumuad)說:「捕魚時,我們每天的收入只有1.4美元,海流強勁的時候連一毛都沒有,有時一天一條魚都賣不出去。但現在我可以每天給家人豐富三餐,我蓋了一棟磚房,買了一輛摩托車,可以送女兒上學。」

由於多年來過度捕撈和破壞珊瑚礁,當地一直有糧食供給的問題。洛威說,在1950年代到1980年代間,Oslob採用「muro ami」這種破壞性的捕魚法,由當地精英管理的船隊雇用兒童奴隸來捕魚。

30多艘每艘載著約350名船員的船停在不同地點,讓孩子們一起下潛形成人牆。他們用繩子岩石敲擊珊瑚礁,把魚趕入漁網。

「這種漁法摧毀了珊瑚礁,導致魚類資源減少,加劇了Oslob漁業社區的貧困」洛威說。

儘管貧困,但Oslob漁民與該地區其他村落不同,他們從未獵殺過鯨鯊。他們與這種能長到12公尺長的濾食動物有好幾個世代的連結,當鯨鯊碰到漁民釣魚的獨木舟,漁民會用一把磷蝦將鯨鯊引離漁網。

嚴格控管的鯨鯊旅遊業 收入留在社區

2011年,一位遊客付錢請漁民畫下岸邊的鯨鯊,想知道鯨鯊真正的外觀,靠鯨鯊賺錢的想法於焉誕生。

現在,當地漁民每年364天早上6點開工,帶領遊客賞鯨鯊、浮潛或潛水。餵食受到嚴格控管,只有最優秀的漁民才能成為專業餵食者,他們會在海流中以小獨木舟進行餵食。

「我們的研究發現,鯨鯊帶來的收入留在Oslob,為社區提供生計、糧食安全、醫療保健、教育和住宅,同時保護鯨鯊和珊瑚礁生態」洛威說。

鯨鯊旅遊利潤的60%屬於漁民,10%屬於當地Ta-awan村,30%則交由地方當局僱用海上巡守員,阻止盜獵和破壞性漁法。

鯨鯊效益顯著 海洋保護區資金也有著落

1998年起菲律賓禁止捕鯨鯊,但盜獵仍然持續,鯨鯊鰭仍在黑市上交易。

除了保護鯨鯊,鯨鯊旅遊收入也資助了Ta-awan和Oslob的旅遊和社區基礎設施、衛生、教育和社會福利計劃,並管理五個海洋保護區。

該研究發現,雖然外商和國家精英主導的潛水旅遊可能影響地方生計利益,但OWS模式顯示,社區潛水旅遊業可以不依賴捐款,為漁民和社群帶來巨大的報酬。此外,OWS還成功減少177名漁民的捕撈活動,幫助保護海洋環境。

同一個研究團隊也與鯨鯊科學家合作,研究餵食鯨鯊的影響,研究結果將於明年初發表。

原文標題:鯨鯊救了整個漁村 菲律賓Oslob的社區型生態旅遊

參考資料

英國衛報(2018年12月10日),How whale sharks saved a Philippine fishing town and its sea life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小垃圾大衝擊 一包「奇多」掉在國家公園後會發生什麼事?

小垃圾大衝擊 一包「奇多」掉在國家公園後會發生什麼事?

那些因強風倒下的樹木——保護區倒木留原地「發光發熱」 在半屏山成銀合歡移除助力

那些因強風倒下的樹木——保護區倒木留原地「發光發熱」 在半屏山成銀合歡移除助力

每一步都是疼痛...北極熊掌結冰球、疼痛難行 暖化是元兇

每一步都是疼痛...北極熊掌結冰球、疼痛難行 暖化是元兇

「明知山有虎」保護石虎棲地 全國第二個環境信託地宣布成案

「明知山有虎」保護石虎棲地 全國第二個環境信託地宣布成案

最新文章

烏來老街查獲山老鼠!疑似盜採128公斤國有珍貴木材

烏來老街查獲山老鼠!疑似盜採128公斤國有珍貴木材

台南水雉數量突破3000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台南水雉數量突破3000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河口美景暗藏塑膠汙染...一位釜山資深環境運動家的告白

河口美景暗藏塑膠汙染...一位釜山資深環境運動家的告白

什麼是「千分之四倡議」?腳下的碳工廠—土壤黃碳到底有沒有潛力?

什麼是「千分之四倡議」?腳下的碳工廠—土壤黃碳到底有沒有潛力?

獵槍走火? 黑熊巡護員突遭槍擊、頭部中彈身亡

獵槍走火? 黑熊巡護員突遭槍擊、頭部中彈身亡

台灣鳥類新紀錄!罕見「紫水雞」首度現身墾丁龍鑾潭

台灣鳥類新紀錄!罕見「紫水雞」首度現身墾丁龍鑾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