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等待每一個未知中「對」的畫面-鯨豚攝影師金磊:每一次的拍攝都是一段驚奇旅程

2023/06/01 范毓雯

台灣第一位鯨豚攝影師金磊以無盡的熱愛擁抱著海洋,透過鏡頭捕捉每一個令人驚嘆的瞬間...
台灣第一位鯨豚攝影師金磊以無盡的熱愛擁抱著海洋,透過鏡頭捕捉每一個令人驚嘆的瞬間,進而藉由多年來的親身經歷,向世人展示保護海洋生態的重要性。 圖/金磊提供

汪洋大海中,鯨豚舞動身軀,於每一次呼吸之間的寶貴瞬間裡,伴隨波浪的起伏,鯨尾翻騰、攪動著碧波萬頃,宏偉的生命形象如詩如畫地交織在一起,彷彿大自然所譜寫的動人樂章,營造出一幅壯麗又驚奇的海洋景象。

對海洋充滿了喜愛,台灣第一位鯨豚攝影師金磊以無盡的熱愛擁抱著海洋,足跡遍及東加王國、日本御藏島、阿根廷巴塔歌尼亞、挪威極圈、台灣……,和抹香鯨、大翅鯨、南方露脊鯨、藍鯨、虎鯨……,近距離接觸,追逐鯨豚身影二十多年始終樂此不疲。

「我媽問我一個問題,就是說你每天都出去,看到一樣東西你不煩嗎?我提到我們有一隻海豚,從2001年就認識他,每一年都記錄到他,一直遇到你的老朋友,你會煩嗎?」金磊如此幽默的回答,在浩瀚的海洋裡頭,透過鏡頭捕捉每一個令人驚嘆的瞬間,進而藉由多年來的親身經歷,向世人展示保護海洋生態的重要性。

儘管只有0.000001%的機會也要做

「不論是海洋也好,對環境也好,或者環保議題,其實大家是越來越有意識的。」金磊說明,比起二十年前,如今社會大眾對於海洋知識已具有較豐富的認知,海洋廢棄物、塑膠微粒等議題也更加被看見。

然而,海洋因人類的種種侵擾,環境已逐漸被遭受破壞,金磊坦言,2003年和「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繞島,就知道台灣的海洋狀態已經不太妙而有心理準備,許多地方的海洋缺乏較全面的管理,使鯨豚因環境變化而受到傷害。

雖然社會大眾越來越知道保育、塑膠垃圾問題,但環境被破壞的嚴重性,卻往往在多年後,才會被媒體報導或大眾所知,而有所謂的「時間差」。金磊以過漁現象為例,多年前許多保育人士即發現人類以超出海洋生物可持續增長的速度捕撈,導致該物種的數量減少到無法回復的程度,但被大眾體認和重視卻是多年以後。

「過漁這件事情,其實它不止是所謂的吃不吃得到魚而已,有一些魚類他就是指標性生物,存不存在就涵蓋了整個海洋的概念。」過漁的最終結果雖恐導致吃不到魚,但金磊指出問題根源,其實是捕撈方式出現問題,就像捕獲的1公斤蝦子當中其實有更高比例的東西是被丟掉。

「我常開玩笑就是我們都知道要保護,但是只是先保護成功?還是地球先毀滅?」金磊表示,知曉和真正行動通常是兩回事,他選擇繼續保育,因為他堅信,若不做,就再也沒有機會;但若你做了,奇蹟可能會轉變,即便機會可能僅有0.000001%,但它一定比不做還來得有機會。

東加-大翅鯨。 圖/金磊提供
東加-大翅鯨。 圖/金磊提供

日本御藏島-海豚。 圖/金磊提供
日本御藏島-海豚。 圖/金磊提供

阿根廷-南方露脊鯨。 圖/金磊提供
阿根廷-南方露脊鯨。 圖/金磊提供

等待每一個未知中對的畫面

金磊在大學和碩士時就讀的是生物科系,畢業後到花蓮當兵,因緣際會接觸「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開始協助海洋生態的調查工作,讓他逐漸對拍攝鯨豚產生興趣。起初,台灣還沒有人以系統性的方式拍攝水下鯨豚,因此他決定先自學嘗試,歷經多次嘗試與失敗,逐漸摸索出屬於自己的拍攝技巧。

「當你在面對自然的事情,你沒辦法預期它會出現怎樣的畫面、光線,都是你完全辦法控制的。」就如街頭速寫般,每一次的拍攝都是一場冒險、一段驚奇旅程。

一開始,金磊想塞滿整個畫面,然而隨著經驗的累積,拍攝方式卻也產生了轉變──「到最後還是會選擇畫面是空白的;主要是因為需要空間感,這些光束也只是單純想拍到我們想拍的東西,並不是想把整個畫面都塞滿。」

多年的拍攝經驗,讓金磊對大海有了更深的感悟,同時也更熟稔鯨豚這迷人又可愛的海洋生物,那就是自身經驗、對海的感受、對鯨豚的感受,三個要素在金磊身上交織融合,帶來了拍攝方式的轉變;除了畫面變得更具故事性和情感共鳴,每次捕捉的瞬間,都更加喚醒人們對自然的關愛和保護。

「你那天帶什麼鏡頭,跟你會碰到的畫面完全都是未知的,所以你只能夠用眼前所看到的去拼湊畫面。」金磊將每一個瞬間定格在鏡頭裡,凝結和保存了時間的流轉。

台灣-虎鯨。 圖/金磊提供
台灣-虎鯨。 圖/金磊提供

台灣-抹香鯨。 圖/金磊提供
台灣-抹香鯨。 圖/金磊提供

享受當下,不過度耗損自己

水下世界,一如人生,都是充滿未知和無常,金磊的因應之道,就是調適。

「比方說經常救援動物或面對鯨豚擱淺的人,常常前一個晚上有一隻動物離開了,隔天又一隻上來了,那你要用怎麼樣的心態?如果說一直自責,或過度陷入那種低落的情緒裡面,那只是過度損耗自己而已。」長期接觸海洋,不難看見海洋生物死亡的畫面,對此,金磊更體認到這終究是自然的一部分。

也許長期處在自然之中,金磊時常看著環境不同時刻的變化,用能力所及的方式,捕捉住當下「對」的畫面,而非一定要拍到什麼不可的「好」畫面。「當鯨魚潛到太深的時候,包括光線不好,因為越往下光線越差,所以根本不用去拍,就是很悠閒地飄在海上,隨著海浪漂動,對我來說他就是一個很放鬆的狀態。」然而當鯨豚開始慢慢上來時,就必須進入戒備狀態,宛如從波谷往上爬到波峰的狀態,精神開始緊繃、同時也要時刻注意周圍環境。

「我會被定位是幫台灣留下影像,但對我來說這高帽子戴不久,我在拍攝的過程當中,其實並不是想說我要留下什麼紀錄,只是自己很喜歡這個事情,這才有辦法把這個事情做久。」大海如同一幅綺麗的畫卷,時而靜謐,時而翻騰澎湃,

享受水下無論是悠然自在或者緊張刺激的每一刻,都是金磊堅持拍攝的最大因素。

台灣-飛旋海豚。 圖/金磊提供
台灣-飛旋海豚。 圖/金磊提供

台灣-花紋海豚。 圖/金磊提供
台灣-花紋海豚。 圖/金磊提供

下一站,北極

世界之大,莫過於汪洋海水,包容世界所有的情緒,海裡的生物,也承擔了所有文明所要的資源。金磊認為唯有回到海裡,才能真的安靜下來,這份謙和與淡然的態度,是向海學習而來的性格。

下一步,金磊繼續前往北極尋找與拍攝角鯨,雖然有非常多的前置工作需準備,卻同時也有更多可能性等待著他,「我其實是可以接受各種事物是變動的,或者也可以說我這個人本來就不喜歡穩定,這是與海洋相處所訓練出來的。」

正如海洋一般,金磊身上充滿平靜又充滿變化的特質,以及克服一道道未知挑戰的海洋智慧。

金磊堅信,即便機會可能僅有0.000001%,但它一定比不做還來得有機會。 圖/...
金磊堅信,即便機會可能僅有0.000001%,但它一定比不做還來得有機會。 圖/金磊提供

延伸閱讀

>>讓台灣成為「鯨豚樂園」!余欣怡打造東海岸的海洋綠洲

>>地球上的外星遊客?「鱟博士」楊明哲:鱟救過所有人類一條命!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乾旱造成供應吃緊,橄欖油價格飆至創紀錄新高。示意圖。 圖/路透

高溫、乾旱致橄欖油價格飆逾100%創新高 引竊賊下手

2023/10/02
許多人認為轉向純素飲食以管理體重可能會更昂貴,但最新研究發現事實恰恰相反。 圖/...

健康飲食未必貴!最新研究:純素飲食年省1.5萬元 瘦身不用瘦荷包

2023/10/02
格子籠常見在450平方公分的狹小鐵籠,塞3隻蛋雞,動物長期緊迫、身心不健康,導致...

母雞數量近全台人口2倍,為何仍缺蛋?動社揭蛋雞產業落後現況

2023/10/02
環團批評環境部若僅訂300元又規畫優惠費率,幫排碳大戶大開後門,形同每年給企業2...

幫排碳大戶大開後門?碳費定價惹議 環保部:國情不同

2023/10/02
現代人注重生活品質,然而,關心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應該注重自己的健康管理。 圖/江...

「預防醫學」佈局超高齡社會!台塑生醫:讓亞健康族群晉升完全健康

2023/10/02
由國立中央大學尤努斯社會企業中心主辦的第八屆「尤努斯奬:社會創新與創業競賽」,近...

【倡議圈活動】「尤努斯獎:社會創新與創業競賽」培力社會企業與公益社福團體,第八屆10月4日截止報名

2023/10/01

最新文章

面對動物保護及動物福利議題,陳玉敏強調,感性和理性的平衡非常重要,兩者相輔相成,...

解放母雞也能吃好蛋!動物社會研究會陳玉敏為動物爭福利

2023/10/01
吳淑美和兒女在2021年加入小螞蟻教育關懷協會的團隊。 圖/吳淑美提供

為什麼事發當下不說?小螞蟻教育關懷協會教兒童認識「不舒服的時刻」

2023/09/28
陳蔚爾渴求有一天,這個世界不再需要這麼多的眼淚和勇氣才能好好過下去,可以回歸平靜...

MeToo 事件是集體創傷 導演陳蔚爾勇敢發聲

2023/09/20
圖/女人迷提供

女人迷張瑋軒:企業落實多元共融DEI理念,別讓受害者一個人

2023/09/01
陳佳萱曾受邀參加歐盟中心辦理的青年之聲氣候變遷論壇。 圖/陳佳萱提供

永續青年陳佳萱-前進「缺水」帛琉,聰明「留水」

2023/08/23
在傳承的路上,以歌舞為筆,將傳統與現代交織成有血有肉的美麗篇章。 圖/古玉峰提供

古玉峰銜接傳統與現代,賽德克族青年唱自己的歌舞

2023/08/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