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變好,為什麼會想當壞人?黃佩琪用荊棘生命勇敢和體制對話

優質教育

現為台北市第9屆兒少代表、國教署第4屆青少年諮詢會委員的黃佩琪,成長歷程布滿荊棘。圖為黃佩琪參與台北市第9屆兒少代表歡迎會。 圖/黃佩琪提供
現為台北市第9屆兒少代表、國教署第4屆青少年諮詢會委員的黃佩琪,成長歷程布滿荊棘。圖為黃佩琪參與台北市第9屆兒少代表歡迎會。 圖/黃佩琪提供

拒學、家暴……,在世界各個角落無情上演,對兒少的身心靈造成巨大傷害,在這本該盡情享受單純、快樂童年的年紀,被迫打入悲痛交織的無形桎梏。

家庭是每個人最早接觸的團體,當功能失去,必然對孩童身心、未來發展產生劇烈影響;現為台北市第9屆兒少代表、國教署第4屆青少年諮詢會委員的黃佩琪,從幼時被父母忽略,家暴、罹患憂鬱症、自殘……,她的成長歷程布滿荊棘,但她不但透過特殊選才的管道,錄取了成大不分系,也將自身經歷化為力量,替兒少處境及權利發聲。

我的故事滿複雜的……

「我是奶奶帶大的,爸媽根本不管我。」現為高三的黃佩琪,雙親及爺爺奶奶皆非台灣人,處於失寵老二位置的她,原生家庭功能已失常,導致在學習中文上遭遇龐大挫折,直至小五才學會拼注音。

面對學校課業及語言的挫折,黃佩琪曾一度拒學,所幸有老師的引導下,慢慢帶領她寫字,才跟上課業,回到常軌沒多久,她的父母卻離異,最疼愛她的奶奶也被送到機構照護,好不容易重建的生活和家庭再度破碎。

「小學五年級,爸爸的同居人會打我。」當愛與歸屬感的天秤失衡,委屈與痛苦無處宣洩,使年幼的黃佩琪患上嚴重憂鬱症,夾雜著「討厭自己」的心情,她開始自殘,傷害身體各個部位,直至國中被學校發現、由社工介入為止。

黃佩琪參訪台大社會學系,在活動氣球上寫下心願和想講的話。 圖/黃佩琪提供
黃佩琪參訪台大社會學系,在活動氣球上寫下心願和想講的話。 圖/黃佩琪提供

如果可以變好,為什麼會想當壞人?

面對家庭破碎,以及傷痕累累的生命歷程,黃佩琪未曾意料自己能重生。「我在國小被家暴之後,也不把自己當成一個『人』,沒有再對別人敞開過我的心房。」直到一次講座中,黃佩琪首度認識逆風劇團。

「當時我覺得連逆風都救不了我,但後來又在少年中心遇到他們,看在這個緣分上我就加入,之後在他們陪伴下,漸漸找到可以愛自己的理由,因為有人在乎我、有人在意我。」透過逆風劇團的愛與陪伴,想要改變的心情逐漸浮出水面。

此時,黃佩琪再一次面臨原生家庭的破碎失能,使她最後不得不進入安置機構三個月。

「進到安置機構之後,讓我再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一般家庭的小孩可能訴求的是學校可以外食、不要早自習……,但對我們特殊境遇的兒少來說,要怎麼能繼續留在學校裡面,才是我們的需求,因為如果連學校都接不住,我們就會步入社會,一不小心就成為少年犯。」黃佩琪表示,沒有小孩天生下來就想要做壞事,如果可以變好,為什麼會想當壞人?

曾經走過痛苦的荊棘之路,讓黃佩琪意識到「被理解」的重要性,因而期望替弱勢孩子發聲、讓大人們放下既有的刻板印象,轉而明白、擁抱這些孩子的困難處境,因此在2022年年底,她也昂首接受新挑戰,參加徵選,成為了台北市第9屆兒少代表、國教署第4屆青少年諮詢會委員。

黃佩琪受聘為國教署第4屆青少年諮詢會委員。 圖/黃佩琪提供
黃佩琪受聘為國教署第4屆青少年諮詢會委員。 圖/黃佩琪提供

我希望成為與大人對話的橋樑

黃佩琪開始在體制內,與政府官員對話,不同於其它順遂成長的菁英代表們,特殊境遇的她更以自身經歷來讓大人們了解。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相關負責人、執行者更加理解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況,

大人常常會問我說:『你們需要什麼?』,其實政府都有明確設計的政策,但在校園第一線的老師,教學研究繁忙、輔導知能不足而往往無法落實。」黃佩琪指出整體結構問題的癥結點。

身為兒少代表和青少委員,黃佩琪不僅結識許多好友,更開始關注社會上的種種議題,從轉型正義、居住正義,再到心理健康或性別議題,也有許多民間團體前來詢問網路安全議題,替社會帶來一股改變的正能量和聲音。

黃佩琪深知許多安置機構內兒少們的成長環境、家庭結構、經濟條件,都將成為孩子未來發展的影響因素,因此她也相當看重安置結束的兒少們,應如何持續被追蹤、被協助的議題。

「尤其是緊急短期被安置的兒少,社工無法安排他要去讀哪間學校,是要把他轉去機構附近的學校嗎?不可能,還是要回到他原本的學校?根本沒有辦法知道這個孩子的後續處理是什麼?所以怎麼讓他們在緊急安置結束後,還是可以被接住,也非常重要。」

參與公民咖啡館擔任桌長,黃佩琪和學生們討論兒少應不應該有性自主權議題。 圖/黃佩琪提供
參與公民咖啡館擔任桌長,黃佩琪和學生們討論兒少應不應該有性自主權議題。 圖/黃佩琪提供

另一讓黃佩琪所關注的議題,則是因網路發達而愈加猖狂的「網路性剝削」。在網路與3C產品隨手可得的世代中,人人都可能成為性私密影像的拍攝者、流傳者或受害者,導致司法兒少犯罪型態的高速變化。

現代的孩子們正處在資訊龐大、科技焦慮的網路世代,虛擬世界的快速與便利,也讓現在的孩子們對性的探索可以更直接。

「許多大人以為只要不給孩子網路就什麼都不會發生,或者當私密照外流之後,只是一昧指責他,而讓孩子們選擇不講,獨自忍受。」相當關注此議題的黃佩琪表示,除了預防之外,「事情發生後要怎麼解決?」的態度,也很重要,她建議除了向周遭的大人們求救以外,另外尋求「台灣展翅協會」、「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等民間組織,也是另一種選擇。

黃佩琪受邀參與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所舉辦的座談會。 圖/黃佩琪提供
黃佩琪受邀參與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所舉辦的座談會。 圖/黃佩琪提供

曾於泥濘中掙扎的黃佩琪,十分理解兒少議題及其困境,因此期望透過自身的努力及力量,扭轉社會的思維、讓人們願意重新理解所謂「問題兒童」背後的苦楚。

「對於看似很壞的孩子,你沒有經歷過他經歷的事情,就不該隨便評斷他的行為,因為你不知道他過去經歷了什麼,他才走到了現在。」

身為當事人,黃佩琪擁有起身奮戰的勇氣與精神,與體制對話,她同時也期望將兒少從一個保護的對象、一個父母的附屬品,開始當成一個能決定自己言行及想法的權利主體。

黃佩琪的故事和聲音在「貧窮人的台北」系列展覽展出。 圖/黃佩琪提供
黃佩琪的故事和聲音在「貧窮人的台北」系列展覽展出。 圖/黃佩琪提供

★《聯合新聞網》關心你:遇到家暴事件,請打113保護專線

延伸閱讀

>>接住迷途中的青春生命-逆風劇團成瑋盛撕下「壞孩子」的標籤

>>不愛唸書的「壞孩子」 前進安康社區為弱勢兒少點亮微光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從善待員工到善待病患 :馬光中醫的永續醫病學 為醫療與社會找回餘裕

從善待員工到善待病患 :馬光中醫的永續醫病學 為醫療與社會找回餘裕

何謂「碳炸彈」?全球碳炸彈數量仍高達365個

何謂「碳炸彈」?全球碳炸彈數量仍高達365個

車站裡就有維修站!蘇黎世車站看準人潮 還將與國鐵合作推出數位化APP

車站裡就有維修站!蘇黎世車站看準人潮 還將與國鐵合作推出數位化APP

少子化衝擊!台灣國中教師「斷層式老化」 40歲以下比率10年間腰斬

少子化衝擊!台灣國中教師「斷層式老化」 40歲以下比率10年間腰斬

最新文章

閒置魚塭、鹽田變「藍碳基地」...紅樹林碳匯方法學是一場豪賭嗎?

閒置魚塭、鹽田變「藍碳基地」...紅樹林碳匯方法學是一場豪賭嗎?

身心障礙者也能當導覽員?喜樂家族讓身障家庭「走上街頭」與社會對話

身心障礙者也能當導覽員?喜樂家族讓身障家庭「走上街頭」與社會對話

經濟弱勢卻要付更多錢...是什麼推高障礙者國旅成本?直逼「飛一趟東京」

經濟弱勢卻要付更多錢...是什麼推高障礙者國旅成本?直逼「飛一趟東京」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