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教育平等「Be The Change」 TFT教師第一線觀察

2019/07/30 聯合報/實習記者:周妤靜

TFT教師蔡名封帶學生採訪村落職人,讓學生更了解村子,自己也因此與社區建立關係。...
TFT教師蔡名封帶學生採訪村落職人,讓學生更了解村子,自己也因此與社區建立關係。 圖/TFT提供

以改善教育不平等為宗旨的創新教育組織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簡稱TFT),今年邁入第5年,即將在8月2日至11日於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辦「有人才有教育TFT五周年特展」。策展人陳星穎表示,偏鄉教育需要的不只有物資,「孩子更需要教他們使用電腦、陪伴他們的人。」

今年TFT將透過3個展覽與4個論壇,向大眾分享青年教師創造改變、培養領導力的故事,以呈現特展的第二層內涵──「有人才,有教育」。

TFT五年來已培訓120位教師至台東、花蓮、南投等地服務超過3600位孩子。其中有8成教師為跨領域人才,來自法律、理工、企管等科系。

「這是同時培育孩子與人才的計畫」,陳星穎表示,TFT期望跨領域青年在為期2年的偏鄉教育計畫後,繼續以改善整體教育環境為目標,發揮長才、共同努力,如同巫家蕙。

TFT教師巫家蕙發現偏鄉缺乏英語教育資源,因而成立ThrereforEd因為所以...
TFT教師巫家蕙發現偏鄉缺乏英語教育資源,因而成立ThrereforEd因為所以教育協會。 圖/TFT提供

巫家蕙是TFT的第一屆教師,到偏鄉教書後發現,英文並不存在於偏鄉的生活脈絡中,導致孩子學習英文碰到不少挑戰。法律系畢業的她,在教育現場體會到英語教育資源不均的問題,因而創立「因為所以教育協會」,希望藉著多元教案的發展,啟發偏鄉孩子學習外語的熱忱。

為讓民眾經歷如TFT教師巫家蕙的歷程,特展中「Be The Change!教育土炭市」模擬偏鄉的教學現場。參與者必須從現場的書包或書櫃中,摸索孩子學習表現不佳的原因,其可能來自家庭結構或教育環境的不平等。

陳星穎指出,展覽的設計源自於TFT教師在教學現場遇到的挑戰,希望民眾一同思考教育不平等的問題,同時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Be The Change」。

但TFT教師為偏鄉帶來的改變從不是單向的,陳星穎強調,「完成兩年計畫的老師也經常分享自己也在心境上、個人能力上得到的改變。」

TFT教師不將教學侷限在教室內,他們帶著孩子探訪社區、採訪職人,自己也在過程中汲取大量的養分。教師的心路歷程被集結在「校友歷程展」中,特展期間,TFT教師也會在展場與民眾互動、交流。

「五周年特展最特殊的意義是,看到接近100位的TFT畢業校友正在各地串連」,陳星穎表示,TFT教師結束兩年的教學任務後,持續在社區發展、教育創新等領域上發揮影響力,並且互相協力。

TFT所創造的「改變」與「成果」並不抽象,如今已化為具體的故事與行動,並一一陳列在特展中。

【有人才有教育——TFT計畫五週年特展】系列展覽

我們走過的教育路——TFT校友歷程展

地點|台北剝皮寮歷史街區173-27、29、31號1F

時間|8/2(五)~8/6(二)9:00 - 18:00,周一公休

活動詳情

教育現場的微時刻——TFT教師影像展

地點|台北剝皮寮歷史街區173-27、29、31號2F

時間|8/2(五)~8/6(二)9:00 - 18:00,周一公休

活動詳情

Be The Change!教育土炭市

地點|台北剝皮寮歷史街區163號(土炭市)

時間|8/2(五)~8/11(日)9:00 - 18:00,周一公休

活動詳情

「有人才有教育  TFT五周年特展」即將在8月2日至11日於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辦。...
「有人才有教育 TFT五周年特展」即將在8月2日至11日於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辦。 圖/TFT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推薦閱讀

從日常認識孩子 走出課堂走入社區的TFT教師

劉安婷:我們如何在工作日常實踐領導力?

在教育現場用領導力帶動改變的TFT教師

作者文章

孩童在課堂上學習氣候變遷,從小具備因應氣候變遷的知識和行動能力,是建構淨零與氣候...

氣候教育必修成國際趨勢 台灣可以怎麼做?

2023/03/21
環保署研擬廢輪胎回收方案,將依機車行家數、需求因地制宜,採沿線收運或指定地點清運...

廢輪胎回收方案推出!環保署研擬新方案

2023/03/21
現為台北市第9屆兒少代表、國教署第4屆青少年諮詢會委員的黃佩琪,成長歷程布滿荊棘...

如果可以變好,為什麼會想當壞人?黃佩琪用荊棘生命勇敢和體制對話

2023/03/20
屢屢榮獲金鐘獎和國際影展肯定的導演麥覺明,費時17年拍攝山椒魚生態,再次推出第二...

冰河世代與恐龍為鄰 麥覺明耗17年紀錄高山微笑精靈 「山椒魚來了!」

2023/03/20
在掃墓期間減少焚燒紙錢或雜草,保護環境也避免火災發生。 圖/freepik

清明掃墓「少香、少金、少鞭炮」!消防、環保署攜手呼籲減少焚燒

2023/03/20
台北市首座電動公車快充充電站,可增加公車使用效率,與同業分享資源。 圖/北市交通...

北市公車朝全面電動化邁進!首座公車「快充站」啟用

2023/03/19

最新文章

在黑松教育基金會長期陪伴、臺美生態學校校長社群的共同努力下,「黑松綠⁺校園計畫」...

讓孩子成為校園永續行動的主導者,黑松教育基金會陪伴學校翻轉教學

2022/12/28
根據明台產險統計,2019年度高中以下學校理賠通報案件超過千件。 圖/倡議家 提...

校園安全教育「疊疊樂」!瓦斯有沒有毒?考倒小學生

2022/11/02
Open Taiwan、Key Taiwan、Resilient Taiwan ...

主流的邊境、創新的激盪點:面對全世界前三大經濟體,用 OKR 想像台灣教育

2022/08/25
蒲公英關懷教育基金專戶長期支持南投偏鄉學校,期許偏鄉的孩子能自信成長。 圖/宏將...

宏將傳媒林逢春傳遞善的種子進偏鄉 看見公益資助的永續新風景

2022/07/13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Instagram報導108課綱觀察報告,吸引超過13000個按...

「108課綱論壇」-來自第一線學生的真實聲音

2022/06/20
「閱讀陪伴」是許多安置家園回應照護孩子核心價值的方式。 圖/unsplash

培養閱讀素養-讓孩子「搶著閱讀」的方法

2022/05/1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