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見證僑務史 台大鹿鳴堂登歷史建築後的下一步?

2019/02/27 馮靖惠

去年台北市文資會確定台大鹿鳴堂以原名「僑光堂」登錄歷史建築,台大將面臨高額的修繕和保存經費。台北商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文資人士蕭文杰表示,台大必須回歸大學教育的社會責任,「如果台大連自己的文化資產都留不住,眼睜睜看著資產消失,要怎麼教學?」

蕭文杰說,台大是所有國立大學預算最多的,也可以跟政府申請文化資產的相關補助,「而不是把文化資產變成是一種麻煩事、不好用的東西。」

鹿鳴堂前身為僑光堂,設計建築師是創立淡江大學建築系的馬惕乾。記者杜建重/攝影
鹿鳴堂前身為僑光堂,設計建築師是創立淡江大學建築系的馬惕乾。記者杜建重/攝影

蕭文杰指出,文化資產的重要性應該優先考量,鹿鳴堂的內部空間也可以適度調整。他坦言,全區保留不見得那麼容易,但他還是希望全區大氛圍的保留,至少要保留當年僑光堂的氛圍。也可依據未來使用需求做調整,但要考慮到場所氛圍,不是讓古蹟莫名其妙變餐廳,這樣會有點不大搭調。

蕭文杰認為,台大是一間擁有許多文化資產的百年老校,從戲劇史來看,鹿鳴堂也絕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點,且台大校內有很多相關專業人才。他認為,台大應把文化資產專業的科系整合,看這些校內老建物有什麼歷史意義、要如何活化再利用,不是直接把老建築拆掉。

蕭文杰說,不是說老建築一定會被留下來,因為還要經過文資審議,「具有文化資產價值的可以留,文化資產價值較低或沒有的,也可以改變。」

文資學者凌宗魁指出,全世界歷史悠久的古老大學都致力維護校園古蹟,兼具觀光、教育及凝聚師生認同功能。他說,台大不會沒有經費,只是是否願意編列經費用於文化資產。

有關鹿鳴堂(僑光堂)的活化方向,保存運動的訴求就有提及,可朝僑務博物館方向規畫,依照台灣當代的認同與價值觀調整等社會需求。他建議除了冷戰時期的中華民國僑務事蹟,也可介紹海外黨外運動及黑名單等流亡學生事蹟,符合台大做為自由主義基地傳統。

好勁稻工作室發言人郁良溎表示,台大校方應積極考慮比照目前企業捐贈校舍冠名的作法,開放企業以認養修復校園文化資產,一方面達成校方與企業的社會責任,一方面減少校方的財務負擔,另可參考英國的文化資產公益信託作法,讓社會各界共同出資參與維護。

前身為僑光堂的台大鹿鳴堂,側邊店面與迴廊是學生們休憩的地方。記者杜建重/攝影
前身為僑光堂的台大鹿鳴堂,側邊店面與迴廊是學生們休憩的地方。記者杜建重/攝影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記錄自己生長的土地 四個大男生用創業追求自由

國境之南的TFT網絡 教師是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挽救失落的文化 鄒族青年率下一代找回家的路

作者文章

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統...

油車再見!2022年全球電動車銷量破千萬輛

2023/06/04
國際旅遊平台列台南為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圖/台南市觀旅局提供

台灣之光!台南入選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2023/06/03
圖/Impact Hub

【倡議圈活動】一起創造共善的社會,卡地亞 2024 年靈思湧動女性創業家獎項開放申請!

2023/06/02
敘利亞庫德族男孩 Aylan Kurdi 在搭船逃難途中不幸溺斃,其遺體倒臥在海...

「我們只想活得像個人!」撕掉刻板標籤,藏在難民故事背後的吶喊

2023/06/02
圖/ChopValue提供

免洗竹筷變身室內藝術!加拿大B型企業擺脫一次性文化

2023/06/02
圖/pexels

《人選之人》性騷擾真實版! 面對色狼權力金鐘罩,我們「不要算了」好不好?

2023/06/01

最新文章

盧彥勳擔任「我愛牛奶」計畫公益大使,鼓勵小朋友把握當下,勇敢朝著夢想努力。 圖/...

盧彥勳化身「一日教練」送愛屏東 以人生故事鼓勵學童把握當下

2023/04/10
在黑松教育基金會長期陪伴、臺美生態學校校長社群的共同努力下,「黑松綠⁺校園計畫」...

讓孩子成為校園永續行動的主導者,黑松教育基金會陪伴學校翻轉教學

2022/12/28
根據明台產險統計,2019年度高中以下學校理賠通報案件超過千件。 圖/倡議家 提...

校園安全教育「疊疊樂」!瓦斯有沒有毒?考倒小學生

2022/11/02
Open Taiwan、Key Taiwan、Resilient Taiwan ...

主流的邊境、創新的激盪點:面對全世界前三大經濟體,用 OKR 想像台灣教育

2022/08/25
蒲公英關懷教育基金專戶長期支持南投偏鄉學校,期許偏鄉的孩子能自信成長。 圖/宏將...

宏將傳媒林逢春傳遞善的種子進偏鄉 看見公益資助的永續新風景

2022/07/13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Instagram報導108課綱觀察報告,吸引超過13000個按...

「108課綱論壇」-來自第一線學生的真實聲音

2022/06/2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