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自己種的最好吃 食農教育讓孩子不挑食

2018/05/16 喻文玟

瑞井國小位於大肚山紅土地,土壤貧瘠,透過食農教育讓孩子認識地理環境,要種耐旱作物...
瑞井國小位於大肚山紅土地,土壤貧瘠,透過食農教育讓孩子認識地理環境,要種耐旱作物。圖/瑞井國小提供

台中市的國小近年瘋食農教育,70多所學校投入、區區有特色,例如何厝國小和西屯區農會合作屋頂種菜,4間教室長的空間,從幼兒園到小六全校投入,家長稱讚「讓不愛吃菜的孩子,開始不挑食。」大肚山的瑞井國小位於紅土地,土壤貧瘠,透過食農教育讓孩子認識地理環境,要種耐旱作物,每年收成會和社區長輩分享。

種菜捨不得吃 被媽媽煮掉還大哭

何厝國小去年開始在教室頂樓仿照傳統種菜,4間教室的長度,把菜圃隔成3個溝渠、4個田畦,每個田畦上種5棵葉菜。1個月採收期到,看到「肥美比臉大」的青菜,又驚又喜,有的老師當天就在班上燙麵線、燙青菜,或是做成生菜沙拉為午餐加菜。

何厝教務主任教務主任陳雅慧說,去年有一名低年級學生採收了菜帶回家,捨不得吃,冰在冰箱每天看,媽媽怕菜爛掉煮成晚餐,他看到自己種的菜上桌卻大哭:「菜被煮掉了!」

何厝國小陳姓家長說,兒子很挑食,不愛吃青菜,怎麼勸都不聽,自從參與頂樓種菜後,每天回家分享抓蟲、灌溉,採收青菜很有成就感,帶回家主動想跟媽媽一起洗菜,有時多放一天就會問:「你們什麼時候要吃我的菜?」

陳雅慧說,學生種菜沒有使用農藥,會遇到蟲害、鳥害把葉子吃光光,孩子們每天抓蟲,寒假卻發現喜鵲會來吃菜,甚至殺傷力比菜蟲更大,還腦力激盪鋪網子趕鳥。

台中市何厝國小位於市區,學校利用頂樓種菜,從幼兒園到小六都參與食農教育,種出來的...
台中市何厝國小位於市區,學校利用頂樓種菜,從幼兒園到小六都參與食農教育,種出來的蔬菜,又大又肥,孩子們開心不已。圖/何厝國小提供

紅土能種什麼?孩子食農體驗找答案

位在大肚山上的瑞井國小,4年多前開闢了教學農園,紅土土質硬、土壤養分少、礫石層又厚,風大水分易流失,老師帶學生拜訪當地長輩詢問「紅土可以種什麼?」得到的答案是只能種地瓜葉、九層塔、洋蔥或蔥……等等。

瑞井國小教務主任陳英宜說,學生每天上學第一件事很主動到農園灌溉,利用綜合課程除草、抓蟲,採收讓孩子帶回家和家人分享,也設計「瑞井采風」課程,把食材做成蔥油餅、洋蔥圈和大阪燒。

陳英宜說,大肚山的地理環境獨特,食農教育讓孩子了解在地,拉近和社區的距離,紅土土壤多礫石,每年栽種日前要用大型機具翻土,還要利用人工鬆土,孩子們樂此不疲,家長也會來協助,還有實驗學校的學生來訪,看到「教學農園」為之著迷,轉學來瑞井。

瑞井國小土壤多礫石,風大、水分易流失,栽種初期學生每天都會到農園灌溉。 圖/瑞井...
瑞井國小土壤多礫石,風大、水分易流失,栽種初期學生每天都會到農園灌溉。 圖/瑞井國小提供

推薦閱讀

不會種稻不能畢業 學童耕田自產自銷

菜價暴漲怎麼辦?11種美味野菜大揭密

營養午餐黃金傳說 偏鄉國小每餐每人18元

作者文章

孩童在課堂上學習氣候變遷,從小具備因應氣候變遷的知識和行動能力,是建構淨零與氣候...

氣候教育必修成國際趨勢 台灣可以怎麼做?

2023/03/21
環保署研擬廢輪胎回收方案,將依機車行家數、需求因地制宜,採沿線收運或指定地點清運...

廢輪胎回收方案推出!環保署研擬新方案

2023/03/21
現為台北市第9屆兒少代表、國教署第4屆青少年諮詢會委員的黃佩琪,成長歷程布滿荊棘...

如果可以變好,為什麼會想當壞人?黃佩琪用荊棘生命勇敢和體制對話

2023/03/20
屢屢榮獲金鐘獎和國際影展肯定的導演麥覺明,費時17年拍攝山椒魚生態,再次推出第二...

冰河世代與恐龍為鄰 麥覺明耗17年紀錄高山微笑精靈 「山椒魚來了!」

2023/03/20
在掃墓期間減少焚燒紙錢或雜草,保護環境也避免火災發生。 圖/freepik

清明掃墓「少香、少金、少鞭炮」!消防、環保署攜手呼籲減少焚燒

2023/03/20
台北市首座電動公車快充充電站,可增加公車使用效率,與同業分享資源。 圖/北市交通...

北市公車朝全面電動化邁進!首座公車「快充站」啟用

2023/03/19

最新文章

在黑松教育基金會長期陪伴、臺美生態學校校長社群的共同努力下,「黑松綠⁺校園計畫」...

讓孩子成為校園永續行動的主導者,黑松教育基金會陪伴學校翻轉教學

2022/12/28
根據明台產險統計,2019年度高中以下學校理賠通報案件超過千件。 圖/倡議家 提...

校園安全教育「疊疊樂」!瓦斯有沒有毒?考倒小學生

2022/11/02
Open Taiwan、Key Taiwan、Resilient Taiwan ...

主流的邊境、創新的激盪點:面對全世界前三大經濟體,用 OKR 想像台灣教育

2022/08/25
蒲公英關懷教育基金專戶長期支持南投偏鄉學校,期許偏鄉的孩子能自信成長。 圖/宏將...

宏將傳媒林逢春傳遞善的種子進偏鄉 看見公益資助的永續新風景

2022/07/13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Instagram報導108課綱觀察報告,吸引超過13000個按...

「108課綱論壇」-來自第一線學生的真實聲音

2022/06/20
「閱讀陪伴」是許多安置家園回應照護孩子核心價值的方式。 圖/unsplash

培養閱讀素養-讓孩子「搶著閱讀」的方法

2022/05/1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