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的地域差距?台北蔬果吃最多、嘉義最少

國人蔬果攝取不足,與外食人口增加有關,外食多便當、碗麵,蔬菜少、熱量高,台灣勞工蔬果食用量達標者僅19%。 記者王騰毅/攝影
國人蔬果攝取不足,與外食人口增加有關,外食多便當、碗麵,蔬菜少、熱量高,台灣勞工蔬果食用量達標者僅19%。 記者王騰毅/攝影

衛福部國健署公布,台灣2015年,每百人中僅13人蔬果攝取量達營養標準,其中居住台北市者食用比率最高、嘉義最低。此外,半數民眾在「蛋豆魚肉」和「五穀雜糧」方面都超量攝取。

衛福部建議,每人每日應攝取三份蔬菜、兩份水果。但衛福部國健署公布健康促進統計年報,2015年台灣18歲以上民眾,每日攝取足夠蔬果人口僅13%,其中又以18至24歲的年齡層吃最少,每一百人中僅9人達標;中壯年55至64歲最健康,百人中18人達標。

分析全台各縣市,台北市吃三蔬二果的比率最高,近一成六,澎湖及嘉義縣待加強,僅約9%至10%。國健署今年將擴大推廣社區營養教育,率先從中高齡族開始。

針對六大類食物與營養攝取,國健署調查發現,台灣超過半數成人每日攝取蛋豆魚肉超量6份,49%超食五穀雜糧,39%超食油脂類。反之,有86%人口蔬果量攝取不足,堅果類91%,乳品攝取不足人口更高達99.8%。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國人蔬果攝取不足,與外食人口增加有關,據調查一周外食5天以上的人口,以午餐外食比率較高逾61%、早餐外食比率近55%。因外食多以便當或碗麵形式,導致攝取蔬菜分量少、熱量又高,造成工作人口蔬果食用量達標人口僅19%。

蔬菜、水果富含纖維素及植化素,其中植化素雖非一般認知營養素之一,但研究發現植化素能抗發炎、抗自由基,「就像人體的金鐘罩」。蔬菜、水果攝取不足,除維生素不均衡,也有許多研究發現,與致癌率正相關。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建議,民眾應打破深色蔬菜較營養的迷思,而是攝取各色蔬菜,包括紅黃綠黑白等,每天吃到各色蔬果就能攝取到足夠的營養素。

作者文章

AI犧牲戰?各國競相提供資料中心優惠 科技巨頭大興土木卻不必負責

AI犧牲戰?各國競相提供資料中心優惠 科技巨頭大興土木卻不必負責

「鐙鋒氫科技」用二十年淬鍊的氫能夢!宏碁龍騰微笑獎見證台灣新創踏上永續征途

「鐙鋒氫科技」用二十年淬鍊的氫能夢!宏碁龍騰微笑獎見證台灣新創踏上永續征途

AI醫療潛力股!「神瑞人工智慧」將人工智慧導入醫學分析 勇奪宏碁龍騰微笑獎國際組首獎

AI醫療潛力股!「神瑞人工智慧」將人工智慧導入醫學分析 勇奪宏碁龍騰微笑獎國際組首獎

英國開始種水稻了?全球暖化讓歐洲種稻區往北移 開啟農業轉型之路

英國開始種水稻了?全球暖化讓歐洲種稻區往北移 開啟農業轉型之路

最新文章

英國開始種水稻了?全球暖化讓歐洲種稻區往北移 開啟農業轉型之路

英國開始種水稻了?全球暖化讓歐洲種稻區往北移 開啟農業轉型之路

族群獲控制!彰化綠鬣蜥去年移除4589隻 捕獲個體趨小、成效顯現

族群獲控制!彰化綠鬣蜥去年移除4589隻 捕獲個體趨小、成效顯現

全球第7!eBird在台10年有成 累積138萬份紀錄清單締造驚人成果

全球第7!eBird在台10年有成 累積138萬份紀錄清單締造驚人成果

不是滅殺是「請搬家」!屏科大碩士創立「博威鳥控」  用生態知識解決都市鳥患

不是滅殺是「請搬家」!屏科大碩士創立「博威鳥控」 用生態知識解決都市鳥患

達達馬蹄聲成歷史...布拉格維護動物福利與安全 市中心禁行觀光馬車

達達馬蹄聲成歷史...布拉格維護動物福利與安全 市中心禁行觀光馬車

AI構思、古老火藥釋放...蔡國強煙火秀 再次引起藝術與生態的倫理論戰

AI構思、古老火藥釋放...蔡國強煙火秀 再次引起藝術與生態的倫理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