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孩子遭受霸凌 除了PO網你還可以這樣做

2018/04/27 張瀞文、馮靖惠、林良齊

受暴兒童示意圖。 圖/CHOCO TV提供
受暴兒童示意圖。 圖/CHOCO TV提供

「小朋友會找藉口翻兒子的抽屜,說他『偷藏別人的東西』!」「同學收集很多枯葉沙土,丟她的頭;或趁她溜滑梯下來時,往她嘴巴丟沙土。」在親子社群網站中,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家長上來「求救」,描繪子在學校裡遭受的待遇。多數PO網家長都是向老師反映無效,得到「只是孩子玩過頭啦!」「只是欺負,不是霸凌。」的回應,求助無門下,上社群網路PO文。

但是往往文章一出現,引發激烈爭辯,甚至還肉搜學校、學生,帶來更大困擾。

在求學階段被霸凌,或是目睹霸凌已經多數人的經驗。根據兒福聯盟公布「2017年社會大眾校園霸凌經驗報告」,7成5成人受訪者曾接觸校園霸凌事件,4成1是旁觀者,3成8是被霸凌者,霸凌類型以「關係霸凌」為首。有9成2的被霸凌者認為,「霸凌會造成一輩子的傷害」。

但教育部校安系統通報的霸凌件數,通報跟確認件數相差懸殊。教育部統計前年通報數607件,確認霸凌也僅167件。兒盟執行長陳麗如認為,這顯示霸凌有大量黑數,校方應多留意言語霸凌、關係霸凌等不易被察覺的霸凌方式。教育部則表示,鼓勵學校、學生多通報。

兒盟調查顯示,校園霸凌發生時期以國中最多,占69.3%,其次為國小占45.6%。接觸過校園霸凌事件的民眾,當時角色近四成是被霸凌者,局外人占最多數,占41.6%,只有不到一成是挺身者。

校園霸凌以關係霸凌最普遍,達81%;其次為肢體霸凌的28.9%、性別霸凌9.3%及網路霸凌4.8%。兒盟指出,師長注意的多是肢體霸凌,但不易被發覺的言語嘲笑、關係排擠等戲謔型的關係霸凌發生比率反較高。

「學校社工可協助老師處理霸凌問題,但目前數量嚴重不足。」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指出,學校要設置足夠的專業輔導人力(教師、社工),讓被霸凌的孩子克服創傷。但目前800個學生才配一個輔導人力,且私立高中職根本沒配置,一旦出現霸凌,還有學校會「壓」下來。

葉大華還說,教育部早有設置反霸凌專線,但通報量不理想,大部分學生還是自力救濟,各憑本事找資源,呼籲教育部應多宣導。陳麗如也建議,教育部應重新檢討霸凌成案的標準,建立良好的求助機制,並落實後續輔導,才能降低相同事件反覆發生的機率。

教育部學務特教司科長陳宗志指出,校園霸凌採取三級預防,即教育宣導、發現處置和介入輔導,教育部設置申訴反映專線0800-200885,和防制校園霸凌專區網站等。若學生遭遇霸凌,可向老師、家長反映,同學等非當事人看到,也可協助通報。

推薦閱讀

「冷漠也是幫兇」 我是霸凌旁觀者

不要以為「欺負」就沒事!霸凌需負的法律責任。

預防鍵盤殺人 網路霸凌有法可管

作者文章

Skills for U執行長黃偉翔與他的技能夥伴們。圖/黃偉翔提供

從獨立記者到組織經營 黃偉翔發揚技能多元價值

2019/04/03
CSRone永續報告平台公布的《2019台灣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研究報告是國內C...

台灣永續報告研究出爐 盤點5大關鍵發現

2019/03/22
不只放學夕圈,刻意用正向語言連結學校強調的品格行為,學校的每個時刻都充滿濃濃「品...

TFT/全台教師最年輕學校,從瀕臨廢校到人人想來

2019/03/08
TFT不「說」領導力,而是身體實踐。攝影/劉宜峰

劉安婷:我們如何在工作日常實踐領導力?

2019/03/07
創辦人劉安婷強調, TFT強調的領導力,領導力無關權力或位階,著重自我實現,從「...

管理者≠領導者 改變社會需要年輕領導力!

2019/03/03
王雅民踏上教育旅途,故事正要開始。圖/TFT提供(攝影:傅祐承)

甲中國小×TFT 互相加乘的教育創新DNA

2019/01/24

最新文章

盧彥勳擔任「我愛牛奶」計畫公益大使,鼓勵小朋友把握當下,勇敢朝著夢想努力。 圖/...

盧彥勳化身「一日教練」送愛屏東 以人生故事鼓勵學童把握當下

2023/04/10
在黑松教育基金會長期陪伴、臺美生態學校校長社群的共同努力下,「黑松綠⁺校園計畫」...

讓孩子成為校園永續行動的主導者,黑松教育基金會陪伴學校翻轉教學

2022/12/28
根據明台產險統計,2019年度高中以下學校理賠通報案件超過千件。 圖/倡議家 提...

校園安全教育「疊疊樂」!瓦斯有沒有毒?考倒小學生

2022/11/02
Open Taiwan、Key Taiwan、Resilient Taiwan ...

主流的邊境、創新的激盪點:面對全世界前三大經濟體,用 OKR 想像台灣教育

2022/08/25
蒲公英關懷教育基金專戶長期支持南投偏鄉學校,期許偏鄉的孩子能自信成長。 圖/宏將...

宏將傳媒林逢春傳遞善的種子進偏鄉 看見公益資助的永續新風景

2022/07/13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Instagram報導108課綱觀察報告,吸引超過13000個按...

「108課綱論壇」-來自第一線學生的真實聲音

2022/06/2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