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普及率不到5成...人行道設置常卡關:機車不方便、商家憂影響生意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人行道,新聞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人行道,新聞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立法院今年4月通過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目的是加速建置人行安全串聯路網,結果不少縣市在增設或擴大人行道時,經常遇到民眾不習慣路型改變,或商家擔心影響生意而反對。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統計,目前全台人行道普及率不到5成,非六都的比例更低。除了政府希望透過立法提高人行道普及率外,人行團體更訴求應廣設立體的人行道。

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明定地方要擬定包括布設人行道、排除障礙物、改善路口交通設施,以及規劃行人友善區等建設計畫。

不過,不少縣市在推動增設或擴大人行道時,常遇到民眾認為影響其權益而反對,須不斷溝通,有時不得不採變通作法。

台南市工務局指出,在規劃路口轉角人行道外推時,有民眾反映原為路肩的空間變成人行道,造成行車不便,對機車族影響較大。但計畫用意就是希望以硬體改善,提醒汽機車駕駛行經路口減速,機車族可能因以往習慣騎到路肩,會覺得不方便,只好暫不改變。將持續進行使用習慣宣導,盼民眾落實車輛行經路口時減速慢行。

高雄市交通局表示,過去大家習慣犧牲行人權益,尤其在商業區段,行人只能閃躲車輛通行。近年行人安全意識提升,為兼顧保障行人路權和住戶、商家需求,多以標線型人行道改善行人安全,但在地商家仍會有疑慮,擔心不方便臨時停車會影響生意,只能靠溝通與協調。

高雄市交通局交工科長劉力銘舉例,瑞隆路有很多小吃店,店家擔心人行道影響停車,經溝通說明後,交通局內縮部分路段的標線型人行道,讓店家前方人行道變窄,保留臨停空間,獲民意支持,同時也保障行人安全。至於實體人行道部分,讓民眾適應標線型人行道後,再評估施作。

雲林縣政府指出,斗六市外環人行道施作時,家戶皆反對,因為自家車要進入車庫時不方便。雲林縣交通工務局和斗六市公所逐一與住戶溝通,允諾每5戶一個斜坡道方便民眾汽機車出入,才停止風波。

另外,雲林縣交通工務局在部分道路劃設人行步道,地方居民認為是直接縮減車道,變成汽機車爭道,反而險象環生;交工局不斷向居民解釋,劃設人行步道區原為路肩,並非機慢車道,才逐漸化解居民質疑。

彰化縣交通處長林漢斌說,如果增設或擴大人行道是在公有地上,問題就不大;若是私有地要增設或擴大人行道,部分民眾認為影響其車輛進出權益而反對。除了加強與民眾溝通外,也要依現場狀況規劃設計。

林漢斌以彰化市小西街為例,小西街平時有車輛進出,又有遊客觀光,如果設人行道的話,道路面積不夠,因此就改成行人徒步區,另改成單向車道,讓行人和車輛都能通行,也能停放機車。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4月就開始融冰...氣候正威脅生活 因紐特獵人談格陵蘭融冰危機

4月就開始融冰...氣候正威脅生活 因紐特獵人談格陵蘭融冰危機

冰川跟我們有關係嗎?格陵蘭冰層60年厚度減少27公尺...氣候影響近在眼前

冰川跟我們有關係嗎?格陵蘭冰層60年厚度減少27公尺...氣候影響近在眼前

養殖漁業新突破!水試所成功培育世界首批人工土魠魚 有望不用再靠捕撈

養殖漁業新突破!水試所成功培育世界首批人工土魠魚 有望不用再靠捕撈

91%低價包裹來自中國...歐盟報告:危險化妝品中國是最大來源地、占40%

91%低價包裹來自中國...歐盟報告:危險化妝品中國是最大來源地、占40%

最新文章

太被保護?校門口接送交通亂象 增添孩童危險、學校盼家長放手

太被保護?校門口接送交通亂象 增添孩童危險、學校盼家長放手

騎自行車要戴安全帽嗎?台灣僅11%民眾會戴 專家呼籲比照機車立法

騎自行車要戴安全帽嗎?台灣僅11%民眾會戴 專家呼籲比照機車立法

行人被撞是國恥!交通部將修法:加重不停讓行人罰則

行人被撞是國恥!交通部將修法:加重不停讓行人罰則

2024年各縣市道安情況出爐...行政部推道路指引 喊2030死亡人數減少50%

2024年各縣市道安情況出爐...行政部推道路指引 喊2030死亡人數減少50%

車速超過幾公里算是開快車?馬力越做越大、「性能過剩」真的必要嗎?

車速超過幾公里算是開快車?馬力越做越大、「性能過剩」真的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