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老師-引領低資源青年登高山,修好人生學分

台灣生態登山學校今年暑假的「青鳥壯遊」,帶領青少年完成從平地登上玉山之旅。
台灣生態登山學校今年暑假的「青鳥壯遊」,帶領青少年完成從平地登上玉山之旅。

「一開始我很怕自己體力不好,無法完成這趟旅程,到最後我發現,我是有能力辦到的,還可以幫助別人!」

來自北部某安置機構的16歲女孩眼眶泛淚,訴說今年暑假參與台灣生態登山學校(全名:台灣生態登山教育協會)的「青鳥壯遊」歷程。她跟其他4名年齡14至16歲、來自桃園、新北的同伴,在8月12日從台北市信義區啟程,騎著單車近350公里,抵達玉山腳下的東埔,並於19日登上台灣第一高峰玉山。

靠著騎乘單車加上雙腿健行,他們在8天中完成從0到3952公尺的島內壯遊。第1天,女孩因高溫中暑、身體不適嘔吐,延宕了團隊預定的行程;到了單攻玉山那天,她幫同伴背起了沈重的背包,在玉山主峰頂激勵夥伴爬完最後一段路。

活動領隊、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秘書長陳貞秀表示,參與壯遊的青少年們,在成長過程中比一般孩子辛苦,靠著毅力與團隊合作,克服高溫、長距離陡坡等挑戰,完成一趟相互扶持的精彩旅程。

在這趟青鳥壯遊之前,幾個孩子都曾參與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的「亞成鳥計畫」。2010年起啟動的「亞成鳥」,與學校、社福單位或安置機構合作,由登山學校輔導員和志工、社工一同陪伴高關懷、低資源的青少年上山,每年暑假在山林中學習面對挑戰、自我表達與團隊合作。

「這些青少年如同亞成鳥,在成長的起飛階段,可能因為家庭功能失靈、或身邊沒有安全網接住,一不小心就跌跤,但只要有人適時拉他們一把,就有機會可以飛得又高、又好。」陳貞秀說。

野地環境讓人自然互相扶持、學習團隊合作。
野地環境讓人自然互相扶持、學習團隊合作。

亞成鳥走入的山林,是充滿魔幻魅力的「中級山」。有別於路徑清爽、林相單純的高山、與平易近人的郊山步道和小百岳,海拔1000-3000公尺的台灣山區特色是路徑不明、生態豐富、林木蔥鬱以致不見天日、野性而凌亂,最適合練習方向定位與拓展感官經驗。

雖然濕熱泥濘、蚊蟲凶猛,行走間有時還得揮刀闢路,走起來常常很「ak-tsa̍k」(煩燥),但就是這般獨特魅力,讓登山者對中級山又愛又恨。而在走向未知之徑的同時,人也悄悄走向彼此的內心深處。

陳貞秀指出,「我們見證過許多孩子在山上發光發熱,希望讓孩子走更長的路,協助其把山上獲得的能量,運用到山下的生活與學習。『青鳥』計劃就是為了鼓勵孩子發揮在山中獲得的正向經驗,完成壯遊夢想。」

登山者的社會參與之路

陳貞秀唸政治大學時參與登山社,從此與山結下不解之緣。婚前與先生連志展的一趟50天中央山脈大縱走,漫長艱困的旅途中,遇到各種挫折。「每天都在吵架呀!」從要不要陪對方上廁所、要不要走崩壁路線、如何分配有限糧食,都是爭執主題。這個過程,也讓兩人重新思索登山對人的意義。

「人最關注的,往往還是自己內在的慾望,就算山上美景當前,爬山的人心中其實充滿內心戲與掙扎。」在自然嚴酷的考驗下,內在的脆弱無所遁藏,也無法逃避彼此關係中的破綻。

下了山,夫妻倆念念不忘於野地對人的轉化力量,號召愛山夥伴成立非營利的「台灣生態登山學校」,嘗試探索具本土特色的登山教育,推廣以環境倫理為主體的登山文化。培訓相關人才之外,並以野地教育推動社會福利、青少年教育與終身學習。

毋須刻意教導,山行過程中青少年自發互助陪伴。
毋須刻意教導,山行過程中青少年自發互助陪伴。

連志展回憶,第一年啟動亞成鳥計畫時,因經費不足,還動員志工在街頭叫賣自製麵包。轉眼間11年過去,已累積391位青少年參與。他認為,亞成鳥計畫如同一項實驗教育,形塑了不同的登山價值。在過程中,「登頂」並非唯一目標,更重要的是透過對話,理解每個人的差異,並引導出人本性裡的良善和利他。

「我們在山上不會跟孩子說『你要很強、不能走不動!』,我從亞成鳥身上看到的是互助、理解,而不是力求個人表現。」不需刻意教導,青少年在登山過程中,自然而然就會主動互助,耐心等待走得慢的隊友、幫忙分擔背包重量、討論搭營煮食如何分工。

連志展在登山學校還統籌另一項計畫「野地教育輔導員」,每期以半年時間培訓有志從事野地教育工作的人士,除了登山技能外,結合心理諮商、無痕山林、原住民土地文化等課程,以薩提爾對話和提問式學習法進行,讓學員學習團隊領導外,也強調人與自然的連結。

用心觀察,是人與自然連結的第一步。
用心觀察,是人與自然連結的第一步。

一座山就是一所學校

今年因疫情導致的「報復性旅遊」也蔓延到山林,熱門百岳路線湧進大批人潮,垃圾暴增、人聲嘈雜,造成環境衝擊,加上去年以來的「山林解禁」政策,對登山風險缺乏適當認知和能力的登山客貿然入山,導致山難事件頻傳。

台灣有七成面積為山區,山域環境豐富多變,卻相當缺乏普及的登山教育,一般成人若有志學習,多半仰賴社區大學、民間組織或者商業團體提供的課程。

登山學校近年發起的新計畫「南湖生態登山小學」,鎖定具備基本登山能力、對生態觀察有興趣的成人,目標為定期走進特有種豐富的南湖大山圈谷,進行四季生態觀察。

計畫主持人江陽聖同樣出身政大登山社,在這套為期三個月、理論和實作兼具的系統性課程中,規劃了野地生活技能、基本救命術、地圖判位、糧食規劃、登山裝備等技能項目,也安排野外調查專家,教授獸跡、植物觀察的基礎概念。

聽課之外,學員還得自行進行書報討論,針對植物、鳥類、昆蟲、哺乳類、地質地形等生態主題蒐集資料、製作圖鑑。6天的期末攀登中,多數從未歷經這麼長天數山行的學員,不僅要自行背負所有糧食、裝備,準備生態教案,還得沿途紀錄不同海拔的各類物種,在生態記錄APP「iNaturalist」上逐筆記錄,相當考驗體力與知性。

學員年齡介於25歲到50歲之間,背景廣泛,除了一般上班族外,也有非營利組織工作者、藝術工作者與大學教授,且女性比例相當高。有學員笑稱「上山很忙!」,登山前置作業從練習寫計畫書、裝備輕量化、練體能到判斷氣候資訊都要做;也有學員第一次實踐「無痕山林」,在山上嘗試用松蘿取代衛生紙上大號,並挖貓洞妥善掩埋自己的排泄物,降低人類行為對山林的影響。

學會了上山基本功,藉由一次次重訪,深刻了解南湖大山,在山林中自我覺察、認識其他生命、甚至有機會成為公民科學家。一座山就是一所學校,在這個多山島嶼,「登山」除了「攻頂」之外,還有更多元的價值,等待敘說。

延伸閱讀

>>詹偉雄募資助青年登山家 攻頂世界第二高峰

>>面對難民危機 我們打造遊樂場,贏回孩子笑容

>>誰是塑膠元凶?中學生當偵探,追蹤河邊垃圾誰丟的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反制川普關稅?中國宣布管制稀土 美、歐離岸風機將陷入供應鏈瓶頸

反制川普關稅?中國宣布管制稀土 美、歐離岸風機將陷入供應鏈瓶頸

騎自行車要戴安全帽嗎?台灣僅11%民眾會戴 專家呼籲比照機車立法

騎自行車要戴安全帽嗎?台灣僅11%民眾會戴 專家呼籲比照機車立法

7成上班族同時是外食族!蔬果攝取不足 暗藏7大隱形疾病風險

7成上班族同時是外食族!蔬果攝取不足 暗藏7大隱形疾病風險

快時尚SHEIN擴增供應鏈?加碼投資「SHEIN村」 設計到上架最快48小時

快時尚SHEIN擴增供應鏈?加碼投資「SHEIN村」 設計到上架最快48小時

最新文章

阿里山生態旅遊新選擇!觸口龜類教育園區 帶你認識台灣原生陸龜

阿里山生態旅遊新選擇!觸口龜類教育園區 帶你認識台灣原生陸龜

校園有100種鳥!「新竹綠地」清大誕生首本校園鳥類圖鑑 賞鳥新手也能秒懂

校園有100種鳥!「新竹綠地」清大誕生首本校園鳥類圖鑑 賞鳥新手也能秒懂

海中的「飛毯」?380天打造海洋巨作 5.45公尺鬼蝠魟標本栩栩如生

海中的「飛毯」?380天打造海洋巨作 5.45公尺鬼蝠魟標本栩栩如生

彈藥庫變身生態教育基地!桃園大湳森林公園帶動、提升生物多樣性

彈藥庫變身生態教育基地!桃園大湳森林公園帶動、提升生物多樣性

耶誕節不浪費!高雄仁武國小附幼用「愛買」做的耶誕樹 有意義、又環保

耶誕節不浪費!高雄仁武國小附幼用「愛買」做的耶誕樹 有意義、又環保

走廊也能種玉米?讓教室變身農場 高雄新上國小奪食農教育獎

走廊也能種玉米?讓教室變身農場 高雄新上國小奪食農教育獎